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牌坊?石碑? - 午夜守门人 - 天赐三千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午夜守门人 >

第318章牌坊?石碑?

第318章牌坊?石碑?

烈日之下,有的工人往地上铺个报纸就躺下了。但这些报纸撑不了几分钟就会被汗水打湿,一个翻身,就碎成了渣。有些稍微讲究点的,会铺上一张破旧的单人竹席。

但这种竹席和报纸相比,也只是稍微干净结实一点,让躺在其上的人不至于和地面发生太直接的接触,除此之外别无他用,并不能降低气温。

所以不管是睡在报纸上的人,还是睡在竹席上的人,即使紧闭双眼似乎已经睡着,却也会紧皱眉头,汗流浃背,甚至机械的用捡来的硬纸片给自己扇风。

即使热成这样,却没有一个人肯躲进古牌坊的阴影里逃避阳光,大家就这么硬挨着这滚滚热浪,似乎…似乎那古牌坊形成的阴影,比这能让人随时中暑的阳光还要烫人。

那天在那片荒地里,我是尝试过古牌坊的阴影有多凉爽的,所以眼看这副场景如此诡异,我一时连自己原本要来干啥都忘了,就这么呆呆的看了会儿。

“小伙儿,小伙儿?”

忽然,一个外地口音的中年女人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扭头一看,一个衣着朴素一脸热情的大婶,正在冲我笑。

“小伙儿,你是来招工还是来找活儿啊?”

大婶又问了一句,我答道:“呃…想找个工人帮忙搞一下清洁。”

大婶双眼顿时一亮,问道:“啊?那可太好了,大姐就是专业的啊,那你要清洁啥房子?商用民用?多大面积?局部还是全部?清洁到…”

“大姐您慢点…那啥,您就是干这个的是吧?那咱这边详谈吧…”

我说着就朝那古牌坊下的阴影处率先走了两步,这天气,我可不想在大太阳地下跟这种职业大婶砍价,我怕我会中暑。

谁知我刚走了两步,那大婶忽然疾步跟上一把拽住我,紧张的问道:“小伙儿你干啥?!”

大婶这句话的音量有些大,有几个同样在‘靠活儿’的工人被声音吸引,一起朝我这边看了过来。

但和我想象的不同,这些人并没在发现我后,就一窝蜂的涌上来抢生意,他们只是看了看我,便各自继续忙各自的事情去了。

看起来,他们似乎对赚钱并不是很有兴趣。

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有些失态,这大婶轻轻把我拉到一旁,压低音量,跟聊邻居八卦似的小声说道:“小伙儿,你以前没来过这儿吧?别靠近那个大石碑,不吉利!”

“石碑?”我扭头看向那座古牌坊,不解的问道:“这不是牌坊嘛?咋成石碑了?”

大婶用一副‘过来人’的表情看着我,满脸仿佛都在说:一看你就啥也不懂,一看你就又笨又嫩。

我无所谓的看着这大婶,没再说话,直到大婶耐不住性子,主动说道:“关于这个吧,它一句两句说不清,大姐我倒是真知道是咋回事…对了小伙儿,你要清洁啥来着?”

说到后半段,这大婶又把话题绕了回来。

看得出来,虽然她不一定能把清洁工作搞多好,但她肯定要先确定能得到这笔生意,才会满足我关于这古牌坊的好奇心。

好吧,我就当花钱买个满足吧,于是我便大体跟这大婶说了说那栋房子的情况。

北安的‘别墅’都是统一制式的,所以这大婶理解的很轻松,等我说完,大婶很神奇的变出一台计算器,噼里啪啦打了一阵后,给我报了价格:三百块,两天时间清理完,清理出的废品都归她。

其实我俩都明白,既然她报价是三百,那就意味着,真正结账时,她实际会索要四到五百。

毕竟这里是北安,虽然从口音听得出来,这大婶是周边其他村子的人,但她的行事作风,一定跟十多年前我们北安的刁民是一样的。

十多年前的北安…跟他们的村子是完全一样的生活水平。

口头成交后,大婶又变戏法一般从旁边拉过来一个行李箱,跟着我坐上一辆两块飞,在我的询问下,这大婶便跟我讲起了跟刚才那个古牌坊有关的一些怪事…

我刚才没看错,那些席地而睡的工人们,确实在有意回避古牌坊的阴影。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宁可被晒到中暑,也不愿意…也不愿意在大白天就遭遇‘鬼压床’,并因此而失去一天的劳动能力。

其实这些工人也都能划分到‘农民工’的行列,而且还是有活干活,没活就歇着,没有固定单位的‘零工’。

这些人都不是北安本地人,本地人因为县里给的生活福利太好,早就没人干这种苦差事了。

甚至这些来自外地的农民工,如果不是家庭条件确实不好,自己又实在没有一技之长,他们也不想干这种工作。

所以来北安干这种工作的外地农民工,都非常贫穷,贫穷就导致他们的生活作风相当节约。

所以他们每天要午睡的话,不可能上宾馆开个钟点房,也不可能返回距离不近的自己家里,那就只能席地而睡。

6◇9◇书◇吧

这里这座古牌坊,是两年前出现的。

在这座古牌坊出现之前,这里原本还有两棵大槐树,当时的农民工们如果想午休的话,全都会围着那两颗槐树睡觉。

槐树够大,晴天能遮太阳,雨天能遮风挡雨,相当惬意,直到有一天,县里忽然拉来这么一座古牌坊。

其实这片区域空地很多,谁都觉得,就算不砍倒那两颗树,也有的是地方可以容得下那座牌坊。

但不知道县里是基于什么逻辑在做这件事,非要把牌坊放在那两棵树所在的位置。

按说两棵老槐树都挺有年头的了,县里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说,他们小时候就经常爬这树玩儿,他们小时候这树就已经这么大了。

甚至于人力市场之所以会建在这里,也是因为,早些年北安还没发展起来时,好多打零工混日子的闲汉,都会约定俗成的在这两棵大槐树下等活儿。

有活儿就接活儿,没活儿就打打牌下下棋吹牛扯淡打发时间。

所以一开始要砍那两棵树时,好多人都是不同意的。只是不同意砍这两棵树的人,都是些人微言轻的角色,在北安说话没什么份量。

所以谁都没能真的阻止住那两棵树的倒下。

两棵树倒下后,把地面平整好,县里便把这来历不明的古牌坊,放到了大树原来的位置。

无论如何,生活还要继续。树死了,人得活着,所以没过多久,也就没人再提那两棵大树的事了。

只是在那年天气渐渐变热,人们开始让这古牌坊起到跟大树一样的作用,帮助自己乘凉时,却发现…睡在古牌坊的阴影里,人人都会被‘鬼压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