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罐头小厂
十万个罐头瓶按两毛钱的价格算,才两万块钱,成本相当之低。并且这批罐头瓶像郑利民说的那样,质量非常好,成本不可能达到一块钱,但是两毛钱绝对是林泽赚到了。
谈成一笔生意,郑利民非要请林泽吃饭,林泽一再谢绝,约好下午开车来拉罐头瓶,郑利民这边找人帮忙装车。
到了下午三点,林泽拉着两万个罐头瓶开到武照村新建厂房内。
李强和李振海正和一个工人模样的人调试机器。
“这么多的罐头瓶?”李强拿出一个一看,“太漂亮了,吃完罐头还能用它来喝水,它还带一个手柄,质量又厚实,林泽,我能不能带回去一个,回去喝水用?”
李振海眼中也似有意,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
林泽:“你们两个自便,不要太过了就可以,我在这方面是很宽松的。”
自己混上一个管理小头目?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我看着不简单啊,这东西比练武难多了。”
李强眼珠一转,“林泽,咱们现在有了生产线,又有了罐头瓶,黄桃在树上成熟,只差人工……”
没办法,其它县区没有。
原以为是普通的看守桃林,是一个苦活累活。
依着林泽的性子,李强觉得帮忙的人得给的工钱不会少。
别的罐头厂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五凌村穷到了根上了,非常缺少这么一份工作。
各一些完全自动化的大厂完全不能相比。
送走了调试机器的工人,李强感叹,“教得多细心,我一遍就会了,三叔你学了好几遍,明明那么简单。”
林泽订购的这套生产线完全符合规范,产量大,适合各种大小型号的罐头。
“林泽你放心,我爸妈他们全是老实庄稼人,和田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是一把干活好手,你要他们怎么干,他们就怎么干,绝对不会有二话的。”
而人工在乡下是最不值钱的,想要多少有多少。
林泽的小厂房全人力。
林泽:“他不止教的细心,那条生产线一年包换、三年包修……是钱好的原因!”
李振海点点头,认为以后有罐头瓶当水杯用了,李强悟出的更多。
“你回去问一问他们,如果他们不在意的话,可以到这里工作,工钱不会差你们的,具体多少,向宾县看平。但只限他们两人,不能再多了。”
“我现在打电话问他们!”
看着林泽一点不在意的目光,李强觉得这事稳了,甚至不再和林泽说。
6◇9◇书◇吧
工资向宾县看平啊!
看看!
这还是特地从临祁市订购的,此一条,价格就下不来。
林泽罐头型号上没有要求。
“不辛苦!走山路又能多少时间,我爸妈今年刚过四十,正是壮年,平时去宾县回回走山路,这里比去宾县近多了。”有罐头厂达不到的,因为弄的厂房小,林泽觉得也可以做得到。
李强知道事不宜迟,早确定下来早安稳。
还两方面还得需要人配合机器,机器因为太简陋,不能完全独力。
那岂不是说可以带家去两个罐头瓶,给爸妈当杯子用?
在五凌村,一块钱得分开对半花,家里突然得到这样好品质的水杯,父母一家很高兴。
提前搭上林泽这条钱就对了!
现在是农闲时节,愿意帮忙的人更多。
订的罐头瓶是超大型号的,也只能超大型号了。
手上动作更加,和李振海帮着卸车,将罐头瓶放到其中一个仓库中。
“这里离五凌村有一段距离,厂房开工后,他们往返得走山路,会不会太辛苦了一些?”
包括削黄桃在内。
现在住着大瓦房,自己又不是普通工人,是管着别人的!
工作体面,这事传回五凌村,他李强也涨脸啊!
做一简艺加工的罐头不难,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清理黄桃,挖开黄桃,这两方面在大的罐头厂是机器来。
说什么来着!
给林泽家干活就是好!
刚打回去电话,李强父亲劈头盖脸的说:“死玩意,天天不着家,到了饭点不回家吃饭,你一会回看、看我不打断你腿!说!又去哪里胡混了!”
没有多讲下来太多的余地,各样生产线大多价格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