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华佗
“啊?所以给关羽刮骨疗毒的不是华佗么?为啥我从小到大都记得这个典故就是说的这俩人啊……”
“那是因为你从小看的各种电视剧都是由演义改编的,
而演义本来就是后人杜撰的三国小说,并非真的史实
大佬说他所认识的华佗,结合上他说的活了两千多年,那也就是正史上的华佗,跟我们从演义上了解到的有出入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啊嘞?所以大佬是直接跳过三国时期了么?我还以为大佬会讲卧龙凤雏,或者五虎上将的故事呢!”
“啊?楼上的,华佗不就是三国时期的人么?!”
“曹操死后,曹丕称帝才是三国鼎立的开始,所以曹操还活着,便是东汉末年,而华佗是被曹操弄死的,大佬要说的自然也就只会是东汉末年时候的故事了”
“……”
果然,如李辰所料,很多网友都错把曹操跟华佗当成了三国时期的人物。
不过好在有懂行的网友做出了解释,李辰也就不必再费口舌了。
“好了,咱们开始正式进入今天的故事”
“建宁三年(公元170),徐州大疫……”
东汉末年,战乱不休,频繁的战乱意味着频繁的死人
而死的人多了,疫病也就多了起来。
曹植曾在《说疫气》中描述: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由此可见,对于那时候来说,疫病实在是非常常见之事。
而徐州作为作为当时的重要地区,不可避免的会有军队调动、百姓迁徙等情况。
频繁的人口流动,带来疫情也就并不稀奇了。
疫病爆发到一定的程度,人也就不再是人了。
而李辰,便有幸见到了大疫之下的徐州。
彼时的徐州,十室九空都已经不稀奇了,偶尔见到几个人出来行走,也是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李辰踏入的,是徐州彭城。
相比于其他地方,这里的疫病似乎并没有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至少,李辰没有闻到在徐州其他地方闻到的恶臭,也没有看到其他地方那种尸横遍野,无人掩埋的惨状。
虽然这里也受到了疫病的影响,但社会秩序显然还没有崩塌
人们虽然都是一脸的菜色,挖草根啃树皮乃是常态,倒也没有到其他地方那种同类相食的地步。
这便让李辰产生了一些好奇。
同在徐州境内,为何就你彭城能独善其身呢?
李辰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因为在彭城的大街上,他遇到了一个正在给百姓施针的大夫
眼前的画面,对于李辰来说显得有点怪异。
只见街道上排起了一条长龙,无数身体虚弱者就那么安静的排在队伍之中
站不动的,要么由儿女亲朋背着,要么干脆坐在地上等待。
而令李辰吃惊的是,这些人即便是要病死了,也没有插队上前的想法
一旦病死,立马就会有人从旁边冲出,用草席将其尸体包裹后,撒上一把石灰便拖到城外去埋了。
所有排队的人,对这一幕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表情里除了淡漠之外,再无其他任何感情。
也只有在排到他们,得到大夫的施针过后,他们才会重重的呼出一口气,似乎是在庆幸自己的劫后余生。
看到这一幕,李辰也不由得重重的叹了口气。
或许,只有这种规范到没有丝毫人性化的流程,才能让那个大夫救下更多的人吧……
那个大夫难道不想救这些马上就要病死的人么?
显然不是的,只是因为,如果他选择优先治疗这些将死之人的话
那这些病人,恐怕全部都会变成将死之人……
既然如此,还不如排好队,一个个的来,至少,那些还没有严重到一定地步的,能在他手里顺利的活下来。
不得不说,有这样一个大夫,或者说有这样一个大夫的团队,对彭城来说是绝对的幸运。
这,恐怕便是为何在周边都已经化为鬼蜮的情况下,彭城还能有点人间烟火气的原因。
李辰在这条队伍旁边驻足了许久
直到最后一个病人得到了大夫的施针,他才走上前去,将自己的手腕放到了大夫面前的桌上。
刚刚净完手的华佗,还没来得及好好看一下坐在面前的人,便下意识的将手指搭在了桌上那只手腕的脉搏上。
“嗯?!”
刚搭上李辰的脉搏,华佗立刻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