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魔都文坛恭迎总舵主
第396章魔都文坛恭迎总舵主
魏明去老支书周兴邦家做客的时候带着一个包,进去就问:“兴邦爷,有开水吗?”
“有。”是一个年轻人的声音。
魏明一瞧,穿着军装,三十岁上下,个子不高,但身形板正。
“哎呀,是文武叔啊,你是回来探亲的。”
这是老支书最小的儿子周文武,在部队里当兵。
“嗯,顺便相个亲,结个婚。”
魏明笑道:“你这次指定能成。”
周文武挠挠头,笑问:“小明你要开水干啥?”
“吃点东西。”魏明从包里掏出两桶公仔面。
周家三口人都围了过来,当魏明撕开包装后,周文武道:“这是方便面?”
魏明:“叔你吃过啊?”
“有次部队野训的时候发过面饼,直接嚼吧嚼吧就能吃,不过这东西不便宜吧,听说是油炸过的。”周文武还是有些见识的。
魏明点点头:“我这是从香港带回来的,国内商场里差不多两毛五一袋吧。”
确实不便宜,就算是去县城国营饭店吃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子也就一毛钱,还比这分量足。
魏明把两桶都泡上,片刻之后打开:“嗯,可以吃了,文武叔,还有兴邦爷奶奶你们都尝尝。”
“嗯,香,好吃!”
“还挺劲道。”
“比我在部队吃到的好吃。”
周奶奶道:“而且也方便,泡一下几分钟就能对付一顿饭。”
周兴邦吸溜了一口汤:“小明,你该不会是想让咱们村弄这个,这个方便面吧?”
魏明摇摇头:“确实有这个想法,不过现阶段条件还不成熟。”
方便面市场是从90年代开始才走向繁华的,不过十几年前魔都就已经开始生产方便面了,但并不普及,8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日本生产线,开始作为一种奢侈食品被国内认知。
魏明记得前世去燕京人艺上班的时候,第一次吃的方便面是燕京和日本合作的天坛牌鸡汤方便面,三毛五一袋,还有华丰三鲜伊面,五毛一袋,但市场依然不大,还是经济发展跟不上。
什么时候国家需要从农村抽取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方便面的市场才能进一步扩大,成就一个年销几百亿的市场,外资有康师傅、统一,本土有河北的华龙(今麦郎)跟河南的白象。
“刚刚你们也说了,这玩意儿很香,油水足,而且方便快捷,优点非常明显,如果老百姓家里有钱了,不愁卖不动,我在日本待过一段时间,方便面就是他们发明的,而且市场很大,做的比这还好吃,我也看好方便面在国内的市场,不过现在老百姓没钱,就算做出来我怕也是难销,所以我觉得现阶段不如先从原材料发展。”
“原材料?”
“对,面粉和食用油,村里不是有一个油坊吗,用牲口干活效率太慢,我可以帮你们找港商投资,先弄一个用电的油坊,然后再弄一个面粉厂,咱们华北平原可是重要小麦产地。”
“等等,你说港商?”老支书有些震惊。
“对,港商。”也必须是港商,这家企业必须要办成合资企业。
首先引进外资对秦县长是一项政绩,能够得到他的更多支持,多个朋友多条路。
二嘛,魏明太了解老家的营商环境了。
前世县里就有一个干得不错,颇有前景的饮料厂,算是县里的龙头企业,主打胡萝卜汁这个小赛道,本来一切欣欣向荣,后来县里随意插手,从厂里拿货不给钱,公吃公喝饮料厂的帐,最后慢慢就黄了,沦为汇源的代工厂,再后来汇源也黄了。
如果这家厂子没有外资,一些玩意儿是真的肆无忌惮,尤其是若干年后,就凭沟子屯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很难守住他们的胜利果实。
当然,好利来现在也没有余粮,所以肯定是魏明出资,只不过要用这家香港食品业潜力股的名义。
魏明对食品行业没什么兴趣,等什么时候好利来手头宽裕了,可以让他们接手自己手上的股份,大陆食品行业绝对大有可为。
而且这么一家相当规模的大厂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可观的,不仅可以提供很多工作岗位,而且弄好了还能家家分红呢。
“那人家港商凭啥给咱们投钱啊?”老支书问。
魏明笑道:“我别的不多,就是朋友多啊,国内国外都有一些,他们都很给我面子。”
听到这话,一家三口看着魏明的大脸,好像确实很有面子。
这件事魏明还要请教柳斌叔,他如果觉得没问题就可以跟秦县长谈了。
第二天一大早齐德龙就架着驴车送魏明,魏明让他送到杨家即可,然后给了他十块钱和几张粮票,让他馋了就来城里开开荤,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哥,我真舍不得你,你多待几天多好啊!”
魏明摸摸虎头虎脑的的他,想到了前世两兄弟在燕京相互扶持的日子。
“没事,到了夏天又能见面了,这次带你们看看大魔都。”
可惜时间匆匆,听说镇上的公社初中,还有县中因为魏明的赞助都发生了很多变化,魏明都没能亲自看看。
进了杨家家门,魏明就跟柳斌叔说了自己的构想。
“我同意你的想法,深镇的变化让我相信国内发展经济的决心,所以速食品产业在未来的中国绝对大有所为,而方便面也绝对能成为速食产品的领头羊,不过既然要投资,就要以盈利为目的,无论现在的面粉厂食用油厂还是未来的方便面厂,所以拿出一笔钱让他们去折腾的做法不可取。”
“是啊,那可咋整?这方面我也不懂。”
柳斌问:“这位秦县长什么时候上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