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 夫君是未来首辅 - 长亭渡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159章

“婆母,您听我说!”

“好,我倒要听听你怎么解释?就算说出个花来,你今天也还是回来晚了!还有,今天卖毛豆的钱呢?”

张氏将卖毛豆的钱递了过去,还将跟小钟签的字据也摊开给婆母看。

婆母不识字,张氏也不大识得几个字,但小钟当时跟她说的清楚,签了字据后她不是很放心,后来还找识字的人帮她看了看,说的跟小钟说的是一样的,说明没有骗她。

婆母看着字据半信半疑,一直等儿子回来后让他看了一遍,这才信了张氏的话。

男人小时候跟着村里一个秀才识了几个字,这个字据勉勉强强能看下来。

等看完之后,他的惊讶丝毫不亚于自己的母亲,媳妇突然找到了一个如此好的工,这让他又惊又喜。

“小云,这都是真的吗?”男人问了好几遍了,好像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个反应和张氏一开始签字据的时候如出一辙,她拿着字据走在回家的路上都是轻飘飘的。

张氏说道:“相公,是真的。小钟管家说明天就要过去上工,铺子辰时开门,我们要早一刻钟到那。咱家离铺子有些远,我就申请了一间宿舍住。地方我看过了,虽然小,但并不拥挤,一人一张小床。我就每隔半个月回来一次,你如果去厂里做短工,有空的话也可以来看我。”

她那难缠的婆母也是又惊又喜,没想到这竟然是真的。

她道:“那吃饭呢?如果住那的话,吃饭怎么吃?”

这个问题小钟也跟张氏说了,因为一旦他申请住宿的话,就要在城里吃饭。铺子里有个小厨房,可以自己买菜做饭。

既然吃住都没问题,婆母总算放心了。

她道:“儿子,明天你起早点,陪小云一起过去,顺便也看看地方。要住那的话,衣服被子得提前收拾好,明天一早带过去。还要吃饭,做饭是要舍不得买菜买米的,城里的那些都贵,等会儿我去给你装点米面油还有菜,能从家里带的就别去买了。”

张氏点点头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夫妻俩就起床了。

男人提前租了一辆骡车,又是带被褥,又是带米面的,不租个车没法带。

米面油还有菜这些都是家里老娘给装好的,不多也不少,刚好够她一个月的份量。

张氏也没说什么,婆母平日里虽然在言语上很苛待她,但在吃的方面一向不会克扣。毕竟她也是家里的劳力,吃不饱饭怎么能干多点活。

骡车一路摇摇晃晃,到的时候时辰尚早,距离店铺开门还有半个时辰。

张氏敲了敲铺子后门,门房一看是她,赶紧将人迎了进去。

张氏对门房解释道:“这是我男人,东西有点多,他来帮我搬一下。”

门房像是很熟悉这一个流程,点点头道:“赶紧进来吧,你刚来还不知道,大家来的时候都是这个样,东西多吗,需不需要帮忙?”

张氏摇摇头,身旁的男人道:“没事,不多,我一个人就成。然后我们家小云还要拜托多照顾点。”

门房是个很爽快的男子,看着十分年少,他道:“不妨事,铺子里还有两个姐姐,彼此都能照应。”

男人跟着张氏到了女性宿舍,四个人的宿舍目前只住了一个妇人,姓齐。另外一个家离这里近,就没住过来。

公共宿舍里地方小,没什么私人物件。敲了敲门,齐氏刚起收拾好,开门一看是新来的女工。

张氏向她问了声好,又问她方便不方便家里的男人进来帮她搬东西。

齐氏比张氏大很多,说道:“没事,我这里也收拾好了,先去前院忙了,你们搬吧。”

张氏旁边的男人给齐氏让道出门,然后从院子里将落车上的被褥等东西一样一样搬进来。

一共两张床,都是上下铺。一个下铺已经被刚才的齐氏占了,张氏就选了另外一个下铺。

她在一旁铺床,男人帮她把东西都搬完了之后,站在屋里打量了一下。这地方果然如媳妇所说的一样,空间很小,屋子里放了两张上下铺之后还有四张桌子,两个分格的柜子其他就什么都没有了。

但这样一间房却是免费的,看的男人十分踏实。

男人想着,看来老天真是眷顾到他们家了,得跟母亲说之后要对小云好一点,这可是他们家的福星呢。

男人还悄悄跟张氏说,“回头你帮我问问呗,看看这酒铺还招人不?”

张氏皱了皱眉,知道自家丈夫也满意这个工作,但她刚来,还是先老实本分的干活比较好。

不过也不能反驳,于是她点点头,说道:“等我在这里站稳脚跟了,就帮你问问。”

男人满意的赶着骡车回了家,走之前对她说道:“半个月后我过来接你吧!反正偶尔也要来打短工,到时候咱们一起回去。”

张氏笑了笑,点头说好。

于是往后张氏在家的日子逐渐好过起来,能挣钱了,婆母对她的脸色都好了很多,男人也越来越体贴。

张氏不由得再次感谢那天仅在大街上见过一次的姜子延,对她来说,这就是她人生中的贵人,恩公。

后来每逢过年节的时候,张氏都会准备一些自己做的吃食托小钟送给姜子延以表恩情。不过这都是后话。

眼下姜子延正忙着水泥厂的事。

朝廷工部派人运来的铁矿粉前段时间就已经到了,水泥厂也早就建好了,材料准备齐全之后,姜子延亲自到水泥厂盯着,让他们严格按照自己规定的步骤来制作水泥。

水泥厂里的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个东西,以前听都没有听过,现在唯一会做这个东西的人就是姜子延。

这个连县太爷都十分看重的人此时正在水泥厂里现场指导,他说怎么做在场的人就怎么做。

这个水泥厂并不算很大,姜子延参考了前世的工业厂房和生产车间弄的。

将每个步骤划分为一个单独的生产线,之前开的造纸坊还有酿酒厂几乎都是这个模式。

每个生产车间都选了一个负责人,暂时负责管理,烧制石灰粉,锤炼黏土等等,每个步骤都分一个生产车间进行管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