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姜子延扒了一口饭,说道:“我去后山逛了一圈,在那遇见了一个采药的僧人。”
“后山也有僧人吗?”
“有的吧,不过我只瞧见他一个。”
姜子延说着说着,突然想到他们今日来的目的,问道:“对了,你今天见到武誉了吗?”
“见到了,他没带什么人过来,身边只跟了一个护卫。我不敢靠太近,看到他进了佛堂,上了柱香。”
“然后呢?”
“人太多了,没看清,人就不见了。”
“这么快就离开了?”
“未必。”
“这话怎么说?”
林昭给姜子延盛了一碗汤,推到他面前,轻声道:“我私下里问过这里的僧人,他们说武誉在他们这里供了一盏长明灯。”
“长明灯?那不是给去世的人点的吗?”
姜子延对于这些事情还是有所了解的,大魏朝的人们素来信奉佛典,人死之后会为其点长明灯,是祝福也是祈愿。
“确实是给去世的人点的,但具体是给谁点的,僧人也不知道。”
“会不会是他的爹娘?”
“不可能,他爹娘尚在,不会是他们。而且他的祖父祖母虽然都已去世,但他从小在崇州长大,祖父祖母远在京城,所以跟他们也不是很亲近。”
“如果不是他的亲人,那想必这一定是一位对他很重要的人了。”
这长明灯不是为谁就可以点的,需要常年累月的供奉,不仅要心诚,还要有足够的香火钱,最重要的是要经年累月坚持。
能得武誉看重在他生死之后为其点长明灯的人,一定是武誉十分重要的人。
“嗯,回头让人去崇州查查,看看有什么线索。”
午饭吃完姜子延跟林昭说了刚才在后山发生的事,包括遇见元池。
虽然他答应了元池不会告诉别人,但林昭对他来说不是外人,并将这件事告诉了他。
“你说没看到那人长什么样,可有看清他穿的衣服?”林昭问道。
姜子延摇摇头,他当时在柜子里,柜门的缝隙太小,他看的模模糊糊。
“衣服样式没看清,不过他的衣服下摆好像是墨色的。”
林昭若有所思。
姜子延道:“你在想什么?应该不会怀疑那个人就是武誉吧?”
“有可能。”
姜子延睁大了眼,真的忽然说不出话来。
半晌他道:“这怎么可能呢?他不是跟长公主很恩爱吗?怎么会喜欢一个男的?”
“如果他不爱长公主呢?”林昭反问道。
“怎么可能?他们孩子都是有三个了,而且旁人说起来也都说他们感情和睦,夫妻恩爱。”
“夫妻恩爱也可以是假装的,毕竟感情这种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恐怕只有他们当事人才知道。”
“那这、这武誉也太渣了吧?元池今年也才二十九,那武誉都四十了吧?他们二人相差十岁,这么大年龄差,武誉竟然还老牛吃嫩草!”
姜子延一副为元池打抱不平的样子,愤愤的说着。
林昭安抚道:“你别先急着下定论,这也只是推测。不过从这几次跟武誉的接触来看,我觉得他不像是这样的人。”
“都这样了,你还为他说话呢!”
“我不是为他说话,我是在冷静的分析问题。”
“那你就是在说我不冷静喽?”
“没有啊,我没说。”
“你有!”
……
林昭扶额,话题是怎么跑偏成这样的?
姜子延不在与他拌嘴,道:“下次我再去看元池的时候问一问,看那个人到底是不是武誉。”
“萍水相逢,他不一定会告诉你。”
“问了才知道嘛。不过你这么一说,我也感觉那个人像是武誉。因为我走的时候元池特地与我叮嘱,说让我以后避开今天这个日子过来。”
“吃过饭要休息一会儿吗?”
姜子延点点头,今天一下子爬了那么多台阶,他觉得他明天早上起来可能腿要疼了。
下午的时候两个人一块下山,山间风景秀美,而且下山比上山省力,一路悠哉悠哉,比早上来的时候要悠闲的多。
不过半个时辰便到了山脚下,也是巧了,他们两个还没上马车,就看到从一旁的拐角中走出来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