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58章宛如白日梦一场
第58章第58章宛如白日梦一场
许多年前陆显舟曾和闻楝有过一次短暂见面,那是在洛江,彼时赵星茴还是个傲娇少女,后来陆显舟也偶尔听她提起闻楝的名字,再后来这个名字消失,理所当然地消失在记忆里。
澍光这个投资项目递到决策层时,陆显舟看过立案,也嗅到了其中的前景,当时四大方向的尽调结果已经出来,陆显舟的目光扫过创始人的背景资料,当下还未多想,看见赵星茴才突然回味出某些不对。
很少有人名字里会使用“楝”这个字。
这个名字,陆显舟还听凌微提起过。
有些事不会当着赵星茴的面处理,此前凌微曾在丈夫面前隐晦地抱怨过前夫一家的居心叵测,后悔没有一开始决意把赵星茴带去新加坡,划清楚河汉界,老死不相往来。
澍光科技的行业方向很有潜力,提出的理念在业内是前所未有的突破,创始团队拒绝过不少知名投资机构,但显然愿意接受陆氏集团的合作,目前双方接触甚少,创始人要求苛刻——这是陆显舟愿意亲自过来的原因,也是把赵星茴带来的目的。
陆显舟见到闻楝其人——无论是那张模糊印象的面容,还是从赵星茴的目光中都能看出——这的确是当年寄住在赵星茴家的那个男生。
这个穿着连帽衫牛仔裤的年轻人从凌乱拥挤的办公室走来,处于众人的注视下,没有一鸣惊人的神采飞扬和踌躇滿志的得意,更甚至有种面对凌乱废墟的从容坦然,眼神迸出一闪而过的亮光后重回平静,嗓音有种熬夜后的倦哑低落:“我是闻楝。”
秘书在一旁引荐介绍,陆显舟撑着高大身形起身,笑容优雅不乏商务范,伸手相握:“幸会,陆显舟。”
闻楝伸出手:“幸会。”
一轮握手礼仪和简单寒暄后,最后闻楝的指尖移向了陆显舟身边的赵星茴——等待她伸出手。
一秒、两秒、十秒……
无人知晓赵星茴早晨十五分钟匆忙的破绽,精致妆容掩饰昨夜声色犬马的疲倦,随手挑选的首饰风格和裙装不够搭配,过于甜腻的香水汽味跟此地格格不入,以至于她凭空生出一股抗拒的逆反心态。
头顶灯光略显灰暗,空调嗡嗡作响,陈旧笨重的会议桌连电话和记录设备都没有,只有茶水杯显眼地摆在眼前,衬得现状像个现实又寒酸的笑话,赵星茴的视线甚至都没有落在他指尖,她睫毛一闪,双手抱臂,笑盈盈地望向陆显舟:“陆总,我今天是来观摩会议的,寒暄了这么久,请问什么时候开始?”
她语气含笑,态度轻松随意,潋滟秋波虚虚一瞥,似笑非笑的神色不知是嘲讽还是歉意。
旁侧的秘书赶紧跳出来主持大局,三言两语就把话题引到正事上,以至于闻楝伸出的那只手在众人刻意的忽视中默默撤回。
投资人和创始人坐在同一张桌子,到底要聊什么?
在座诸位都是金光闪闪的商务精英,各有各自天子骄子的派头,坐在会议桌对面的闻楝此刻有种不谙世事的业余,但他搁在桌沿的双手交叉握在一起,不见丁点紧张或者窘迫。
创始人是公司的灵魂,陆显舟他们来访的目的主要是决策“这个人”。
核心技术的前景和产业发展趋势,创始团队的成员和个人背景,名校名导以及实验室的技术背书,创业的思路和历程,个人风格和性格特征,项目融资和估值,公司长短期的规划与业绩预测,核心技术和目标市场。
相比起外表给人的印象,闻楝不是那种只会埋头钻研、沉默寡言的人,他语气不急不缓地说话或者解释,不见激情澎湃或者信心蓬勃,没有炫耀和浮躁,很中正平和的态度。
大概也能从他的话语和逻辑思维中窥见性格,不是那种好高骛远或者尖锐求成的人,没有特殊背景光环加持,所有精力都投入在技术研究,尝试过很多种方向,商业启蒙源于高中时期的资助家庭对他的培养,一点点积累走到了今天这步。
过去的生活就藏在其中,好像是个重要又野心勃勃的事情,努力、选择、机会,成果,所有积极向上的词汇,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没有沾染风花雪月,不存在私人情节。
事不关己的项目,赵星茴游离在外,她百无聊赖地把视线扯远,陈旧泛黄的窗帘挡不住明晃晃的阳光,虚空中金色的灰尘静静飞舞,将连绵不断的交谈声传递在耳际。
这种谈话模式当然熟悉,甚至连声音都是熟悉的,却又是陌生空洞的,宛如白日梦一场。
会议室里的谈话在两个小时后结束,仍有许多话题有待展开,陆显舟让秘书约饭局细谈——他看穿了赵星茴的发呆走神,也看见她偷偷在手机上玩游戏,带她先走一步。
虚度光阴、毫无激情亮点和期待值的一天,生锈的齿轮咯哒咯哒地转动,负荷着沉默而迟钝的现状和视线,走过昏暗走廊时偶然擡头闪烁的眸光和微微迟疑的动作都被抛落于脚步声中。
写字楼狭窄的电梯再难容纳多一人进入,闻楝只能站在电梯口送他们离去,赵星茴站在陆显舟身边,两人的肩膀毫无距离,门刺刺拉拉地合上,她眼皮一撩,四目相对的瞬间,只留下毫无情绪的冷淡。
赵星茴跟着陆显舟走出了这幢有点晦气的大楼,站在暖洋洋的艳阳中缓缓吐出一口晦气。
陆显舟问:“你觉得如何?”
她很没好气地拧起秀眉:“很烂。”
“哪里烂?”
赵星茴显然是不想搭理人,若不是碍着身边有人和脚下过于尖细的高跟鞋,大有可能不顾形象地踹陆显舟两脚。
她把高跟鞋踩得很有脾气。
陆显舟问:“是他吗?”
赵星茴同时开口:“你故意把我诓到临江来。”
“我并不确定澍光的创始人跟你有关系,见了面才认出他,没想到你这么不关注国内,怎么会不知道他的现状?”陆显舟挑了挑剑眉,“似乎你和家里这几年的关系很恶劣,还是你跟闻楝之间有什么过节?我似乎记得你俩之前的相处还不错。”
她否认:“我为什么要知道他的现状?那是我爸和我继母关心的问题。”
截止今天之前,她对闻楝的近况一无所知,不知道他在哪里,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不知道他的生活,也不知道他的未来。
她不关心,也不会去想。
陆显舟无奈轻叹一口气:“你和他最熟悉,你觉得他特质和能力如何?”
她的语气显然缺乏耐心和兴趣:“我跟他不熟,也不了解他。”
“不熟吗?你俩以前同住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了很多年。”
赵星茴蹙眉:“你都说了那是以前,现在不熟。”
“你觉得他值不值得成为陆氏今年的重点投资?”陆显舟换了种说法,“我拿出几千万美金的首轮投资给闻楝,你觉得如何?”
“澍光的初期盈利和投资都用在科技研发和训练成本,技术团队的扩展非常迅速,没有任何资金用在包装、宣发和改头换面上,能在声名鹊起之时依然保持本心,专心做产品迭代,至少说明他很沉得住气。”陆显舟的语气有欣赏:“我觉得这个人的能力和人品都不错。”
很难想象一个靠着前沿科技赢得业界瞩目,正在吸纳亿级融资的科技公司现在还蜗居在凌乱拥挤的办公室,创始人没有任何品牌包装,完全靠自身特质打动人。
有时候十五分钟的见面就能确定一个人值不值得投资,在陆显舟这,闻楝值得很多个十五分钟。
赵星茴冷嗤一声,不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