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小神棍
第235章小神棍有了神格,自然要有神力。
后来,有人根据这些星座的运行规律,研究出了一套和命运有关的说辞。
又经过好多代的演化,这套说辞,终于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那种模棱两可,怎么说都是他有理的‘星座命理学’。
那个年代,人们本就相信‘命运’,‘天神’一类的东西,而且大多数人也都极度缺乏基础的文化知识,所以这套理论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非常得人心。
合适的土壤,自然会滋生出相应的市场。
其实当初研究到这一层面时,我和尚三竿就都已经明白,星座本身以及‘星座学’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也就明白所谓星座会影响人的性格和命运,是多么扯淡的一件事了。
几千几万甚至几千万光年外的某个没有生命的星球的运动,竟然会影响几千几万甚至几千万光年外的一个你我这般的小个体的命运…凭啥?
它们影响的甚至不是我们生存的地球,它们影响的是我们这群生活在地球之上的渺小人类。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你以为太阳都是为你转的啊?’
了解了星座的身世,以及星座学的起源后,我和尚三竿便完全不再相信‘星座会影响命运’这套说辞了。
当初研究完这些,说真的,我和尚三竿一度觉得生命都有些无聊。
因为我俩发现,原来世界上根本没有命运,没有神,没有超自然的一切。
所有这些东西,其实都是聪明人编出来忽悠笨人的。
但好在我俩当时年纪小,很快就转而沉浸在给别人‘算命’的成就感里了。
而那时,在我和尚三竿六年级下学期时,学校里的星座学风气,已经鼎盛到了近乎邪教的地步。
甚至连老师排课程表,都要先参照一下星座运势。
我和尚三竿只试过一次和其他同学说,星座学是假的,是编的,那次的结果毫不意外,我和尚三竿被群嘲了。
当时甚至连老师都批评我俩,说我俩不信星座就是搞封建迷信,破坏学校和谐环境,全学校几十年好几代人辛苦劳动换来的和谐盛世,全毁在我俩这两张破嘴上了…
那之后,我和尚三竿也想通了,从此再也没跟别人说起过我俩知道的真相。
既然不能说,那我俩就默默享受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天天跟俩神经病一样鄙视着全校师生,同时也被全校师生鄙视着。
在我俩小学邻近毕业时,学校高层领导以及各个村干部,终于发现了这股无法藏匿的‘星座风’。
因为这股风气,已经对好多人的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所以,有一天,一纸禁令忽然下达到了学校:即日起,所有人不准再讨论与星座有关的封建迷信学说,谁不听话,就收拾谁。
禁令下达后,校长亲自带着平时经常占女生便宜的体育老师,和他那个一有机会就占女生便宜的小舅子,挨个教室搜集跟星座有关的书面资料。
教室搜完就搜宿舍,那天他们搜完以后,女生宿舍丢了好多内衣裤…
当时仅用一天时间,就搜集到了相当大的一堆相关书籍杂志甚至手抄本。
校长让人把那些东西全都堆在草场上,一声令下,体育老师用一个极度帅气的动作掏出打火机,先点着了嘴里的烟,后点着了那堆小山一样的星座资料。
火光中,校长的讲话声,老师们的集体宣誓声,女生们的集体哭嚎声,纷乱的交织在一起,一度让我有种梦回远古的恍惚感…
星座的事,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还好当时深陷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我这种年纪心智还尚未成熟的孩子,热乎劲儿过去也就过去了。
很快,跟星座有关的一切,就只存留在孩子们的记忆里,和个别女老师带着密码锁的日记本里了。
但我和尚三竿并没完全停止对这方面的研究,星座不让碰了,那还有其他超自然的事件可以研究啊。
于是,当时的《故事会》《鬼故事》之类的地摊小说,就成了我俩的研究对象。
我俩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既然影响力如此巨大的‘星座学’的真实面目都只是个骗局的话,那其他灵异故事,十有八九也都是瞎编的。
不然你给我抓个鬼出来给我看看?你抓的到吗?抓不到吧?我也抓不到。
因为有这种思想打底,所以我俩在看所有的灵异故事之前,就已经在心里把这故事预设成是瞎编的了。
在这种预设立场下,想发现故事里的漏洞简直不要太轻松。
6◇9◇书◇吧
什么狐狸化成人来报恩?假的!从生物学上来讲,狐狸不可能变成人,连体积都不一样,怎么变?
什么走夜路见到鬼?假的!村里这会儿连个路灯都没有,老百姓天一黑就不出门了,偶尔出门都是摸着黑靠鼻子闻路,别说看见鬼了,就是迎面来个人都看不见啊!
什么鬼上身?假的!这特么一看就是这个人在表演!
否定了所有的灵异事件后,我俩的优越感更加爆棚了,这种优越感爆棚到一定地步后,就很明显的写在了脸上,然后就被和自己最亲近的家人发现了。
父母发现我那几天不太正常后,一度以为我是早恋了。
又发现我跟尚三竿天天混在一起,还以为我不光早恋,性取向和审美也出了问题。
那段时间给我父母急坏了,差点就准备要叫个跳大神的来我家给我驱邪。
还好我和他们两口子的沟通始终很流畅,经过一次长达一上午的谈心后,父母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但让我觉得很奇怪的是,父母在听我说完后,都叮嘱我,让我不要再在外人面前提起这套理论,永远不要。
年幼的我不明白父母为何如此,但随着长大,我也渐渐懂了。
村里人对这种事都是很信的,有时候信这种事也不是因为愚昧无知什么的,而是把这种事当作一种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