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未卜先知王稚远
第124章未卜先知王稚远谢玄感觉,在他和桓冲之间,横亘着巨大的思想鸿沟,桓冲的所思所想,他完全不能理解。
“既然你早就知道没有粮食,为什么不早说?”
“你早说几天,我还能提前准备。”
因为不能理解,谢玄的语气反倒和缓了许多。
桓冲大笑道:“幼度,你就别说笑了,现在也不是收获的季节,短短几天,你去哪里筹备这么多的粮食。”
谢玄无语:敢情你都知道!这个时候你倒是聪明了!桓冲摆出一副破罐破摔的表情,事已至此,谢玄就是急死,也照样弄不出粮食来。
干脆就死不认错,坚持到底。
同样的话,从谢玄的嘴里说出来,那就是深谋远虑,做了多手准备,可是从桓冲这个不靠谱男子的嘴里说出来,就完全体现了他爱咋咋地的个性。就连王谧都看得出来,谢玄做出这样的决定的时候,便已经在想解决的对策,而桓冲,不过是口嗨而已。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当时看到多支部队都驻扎到缘江戍,有些担心粮食会供应不足,就请何迈代为查验一下。”
居然还是轻信了他。
谢玄猛拍着储粮罐,心中一股悲怆上心头。
谢玄眼光瞥过来,何迈顿时意识到,主将竟然在看他。
天下岂有此等傻瓜蛋,为何把到手的功劳也能让给他老沈。沈警记得很清楚,明明是他何迈最先到达粮仓的。
6◇9◇书◇吧
诚如桓冲所想,谢玄确实拿他没什么办法。
他不是不懂,只是不屑罢了!
在这个问题上桓冲的意见倒是出奇的一致。
这是哪里来的活神仙?就喜欢干活,还不愿意争功,大晋朝廷里要是多几个这样的人……那几大世家就更可以躺平了!虽然沈警抢的挺快,但是却并没有得到谢玄的夸奖,这让他心中不平。
“既然是沈警先发现的,何主簿又为何会出现在粮仓?”
老谢心里一定很难受,粮食不足,会直接影响一支队伍的作战能力,这是显而易见的。
嗖!嗖!嗖!王谧还没来得及答话,就感觉三道冰冷的视线,向自己齐刷刷的射过来。
本着责人不责己的最高准则,这几位志同道合之士已经全都把责任推到了王谧的身上。
若论及脸皮厚度,心理承受能力,这些鼠辈如何能和他相提并论。
何迈装作天真无暇的样子,笑道:“都是王秘书提醒了一句,我才过来看看。”
北府兵很少援助荆州兵,而荆州兵也不会管北府兵的死活,粮草这种资源,谁抢到就是谁的。
看来,今天这一局,是桓冲赢了,粮食已经进了他的肚子,别说是让他吐出来了,就是拉出来都赶不上热乎的了。
撤退,完全不符合他的性格。
虽然沈警感觉,以何迈的精明,他不会做这样的损己利人的糊涂事,但他还是很平静的接受了何迈的解释。
王谧呵呵一笑,老头子,抢功的时候跑的还挺快。
王谧笑笑,没有继续吹嘘,谢玄震惊极了,虽然他总是喊着王谧只是纸上谈兵,但是现实却让他一次一次的打脸。
东晋朝廷的自有格局就是如此,表面上看起来是团结一致的一个朝廷,内里其实一直都是散装状态。
又是这小子搞出来的事!
“开拔!”桓冲、刘春,当然还有阴阳怪气的沈警,正是这三人现在正用非常不友好的眼神在瞪着王谧。
王谧端详了片刻,便走到两人中间。
就好像,如果没有人揭发这件事,空空如也的储粮罐就能装满一样。
感觉是我该是我出场的时候了。
谢玄也不傻,检查粮仓这样的事,根本就不是何迈这样的案头文吏需要管理的事情。
谢玄是何等样人,他又不是桓冲,打得过也跑,打不过更跑。北府大军拉到了这里,长途跋涉,怎能无功而返?
王谧从容点头:“不过是顺嘴提醒一句,也没什么特别的。”
他说的什么?闹鬼了!沈警闻言,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种心理其实纵观古今都很常见,犯错的人会获得人们的同情,而揭发错误的人,反而成为了众矢之的。
“当然要到襄阳去!”
“你说得对,就应该出征。”
“你从一开始就预料到了粮食有可能不够?”谢玄的语气之间,显然有一种不可置信的感觉。
“王秘书?”谢玄语带震惊,看向王谧:“稚远,是你提醒了何迈,让他来查看粮仓的?”
说和道:“谢将军,事已至此,现在的关键是,我们明天还要不要出征。”
谢玄紧握着拳,勉强压制着怒气,还是不愿意搭理桓冲,桓冲呢?
既然计划不做改变,几人便从粮仓里退了出来,谢玄吩咐人把所有的粮食都装上战车,只等着明日大军出征。
桓冲既然知道,不能让战士们饿着肚子休整,难道他就不懂得,不能让士兵们饿着肚子上战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