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并不知道冯轲内心活动的姜子延看他没答话,以为他是不好意思说,便又接着道:“当时最初约定的时候说给你三个月试用期,不过你最近两个月表现很好,不仅没惹出什么乱子,反而帮了我很多忙。所以我正式通知你,恭喜你转正啦!”
“转正?”冯轲刚从惊讶和慌张的心绪里转过神来,只听清了最后一句,郎君说他转正了。
虽然这个词从来没有听说过,但看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这意思是说郎君是真正的接纳他了,留他在身边当护卫。
“嗯,既然你转正了,那你每月月工钱自然也跟现在不同,我会跟周幸说让他给你涨两成工钱,你看如何?”
冯轲很高兴,抱着剑道:“谢谢郎君。”
“不客气,没想到都这个时辰了,想必你也饿了吧?咱们走快点,赶紧回去吃点东西。”
冯轲点点头,两人脚步加快,过了一会儿便到了家。
家中有给他们俩留的饭菜,因为家里人口不多,并不分什么主仆,基本都是做一顿饭全家吃。
现在天气热,所以晚上吃的捞水面,煮好的面过一遍凉水,然后把炒的带着汤汁的菜浇上去,既解热又爽口。
吃完饭姜子延又去洗了个澡,这一路走回来他又出了一身汗,收拾好后这才到屋里歇着。
今天屋里格外闷热,他只铺了张席子在床上,可即便是这样,他也依旧觉得很热。到了深夜外面温度降低了不少,还有阵阵凉风吹着,姜子延实在热的受不了,就稍微开了一下窗,结果被蚊子叮了一晚上没睡好。
第二天,姜子延顶着大大黑眼圈起床后就开始翻那本百科全书,开始找制冰的方法。
除了制冰他还琢磨了一下怎么样能做个蚊帐出来。蚊帐这东西,必须要轻薄通透,既要保证这一点,那就要设法将孔做的小些。这种布料恐怕市面上没有卖的,得去织布坊问问。
若是有了蚊帐,晚上他想开窗就不用有顾虑了。
趁着张老三这两天在做枷,姜子延趁着这几天的空档开始研究制冰。
姜子延前世的那些古人在还没有研究制冰的时候,大多都是藏冰为主。冬天水里结冰后人们将冰凿出来,然后封存在冰窖里,等到夏天的时候拿出来使用。
后来人们掌握了制冰技术后便开始使用硝石制冰。
姜子延回想了下,他在镇上并没有见过哪家有卖冰的,但在姜瑜的记忆中,京城侯府年年夏季都有冰可用,难道是因为清平镇这地方太偏太小了吗?
他将袖子撸到胳膊肘处,出了房门叫来了冯轲,问道:“镇上有卖冰的吗?”
冯轲摇摇头,“没有,冰很珍贵,同金丝炭一样,富贵人家才能用。”
冯轲说的这个富贵可不是镇上那几个员外家的富贵,而是州府还有京城中的权贵以及那些有底蕴的大家族。
姜子延抿嘴思索了一下,又问道:“那你可知道有没有地方卖硝石的?”
“硝石?那是什么东西?”
“一种白色的粉末,可以用来做炮仗,也可以用来入药。”
冯轲想了想,说道:“郎君说的是地霜吧?”
“地霜?”
“嗯,听郎君刚才的描述,像是地霜。”
姜子延琢磨着,这个时代对硝石的叫法可能不太一样,毕竟也以前也有管硝石叫北帝玄珠的,叫地霜也不足为奇。
“那你知道这东西哪里有卖的吗?”
“纯度不高的地霜普通药铺就有卖的,纯度特别高的归朝廷管,普通人是买不到的。”
“没事,纯度不高的就足够了。你一会儿先去帮我买个两斤回来。”
“两斤?”冯轲有些惊讶。
“怎么了?”
“这地霜一般买二两差不多就算很多了,郎君要买两斤,有点儿惊讶罢了。”
“没事,你放心去买,我自有我的用处。”
姜子延住的地方离药铺有些距离,不过冯轲脚程快,一个来回不过半个时辰便回来了。
接过他买回来的地霜,姜子延打开看了看,果然是纯度不高,本来纯白色的粉末里面掺了许多杂色。不过不要紧,这并不影响他的使用。
“冯轲,你去厨房拿一个大盆,再拿一个小盆过来,两个盆都要装满水。”
冯轲依言照办,将盆装满了水端来,姜子延让他将小盆放到大盆中,然后取出一部分地霜放进大盆的水里。
他担心地霜纯度不够,所以特地放了很多。
冯轲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一向话少,是却忍不住问道:“郎君这是在做什么?”
“别急,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只见地霜入了水之后里面小盆里的水迅速降温,已经过了一会儿,整个小盆里的水全都结成了冰。
冯轲在一旁看的惊讶不已,他可从来不知道地霜这种东西还有这种用途,尤其是纯度不够的地霜,除了药店,他们这几乎没什么人用。
姜子延看着盆里的冰,内心掩不住的喜悦,这意味着往后夏日里,他也能够吃冰降温了,什么冰茶,冰棍,冰沙,可不都有了吗!
尤其是晚上,放一盆冰在旁边降温,准能睡个好觉。
而且这个地霜等外面大盆的水结冰以后他还能将其从上面刮下来重复使用,简直是太好了。
现在就差个蚊帐了,若是能做个蚊帐出来,那就更完美了。
傍晚林昭下学回来后便看到家中桌子上摆着几盆冰,而他弟弟和其他几个人都趴在边上看。
这几盆冰都是姜子延的杰作,他准备多弄几盆,到晚上给他们几个人的房间床头都放上一盆,睡着也舒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