第23章僖公(8) - 春秋左传 - 左丘明 孔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春秋左传 >

第23章僖公(8)

第23章僖公(8)

[注释]

1掖(yè夜):挟持,指持人的手臂。2师于:驻扎在。[译文]

鲁僖公二十五年春季,卫军进攻邢国,礼氏二兄弟跟随国子在城上巡察,两人左右挟持国子扔到城外,杀死了他。正月二十日,卫侯燬灭掉邢国,因为卫国和邢国同姓,故而记录卫侯的名字。礼至在铜器上作铭文讲:“我挟持杀死国子,没有人敢来阻挡我。”

秦穆公把军队屯驻在黄河边上,预备护送周天子回国。狐偃对晋文公说:“求得诸侯的拥护,没有像为天子的事尽力有效了。能够获得诸侯信任,并且合乎大义。继续文侯的事业,而且在诸侯当中宣扬信义,现在可以做了。”让卜偃占卜,说:“吉利。获得黄帝在阪泉作战的卦兆。”晋文公说:“我担当不起啊。”卜偃答复说:“周王室的礼制没有改变。如今的王,便是古代的帝。”晋文公说:“占筮。”又占筮,获得《大有》变成《睽》,说:“吉利。获得‘公被天子设享礼招待’的卦,战胜之后天子设享礼招待,还有什么比这大的吉利吗?并且这一卦,天变成水泽来接受太阳的照耀,象征天子自己降格而迎接您,不也是行吗?《大有》变成《睽》而又回到本卦《大有》,象征天子也会回去他的地方。”晋文公辞去秦军顺流而下。三月十九日,晋军屯驻在阳樊。右翼部队包围了温地,左翼部队恭迎周襄王。夏季四月初三,周襄王进到王城。在温地捉住太叔带,把他杀害在隰城。

[原文]

戊午,晋侯朝王,王享醴,命之宥。请隧,弗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1,亦叔父之所恶也。”与之阳樊、温、原、茅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

阳樊不服,围之。苍葛呼曰:“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乃出其民。

[注释]

1未有代德:没有取代周王室的德行。二王:两个天子;晋文公欲求得天子葬礼,就等于有二王。

[译文]

四月初四,晋文公觐见周天子,周天子用甜酒款待他,又命加上币帛来助欢。晋文公请求死后可以用隧道葬自己,周天子没有答应,说:“这是天子的典章。没有替代周王室的德行而有两个天子,这也是叔父所不欢喜的。”周天子赐予晋侯阳樊、温、原、茅的土地。晋国此时开始开辟了南阳的疆土。

阳樊人不服从,晋军包围了阳樊。苍葛大喊讲:“用德行来安抚中原国家,用刑罚来震慑四方夷狄,如此做无怪我们不敢降服。这儿谁不是王室的亲戚,难道能抓捕他们吗?”于是便放阳樊的百姓出城。

[原文]

秋,秦,晋伐。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秦人过析隈,入而系舆人以围商密,昏而傅焉。宵,坎血加书,伪与子仪、子边盟者1。商密人惧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乃降秦师。秦师囚申公子仪、息公子边以归。楚令尹子玉追秦师,弗及。遂围陈,纳顿子于顿。

[注释]

1坎:掘地为坎。血:杀牲取血,即歃血。加书:把盟书放在上面。伪:伪装。

[译文]

秋季,秦国、晋国进攻鄀国。楚国斗克、屈御寇领着申、息两地的军队戍守商密。秦军路过析地的弯曲地带,同时捆绑着士兵装成俘虏包围商密,黄昏时逼近城下。晚上,掘地歃血把盟书放在上面,装成和斗克、屈御寇盟誓的模样。商密人害怕说:“秦国占据析地了,戍守的人反叛了。”于是便向秦军投降。秦军囚禁了申公斗克、息公屈御寇回国。楚国令尹子玉追击秦军,没有追上。于是楚军围住了陈国,把顿子护送回顿国。

[原文]

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与温大夫。

卫人平莒于我。十二月,盟于洮,修卫文公之好,且及莒平也。

晋侯问原守于寺人勃。对曰:“昔赵衰以壶飧1从,径,馁而弗食。”故使处原。

[注释]

1以壶飧(sun孙):用壶携带食物。

[译文]

这年冬季,晋文公围住了原城,命令携带三天的粮食。到了三天原城人不投降,晋侯命令军队撤离原城。间谍从城里出来,讲:“原城预备投降了。”军吏讲:“请等待一下。”晋文公讲:“信用,是国家的宝贝,民众靠它庇护,获得原城而失去信用,用什么庇护百姓?丢掉的东西就更多了。”退兵三十里而原城投降。晋侯把原伯贯前往冀地。任用赵衰担任原大夫,狐偃担任温大夫。

卫国人调停莒国跟我国的关系。十二月,僖公跟卫子、莒子在洮地结盟,重温卫文公时的旧好,并且跟莒国讲和。

晋文公向寺人勃鞮询问原地长官的人选。勃答复说:“先前赵衰用壶携带了食物随着您,一个人走在小路上,饿了而不去吃它。”故而晋侯让赵衰做原大夫。

僖公二十六年

[原文]

〔经〕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未,公会莒子、卫宁速,盟于向。齐人侵我西鄙。公追齐师至酅,弗及。夏,齐人伐我北鄙。卫人伐齐。公子遂如楚乞师。秋,楚人灭夔,以夔子归。冬,楚人伐宋,围缗。公以楚师伐齐,取。公至自伐齐。

[原文]

〔传〕二十六年春王正月,公会莒兹丕公、宁庄子盟于向,寻洮之盟也。齐师侵我西鄙,讨是二盟也。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卫人伐齐,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1,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东门襄仲、臧文仲如楚乞师,臧孙见子玉而道之伐齐、宋,以其不臣也。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对曰:我先王熊挚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窜于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

秋,楚成得臣、斗宜申帅师灭夔,以夔子归。宋以其善于晋侯也,叛楚即晋。

冬,楚令尹子玉、司马子西帅师伐宋,围缗。公以楚师代齐,取谷。凡师能左右之曰“以”。置桓公子雍于谷,易牙奉之以为鲁援。楚申公叔侯戍之。桓公之子七人,为七大夫于楚。

[注释]

1竟:同“境”。

[译文]

鲁僖公二十六年春季,周历正月,僖公会见莒兹丕公、宁庄子,在向地结盟。重温洮地盟约。齐国军队侵扰我国西部边境,这是对鲁国参加洮、向两次盟约的惩处。

夏天,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卫国人进攻齐国,因鲁、卫两国曾在洮结盟的原因。僖公派展喜前去犒劳齐国军队,并先让他向展禽请教怎样措辞。齐侯还没入鲁国地,展喜便迎上去,讲:“我君主听说您亲自移步,将屈尊前来我国,派我来犒劳您。”齐侯讲:“鲁国人害怕吗?”答复说:“小人恐惧了,君子却不怕!”齐侯讲:“公室像悬挂的罄,野地里都不长青草,依仗什么不惊恐?”答复说:“仗恃着先王的命令,从前周公、太公捍卫周王室,在左右辅助成王。成王慰劳他们,而且赐给他们盟约,说:‘世世代代、子子孙孙不要互相侵害!’这盟约放在盟府里,由太史掌管它。齐桓公由此联合诸侯,解决了他们的不和谐,弥合了他们的裂痕,救援他们的灾难,这正是昭明太公的责任。到您就位的时候,诸侯期望您,讲:“将会继承桓公的事业!”故而我国也便没调集军队,防守边境。我们觉得:“难道他继承君位九年,便丢弃先王的命令、废除太公的责任吗?将如何向他的先君交代?您一定不会如此做。’仗恃着这一点便不惊恐。”齐侯于是撤兵回国。东门襄仲、臧文仲到楚国请求援兵,臧孙进见子玉并引着他进攻齐、宋国,因齐、宋两国不肯臣服楚国。夔国不祭奠楚国先祖祝融、鬻熊,楚国人谴责他。夔子答复说:“我们的先王熊挚有病,鬼神不能免罪,才自己窜逃到夔地,故而失去了楚国的救助,又何必去祭奠他们呢?”

秋季,楚国的成得臣、斗宜申领兵灭亡了夔国,把夔子抓回楚国。宋国因同晋侯友好,就背离了楚国而亲近晋国。

冬季,楚国的令尹子玉、司马子西领兵进攻宋国,包围了缗地。僖公领着楚军攻打齐国,夺取了谷地。但凡领兵打仗,能够任意指挥别国军队的就称为“以”。僖公把齐桓公的儿子雍安排在谷地,由易牙服侍他,把他作为鲁国的援助。楚国的申叔防守谷地。齐桓公有七个儿子,都在楚国做了大夫。

僖公二十七年

[原文]

〔经〕二十有七年春,杞子来朝。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杞。冬,楚人、陈侯、蔡侯、郑伯、许男围宋。十有二月甲戌,公会诸侯,盟于宋。

[原文]

〔传〕二十七年春,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

夏,齐孝公卒。有齐怨,不废丧纪,礼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