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大局无恙 - 扶明 - 半包软白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扶明 >

第682章大局无恙

第682章大局无恙

第六百八十三章大局无恙

“等一等再说,等什么?”皇帝脸色除了疲倦,看不出喜怒:“等到关外战局糜乱,还是等着祖大寿如袁崇焕一样,再给朕一个大凌河大捷?”“不,臣等着看鞑子,到底为了大凌河城,可以下多大的本钱,付出多大的代价!”

孙传庭摇摇头,直言不讳的说道:“臣知道陛下的锦衣卫一支兵马,由锦衣卫副指挥使高寒率领,在开战之际就已经开赴辽东,陛下得到消息,臣不觉得奇怪,只是这锦衣卫的兵马,人数众多,所行所用,都未曾经过兵部,臣稍稍有些疑惑!”

“孙卿家不用吞吞吐吐,朕知道你是可以值得朕托付国事的人,你我君臣之间,不当有隔阂!”

皇帝微微的点点头:“不妨直言!”

“这锦衣卫的兵马,是陛下所练新军吗,是的话,为何去年京师大战,未曾见到他们勤王的踪迹,在兵部也没有存档可查?”

“数千兵马自右屯经由水师运送上岸,这水师也是锦衣卫的水师,他们此举何为,既然是我大明兵马,取用右屯的粮草军械自然无可厚非,但是,不受我大明兵部管辖,这又是算的什么大明兵马?”

皇帝微微叹息了一下,这些东西,总归是和如今这兵部第一人要说的,这也是他将苏天养今天留下来的原因,有些话,苏天养说,比他这个九五之尊说,更为合适。

“高副指挥使所带兵马,是我锦衣卫海外镇抚司的锦衣校尉,海外蛮夷,不服王化,前有东瀛倭寇,后有佛郎机人荷兰人,对我大明沿海屡有骚扰,觊觎之心不掩于色,我锦衣卫海外镇抚司励精图治,花费数年功夫,在略得局面,这个过程之后,海外镇抚司稍微扩充一下实力,实属必要!”

苏天养咳嗽一声:“不过,我锦衣卫大小事宜,都是秉承陛下旨意,事无巨细,陛下都是知道的!”

孙传庭的脸色,略略有些失望之色,显然这个答案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这是锦衣卫指挥使当着皇帝的面,亲口这么说的,那么,这一支战力很强的兵马,基本上断绝了被兵部拿回来的可能了。

“至于锦衣卫去辽东何为,当然是为陛下办差!”苏天养微微一笑:“若是能顺手帮辽军打一下鞑子,也是无妨的,这兵练了,总要用的,孙大人不用道谢!”

“那取用我兵部囤积的粮草军械怎么算?”孙传庭看着对方,微微露出狡黠的神色:“苏指挥使,我兵部可不富裕,每一两银子,都是朝廷挤出来的,锦衣卫不问自取,这亏空怎办?”

“锦衣卫拨付十万两白银给兵部!”在椅子上的皇帝突然开口,苏天养微微低头,“臣遵旨!”

十万两这就到手了?孙传庭有些愕然,一个给的痛快,一个答应得痛快,若不是知道御书房不是儿戏的地方,孙传庭有些有些皇帝和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是合起来逗自己开心了。

“谢陛下!”孙传庭谢恩,抬起头来,只见皇帝正炯炯有神的看着他。

“有朕的锦衣卫这支人马在,关外的战局,最坏会到什么地步?”

孙传庭沉吟了一下,拿了好处,解了疑惑,再藏起来,就有些不臣之心了,他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此刻稍稍沉吟,也不过是组织一下语言而已。

对于关外的局势,他不知道已经推演了几十遍,所幸的是,大部分推演的结果,都是在他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所以,他才见目光从关外收回来,看到关内去。

“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祖大寿丢了大凌河城,残军退回到关宁,广宁一带,若是有足够的银两,明年我们依然可以再修这大凌河城!”

“关宁,锦州,山海关,不会有失?”皇帝盯着孙传庭,似乎想要从他眼里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孙传庭犹豫了一下,抬起头来:“即便大凌河城全军覆灭,关宁锦也不会有失,我辽东辽西兵马大伤元气,鞑子的兵马何尝不是大伤元气,这是两败俱伤之局!”

皇帝微微的舒了一口气,他要的就是这句话,有了这句话,他就放心了,甚至远在千里之外的高寒,他也可以放手让他施为了。

祖大寿是肯定不能再用了,或许,这样的结局,对于祖大寿来说,才是最好的结局,能够和鞑子两败俱伤,他也算是死得其所。

流民的事情,终究是要上心,让高寒和关外的那些兵马,狠狠的折腾一下鞑子,至少两年鞑子大概再也无力南下,朝廷倒是可以趁着这两年的时候,好好的喘一口气,

灾荒的事情,朝廷只能赈济,但是流民还是越来越多,总会图谋不轨的家伙在其中煽动作乱,朝中那帮文官,只会喊着招抚招抚,今日招抚,明日又反,朕的银子流水般的花出去,却是依然办不成事情,若是没有高寒时不时的充实内帑,靠着国库的银两,只怕早就撑不下去了。

想到高寒,皇帝不禁心里动了一动,高寒的确能给自己挣脸,折腾海外锦衣卫镇抚司,不仅仅能给朕赚依着你,灭了那些西洋番人的觊觎之力,连练出来的兵马,和鞑子交手,都不落下风。

若不是自己得到密奏,还不知道这家伙在关外狠狠的和鞑子打了两场,战绩斐然,这家伙是觉得这战机拿不出手不敢报捷,还是因为自己这次让他冒险去辽东,从心里和朕生份了?

原文在六#9@书/吧看!

若是前者,这番谨慎稳重是好的,毕竟是锦衣卫的兵马,这般能打将天下的兵马都比了下去,未免会让人不服气,但是若是候着,那就不是臣子之道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莫非他还敢有怨懑之心不成。

皇帝在沉吟,不说话,下面站着的两个臣子,也不出声,御书房一时之间,寂静得有些可怕。

“蓟镇那边,孙卿家你也得用心,此战事了,不论战局如何,朝廷总得问责几人,有人已经退到蓟镇不作为,就可以欺骗圣听,这也未免太一厢情愿了一些,卿家有什么可用之人,可担当大任之人,也不用顾忌,尽力向朝廷举荐,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人才埋没是朕的失职也是朝廷的失职!”

“臣谨遵陛下旨意!”孙传庭低头回答到,他知道,这次的传见,差不多就结束了。

“银子的事情,你找他要,但是,河南流民的征剿,你得尽快给朕一些好消息,朕听了太多的坏消息,实在是想听听一些好消息啊!”

“臣尽力!”孙传庭深深的吸了口气,抬起头来,对着皇帝说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