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对弈
虽然天下风评,都是说姬长歌急病乱投医。可大史椽和南石却是不敢大意。他们都清楚,对于棋道高手来说,二十岁之前便已可以确定对方高度,往后棋力,增长机会反而不多,甚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弈水平还会下降。
瞿昙摩很可能已经跟苏文有过对弈,并且被苏文轻易地战胜,否则不会轻易地退位让贤,放弃了自身的史家大道。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两人都动用了一切力量去了解此事。
然而史家追溯时光的能力,术家的推衍秘术,也起不到任何效果。
大史椽倒还算淡定,毕竟他对胜负之心没有太强的要求,只要拿个第二,稳住荆楚国运不流失就可以了。
哪怕是输了,不管是燕国还是大梁获胜,两者在未来一段时间都会拼杀个死去活来,荆楚还是可以凭借这一段时间,可以慢慢恢复元气,无关大局。
只有燕国太史南石,对此颇为忧虑。
大梁守军为了守住剩下的半座城,最终只能毁去其中两座桥梁,绕着最后的主桥展开了浴血奋战。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南石对大史椽,大史椽猜中,大史椽执白棋。”
无论燕国还是梁国的大军,比他想象中还要强大,双方攻防的惨烈程度,远胜他以往所见过的战争。
因为他心知肚明,如今的大梁朝国运,可是凑不出三副完整的棋子。
听到叶一秋开口说到补充规则的时候,苏文却是有些愣住了。
叶一秋的声音在天地之间响起。
实际上,三国的国运,都做不到这一点。
瞿昙摩对王起还是有信心的。
而临走之前,楚王和令伊也交代过,哪怕输掉此战,也不要紧,但一定要营造出有故意放水的可能,让胜者有一种欠了楚国一个大人情的想法。
南石大手一挥,以纯粹的文气在半空绘出三张棋盘。
猜对者执先手。
叶一秋将一条条史官论战规则说出来。
所以苏文心生警惕。
但不得不说,当大梁的军队转入全面防守之后,燕军也就无法获得任何优势,双方进入了僵持的状态。
“苏文对南石,南石猜中,南石执白棋。”
他身前有法器罩着三个盒子,三盘棋,对弈者都要猜里面的黑白。
经过三天血战,双方扔下数千具尸体,最终脱离接触,恢复了僵持阶段。
这一次,荆楚法家的太平书院山长,叶一秋还是三家朝廷共同邀请的见证人。由他裁定论战三方的行为是否守规矩。
此次论战,他求胜负之心最淡,只求力保第二即可。
“请!”
“很好……”
史官论战,可不仅仅只是三国史官的事情。对于诸子百家来说,都是难得一见的盛事,会想尽办法,凑到一边旁观。
一旦王起能够在此战中获得晋升,大梁朝的大半危险,也就迎刃而解了。
可燕国南征正值要紧关头,倘若因为他而导致了燕国战场失利,罪莫大焉,一时间便心生许多计谋,准备在史官论战中给苏文一个惊喜。
“各自现棋!”
“三轮对弈,以胜者数最多为胜,二三名若有平局者,加赛棋局决出胜负……棋子以国运为之,棋子数量不够者,判输……”
苏文本想说,他担心的就是王起。
这样一来,楚国最终还是受益者,只是利益没有达到最大化而已。
大史椽微微点头。
这倒是让他松了一口气。
毕竟这不仅可以直视各国国运的好机会,同时也是可以近距离参悟史家大道的好事,不可轻易错过。
只是看到战场的惨烈之状,大史椽也心惊不已。
“国运不足者,可用以下方法获得棋子……”
苏文站在一处断桥处,眺望对岸。
而荆楚的史官大史椽,则乘坐着一艘浮空舰,悬浮在中间,态度从容不迫。
苏文轻声说道:“不知为何,我心里总有一些不好的预感,说不定燕国会趁着论战期间,对博浪城进行新一轮攻击,请提醒守将,千万要小心。”
苏文听得仔细。虽然都是瞿昙摩说过的规则,可再听一遍,也是有意义的。
尽管姬长歌和王起制定的战略和战术目标,他有大致的了解。
他浮空瞬间,举起了一方印玺,瞬时天地山河,也勃然变色。
若不是因为史官论战之事过于紧急,不然苏文还真想好好地找王起谈了一谈,千万不能让王起放弃了博浪城。
“大史椽对苏文,苏文猜中,苏文执白棋。”
但是毁掉两座桥梁,也意味着大梁国在短时间里,不会再寻求主动进攻,而是转入了全面的防守阶段。一旦发现有违规者,他可以按照法规进行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