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生活
静静的生活
第四十章·静静的生活
2013年9月29日,离十一假期还有两天。这天本是周末,但还要面临调休的洗礼。
杨乐歆上班的地方在东城区,从海淀到东城的距离不远不近。但程程要上幼儿园,所以杨乐歆又要早早地送程程上幼儿园,起床的时间很早。
等客厅传来一阵阵嘈杂声,陈修竹被吵醒了。他翻身,踢开被子,打开手机看了一眼时间,这才早上六点半。
心里暗想,程程上个幼儿园都要这么早,以后上中学该怎么办?
他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从床上坐了起来。书房里临时安排的折叠床睡得并不舒服,床体狭窄,翻身都不好翻,即便翻身之后,床头还会“吱呀”作响。
推开书房的门,正好看到杨乐歆蹲下身子跟程程嘱咐着什么。仔细一听,才发现原来今天程程下午有学前班,学前班下午要安排一场语数英考试。
她嘱咐完,站起身后,转眼就看到了靠墙站立的陈修竹。
“醒这么早?”在杨乐歆的印象里陈修竹一直都有熬夜的习惯,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甚至还会赖床,多少有点儿起床气。
陈修竹抓抓如鸟窝般杂乱的头发,小小“嗯”了一声。
程程背着小书包,喊了一声“陈叔叔早上好”。
“嗨!”陈修竹蹲下身,揉揉程程的头,轻声地道,“考试加油。”
杨乐歆背上包,临出门之前,她回过头说道:“下午三点半,去幼儿园接程程。七点半再送程程去上学前班,上到九点半。”她顿了顿,继续道,“今晚公司有活动,我可能来不及赶来。”
送母子俩离开后,陈修竹跑到卫生间洗了个澡。
洗完澡吹了个头发,这才注意到镜子中的自己。镜子上还隔着薄薄的雾气,卫生间全都是水蒸气,热热的,粘粘的,像是台北潮湿的雨季。
头发没有再进行渲染,时隔好几个月,已经重新变成黑色的原貌了,连一点儿暗金色都找不到。等镜子上的雾气消散,他捏着头发,照了照镜子,实话说来,还是黑发比较好。但如果林素纯再次让他染暗金色头发,他也会重新染上。
吹头发时,他想到杨乐歆今早嘱咐自己的那几句,不得不说,现在的小孩儿真累。年纪这么小,还要上这么多课,话说程程才幼儿园,白天幼儿园,晚上学前班——甚至学前班还要每月一次月考......
如果换成自己的话,恐怕自己会疯掉。
这也太累了,必须得跟杨乐歆说一下,不要再看那些教育专家的教育秘籍了。像什么幼儿园很关键,小学一年级很重要,小学二年级很重要,小学三年级很重要之类的不靠谱的言论了。
按照专家这么说,那么陈修竹这个年龄也很重要——29岁,正是人生中的分水岭。
吹干头发,他打算先开车去金融街那家公司附近转转,顺便去西单图书大厦买一点学术类的书,对,还需要买一本食谱。
北城九月底已经有了一丝凉气,可远远没有深秋那么冷。他找了一件浅色毛衣和深色牛仔外套穿上,搭配了一条运动裤,拿起杨乐歆给自己的备用钥匙,就出了门。
车已经好久没开,也倒没有那么的不习惯。
这时,杨乐歆给自己发来了消息。
杨乐歆:陈修竹,你今天是不是要去书店?
杨乐歆:你去书店后,别忘了给程程买一本一年级的《黄冈小状元》,语数英都要。另外,再给程程买一本《中国通史》。
幸好,陈修竹没有发动汽车,他看着杨乐歆发来的消息,不由得叹了口气。
才上幼儿园就给他看《中国通史》,还要做一年级的《黄冈小状元》......想到这里,陈修竹不由得捏了捏鼻梁,戴上眼镜后,他才回复消息。
陈修竹:姐,程程这么小,就给它看这么深奥的书?
隔了一会儿,杨乐歆开始了她的长篇大论:程程的朋友这么小已经开始看《中国通史》了,而且他们不止看这本书,还看《世界通史》。今天晚上,从学前班回来后,你要盯着程程,让他读两个章回的《三国演义》。
“咳咳......”陈修竹咳嗽了几声。
他叹了口气,删去了很多说服杨乐歆的话,但一想她现在一个人带着程程也不容易,最终还是依着杨乐歆的性子来。
淡淡地回复一句:好。
将车停在君太百货的地下停车场内,上到商场2层,穿过天桥,再行过几里,就到了西单图书大厦。
他走进大厦内,一层是摆放着时代大潮流的时政书籍,二层是生活书籍,陈修竹就在二层买了一本家常菜的菜谱,之后又到三层买了一些工作上的书。上楼,上到四楼,就是学生们的练习册。
根据杨乐歆的指示,来到卖一年级练习册的区域。语文和数学的《黄冈小状元》还好,毕竟主要都是人教版的。但开始挑英语的《黄冈小状元》时,他突然犯了难。
英语学科的练习册有很多不同的版本的,像人教版、北京版、北师大版、外研版......各种各样的版本映入陈修竹的眼帘,他左右上下抉择一阵,最终无果,问了杨乐歆,才知道程程的英语教材还是人教版的。
捧着一摞书来到收银台,掏钱包结账。
结完账后,又在三层找了一个空座位,拉开椅子坐下来,从背包里打开电脑,就开始对着上面的书籍,做着笔试笔记。
“先生您好,这里是收费区喔!”服务员走过来,提醒了陈修竹。
人很好的,还把菜单拿给陈修竹看。
“柠檬红茶就好。”陈修竹收起菜单,递给服务员的时候,对她友好地笑了笑。
一杯柠檬红茶就要20元,陈修竹心里暗自肺腑,这简直就是强买强卖嘛!
等服务员拿着托盘将柠檬红茶放到桌面上时,陈修竹咬着吸管喝了一口——这不就是康师傅的冰红茶。
最后,他决定明天早起去国家图书馆排队、抢座位。
从上午到下午,陈修竹翻着自己整整做了十几页的笔记,心里想起了中学的时候。
那时,正是高三,面临着高考。他选的是文科,那时睁眼闭眼就是背政治、背历史、背地理,还要默写语文古诗和英文单词,最重要的便是还要大花时间搞懂那些苦涩难懂的数学题。
他是在朝阳区念的高中,而在他们班里,陈修竹的数学一直是班内倒数。从高一开始学习集合就有点蒙蒙的,到高二的立体几何,最后高三来个大汇总,陈修竹的数学成绩不升反降。
老师也跟陈修竹的父母一再强调,陈修竹其他科都不错,尤其是历史和政治,但是这个数学简直就是个短板——严重偏科,必须纠正,不然高考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