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呵呵,儿子女儿我都欢迎!
“要是通不过,那你就是记名徒弟了。”
“明白了。”
于胜利谦逊地回答。
杨建设接着问:“你有自行车吗?”
于胜利答道:“有。”
杨建设说道:“那你骑自行车来吧。”
于胜利有些疑惑地问:“师父,我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从下周开始,跟着我去收集废品。”
杨建设语气坚定地说。
“收集废品!?”
于胜利当场愣在那里。
他实在想不通,收集废品和考查有什么联系。
“好了,话不多说,既然你是我的徒弟,就照我的话去做!”
杨建设眼神一凛,轻喝了一声。
“好的,爷爷!”
“于老头,那我就先告辞了。”
“杨兄,我送送你!”
在告别了于家爷孙二人后,杨建设回到家中时,已是深夜十点。
此后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上班,收废品,运送物资。
每逢周日,杨建设都会带着于胜利穿梭于市井之中。
仅仅过了三个月,于胜利学到了许多关于鉴别方面的知识。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杨建设发现于胜利性格非常纯朴,而且出身良好,因此决定正式收他为徒。
这时,已经到了深冬时节。
随着林月娥即将分娩,杨建设索性将收集废品的工作全部交给于胜利。
当然,不会让他白干活,每个月给于胜利50元钱作为报酬。
于胜利十分高兴,接手这项工作后,他的效率超过了杨建设之前,不再限于每周日,而是在每一天都积极行动。
收集到的好物品,他会悄悄送到杨建设那里,并根据需要支付相应款项。
因林月娥即将生产,杨建设向工厂请假照顾她,几乎是全天候陪在她身旁。
同时,在这个时期,
秦淮茹的家庭情况日渐困难。
虽然获得了易忠嗨的财产,但他已经在医院住了三四个月,她的婆婆也在精神科住院数月。
再加上日常生活开支,数千元已消耗殆尽。
迫于无奈,秦淮茹只得将易忠嗨从医院接回家亲自照顾,因为他已处于植物人状态,非常难以护理。
因此,秦淮茹无法继续工作,整个家庭只能依靠何雨柱一人支撑。
幸运的是,何雨柱重返食堂大厨职位,每天能带回一些饭菜回家。
否则,家庭的经济情况将会更加恶劣。
一天清晨,
工人们陆陆续续地起身梳洗。
一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进入四合院找到了秦淮茹:“请问,您是贾张氏的家人吗?”
“是,是我婆婆,有什么事情吗?”
秦淮茹紧张地问道。
医生回答:“您的母亲状况十分严重,请做好心理准备。”
“医生,请不要吓唬我,我妈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秦淮茹感到恐慌。
“您的母亲被确诊为晚期癌症。”
医生沉声道。
“什么?!”
这消息对秦淮茹犹如晴天霹雳。
家庭已有一个精神病患者就够折腾的了,现在还加上了一个患有癌症的成员,他们怎么可能拿得出治疗的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