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divclass="cp2bg"style="break-after:always;"></div>
李长庚回到洞府里,比刚才更加心浮气躁。这个六耳,居然胆大妄为去了花果山,也不知从那里挖出什么了黑材料。
未知的隐患,比确定的危险更令人心神不宁。李长庚打坐了一阵,本想着跟三官殿提前打个招呼,可手碰到笏板,终究还是放弃了,暗骂自己又犯了老毛病。
六耳去找三官殿举发,那是他自家的事,与启明殿有什么干系?毕竟只是一桩冒名顶替修仙的小案子,六耳掌握的材料再多,也动摇不了取经大局。这些事情,三官殿自会权衡,自己主动去提醒,反而显得太刻意了。
还是那句话,想要修成金仙,要尽量避开因果,怎么还要主动去招惹呢?
李长庚心里舒了一口气,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讲良心,他很同情这小猴子,也做了一些工作,但这对六耳并无什么实质性帮助。救苦救难这四个字,做起来谈何容易。
他努力驱散这些浊念,开始打坐修行。搬运了几个周天之后,李长庚莫名进入一种奇妙境界,在自己的识海里观想出两个元婴。
左边的元婴乃是正念所化,说你对六耳仁至义尽,启明殿已经接过诉状,转过文书,给过批示意见,该做的都做了,流程上没有任何问题;右边的元婴是浊念所化,气呼呼地说观音能帮百花羞,你为什么不能帮六耳?他无权无势,一心只靠着启明殿主持公道,你不上心,他可就彻底没指望了。
两个元婴各施神通,厮打起来。李长庚万万没想到,他成天在外面调解纠纷,现在连自己的道心也要闹起来。他左劝右拉,突然想到一个可能性,顿时心惊肉跳。
莫非……那通背猿猴的死,跟六耳有关?
孙悟空说过,通背猿猴是帮他初叩仙门之猴。这么说来,斜月三星洞冒名拜师的猫腻,也许他是知情者。作为受害者,六耳顺藤摸瓜找到花果山,用了什么吸收寿元的邪法吸死通背猿猴,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是这样,那事情可就严重了。
李长庚在启明殿多年,深知很多事情坏就坏在消息掌握不全,以致决策失当、举止被动。他的元神沉入识海,对正念元婴说:“此事须打听清楚才好。提前知道因果,方能避开麻烦。”然后又对浊念元婴道:“此事先打探清楚,再看有没有机会为六耳伸张。”
两个元婴闻言都消停下来,李长庚揉揉眼睛,从蒲团上站起来,决定去阴曹地府走一趟,找通臂猿猴的魂魄查问一下。
李长庚从洞府走出来,纵身一跃,直奔九泉而去。他住的这个洞府位于山渊之底,飞符不易收发,倒是去九泉方便得紧,连老鹤都不必叫,一路往下就行了。
不一时,太白金星便到了酆都城门口,等候片刻,崔判官从里面急急忙忙迎了出来。李长庚看他一脸疲累,想起之前他急吼吼的样子,关切道:“地府的事还没忙完吗?”崔判官摇摇头,一脸“死无可恋”的表情。
李长庚说启明殿有一桩案子,需要询问一下通臂猿猴的亡魂。崔判官苦笑道:“你跟我来吧,到了第一殿就知道了。”
第一殿归秦广王管,就在奈何桥附近。两人匆匆上路,一路上阴风阵阵,鬼哭狼嚎,和李长庚之前听见的声音一样。他忍不住好奇道:“十八层地狱的受苦之声,居然可以传到这里?”崔判官摸摸自己的秃头:“地府那场乱子还没结束,我们这些判官、无常和鬼差,一直没日没夜地忙活——哭闹的不是鬼,而是他们。”
“什么乱子,居然持续那么久?哪只大妖打过来了?”
崔判官“嗤”了一声:“这可比十只大妖的破坏力还大呢。”然后说起缘由来。
原来几百年来,人间日渐兴盛,入地府的魂魄也比从前多了数倍,生死簿明显不够用了。于是阎罗王决定要将生死簿重新祭炼一下,以便容纳更多的魂魄。结果祭炼过程不知出了什么岔子,导致生死簿直接崩了。
生死簿一崩,地府登时一片混乱。新死的无法查验寿期,投胎的没法送入轮回,魂魄越积越多,连奈何桥都堵住了。阎罗王一边紧急找人来修,一边让所有的判官都下沉到鬼门关,让他们把亡魂一个一个手动超度。
李长庚大吃一惊,这乱子确实不小。他忙问:“这么说,通臂猿猴的亡魂现在没法查?”
“这个我没法回答你,得问专业意见。等你见到秦广王,去问他吧。”崔判官含糊道。
李长庚无语,一路来到秦广王的殿前。只见眼前黑压压的一片,鬼声鼎沸,无数魂魄乱糟糟地聚成一团。几百个鬼吏杂处其中,声嘶力竭地维持着秩序。鬼魂每时每刻都在增加,可鬼吏就那么多,眼见着黑无常累白了脸,白无常累黑了面,连哭丧棒都耷拉下来了。
秦广王此刻没在殿上办公,正站在奈何桥前,叉着腰跟孟婆吼着什么。崔判官走过去,小心翼翼说了一句话,秦广王皱着眉头朝这边看一眼,对孟婆大声道:“我不管你的孟婆汤够不够,总之绝不许任何一个鬼魂带着记忆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