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考核
第37章考核
10个小球手们,分两排站在一起,这是要开始考核了。对于乒乓球这项运动而言,考核技术、基本功什么的,价值不大,主要还是要看选手在比赛中的表现。在实际对战中,可以发挥出自身多少水平。
有不少乒乓球运动员都是拥有着绝佳的技术,但是临场发挥就很差,无法从事职业道路,只能黯然的去当一个教练或者是陪练,无缘梦想中的职业生涯。
这也是吴非最后一次机会了,如果在这次考核中还是没有良好的表现,在考核后还是无法适应国家队集训的节奏,那么毫无疑问的就会被淘汰了。
即使吴非是这一届未来杯的冠军。
这一点,吴非自己也是知道的。
考核是小选手互相之间打一轮,和其他每一个小选手各打一局,不计排名,自己心里有数就行。国家队的教练组也会给小选手们一些相关的建议,协助他们总结得失。
虽然已经在一起训练了一个礼拜,但实际上除了冯天河之外,吴非和其他八位小选手之间并不熟悉,甚至都说不上什么话。他们的竞争意识很强,而且每一个人都在拼命的磨练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的优秀。
没有什么顺序,一共十个人,找个人打,打九场,自然就完事了。
吴非第一场的对手,是一个叫赵家的男孩,14岁,横板选手。
横版是现在正流行的,和直板不同的是横版在正反手两方面很均衡,但是这并不能让直板退出历史舞台,因为直选手在正手进攻方面更加具有威慑力,而直板横打虽然对技术的要求更高了,却是实实在在的提高了直板选手的天花板。
赵家是一位防守很强的球员,这说实话,是有些违背乒乓球发展规律的,现代乒乓球逐渐向着全攻型的模式发展,防守球员的市场越来越少。
而且,在这个中国乒乓球一家独大的世界上,乒乓球胜负方面的执着虽然仍然很重要,但是逐渐的对比赛观赏性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赢,还要赢得好看。
有的球员,却是是不仅仅打的是防守,而且在防守的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鲜明的个人特色,具有十足的观赏性。
比如说眼前的赵家,吴非第一轮的对手。
赵家的防守就很具观赏性,因为他的防守打法属于远台防守,打的是远距离的看似对攻,实际上是僵持的多拍。
打的很累,但是吴非还是赢了,11:7,虽然不是很轻松。
这种选手不是吴非惧怕的类型,赵家无法对吴非的反手造成威胁,所以吴非可以用远超年龄水平的正手来压制赵家,如果不是吴非最近沉迷力量控制,导致自己的反应有一些迟钝,比赛估计会更加的轻松。
第二轮的对手,是一个罕见的削球手。
说罕见,是因为削球只有韩国、朝鲜那边还有市场,在世界其他国家中都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了。尤其是在欧洲,欧洲现在沉迷于艺术乒乓球,对于一名乒乓球员来说,要打的足够好看,才能在欧洲立足。
吴非输给了这位叫做陈浩的削球手,比分是9:11。
吴非和他打了很久,因为只要第一板打不死,吴非就没有机会得分,陈浩就会像是小强一样,慢慢的将这一球磨下来。
真是烦的不行又无可奈何。
最终,虽然吴非没有丧失耐心,但也是输掉了比赛。
第三轮的对手,叫孟非图,一个脚步异常灵活的球员,各项技术水平也都在水准线上。但是这名小球员对于吴非来说,却没什么威胁。
吴非最不害怕的,就是这种看似什么都行,却没有突出特点的球员……主要是除了反手,这名球员的其他技术都不比吴非强。
但是灵活的脚步,还是让吴非吃了点苦头。比赛以11:5结束。
接下来是一位怪球手,在第四轮作为吴非的对手,名字叫赵仑。
吴非向来不擅长对付怪球手,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吃球,还不是像别人那样在球接触球拍的时候没有控制住,飞球了,只是单纯的下网。
一般而言,乒乓球击球的时候,是十分讲究球落在球拍的位置上的。虽然球接触球拍只有一瞬,但实际上,乒乓球是要在球拍上滑过一段距离,由这一段短短的摩擦来增加球的旋转。
吴非的问题是,看到带有侧旋的球,就想要上去一板打死,而实际上在比赛中,没有人会打纯侧旋的球,一般都是带有其他旋转的。
吴非自己是知道这个问题的,但是他不喜欢太复杂的事情,他觉得当自己的正手强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无视这种小技巧了。
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
所以这一轮吴非输的有点难看,比分是4:11。
在第五轮吴非遇到了冯天河,这位在刚刚过去的未来杯决赛中输给了吴非的小球手。
在大多数人眼里,冯天河之所以会在未来杯的决赛中输给吴非,原因仅仅只是因为运气。那一球落在了球网上,擦着网落到了冯天河这边的案子上。
这一轮,吴非输的有点没有悬念。
已经被摸透了的吴非,在冯天河强大的实力面前简直没有任何还手的余地,被压制的有些凄惨。虽然吴非的正手还是给冯天河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是这些麻烦并没有对比赛的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这一轮的比分是8:11。
虽然从比分上看,吴非输的没有那么多,甚至可以说是最终比分相当的接近。但实际上吴非自己心里知道,冯天河已经开始和吴非拉开距离了。现在的冯天河要比未来杯决赛时的冯天河强大太多了。
但是吴非也没受什么打击,这种结果是在吴非的预想之中的。
第六轮比赛,吴非遇到了一位和他同种风格的对手,但是这名小球员的正手要比吴非弱,反手则要比吴非强很多。这一场打得异常的焦灼,长线你来我往,特比好看。
最终比分定格在15:13。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吴非撑住了,在比分来到10:10之后,再一次的出现了吴非单方面的竞技状态提升。吴非很确定自己就喜欢这种感觉,一种关键时刻咬牙往上冲的感觉,特别的刺激,每一分拿下来,都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在钢索上徘徊。
可惜没时间给吴非回味,下一轮的比赛就开始了。
第七轮,吴非的对手是一个在吴非看来没什么特色的球员,虽然综合实力比较强,但是除了发球的一些小手段之外,各项技术都不算出众,也没有鲜明的技术特点。
这类球员,即使能跟上国家队集训的脚步,也会泯然众人,最好的结果,就是成为国家二队的成员,作为国家一队的陪练继续着自己的乒乓球运动生涯。
即使如此,吴非也从未小瞧这位名为李子玉的球员,因为吴非自己清楚,如果自己再不能解决自己反手薄弱的问题,他的天花板也许就是省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