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青黍 - 大唐崛起 - 李松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唐崛起 >

第143章 青黍

半个时辰后,李流光略带沮丧地跟舅舅告辞,离开了花厅。

大概是晚上羊肉汤喝多了,脑子有些迟钝。李流光后知后觉地意识到,眼下他虽然无法丢下安北不管,但短时间跟着舅舅回长安一趟,看望下家人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听舅舅的意思最晚年后就会回来,算上来回路程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是这段时日回鹘有什么异动,有他留下的火铳、有工坊出产的火药和望远镜,想来安北也无甚可担忧的。

他忍不住想,从来到这个世界,他还从未跟阿耶和阿娘分开这么长时间呢。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舅舅并不赞同这个主意。

说起来根源还在于李流光自己。

谁让他三言两语忽悠地曹聪和柳木舟选择留在这里。能让两名高高在上的术士放弃安逸的、熟悉的环境,千里迢迢来到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偏僻乡下,为的是什么?程彦中和李流光都明白,必然是为了无法割舍的利益。简而言之实验、论文、积分是促使他们留下的动力。结果两人前脚刚准备大展身手,李流光挥挥手要回长安一趟。不说耽搁的实验进展,就说曹聪和柳木舟会不会觉得受到怠慢,从而心生埋怨。

再者李流光和程彦中都回长安,安北没有人可以辖制曹聪等人,也并不妥当。

当然,程彦中并未忘记自己来安北的目的,笑着跟李流光说,若他决定就此回长安不再管安北的事,那么程彦中会帮着劝说曹聪等人一起回去,也免得他们协会、安北两地奔波。

如此李流光只得放弃跟舅舅一起回去的念头,恹恹地寻到沈倾墨处。

大约是怕惊动程彦中,沈倾墨只带了蔡伸一人。柔和的月色下,沈五郎披着墨色大氅立于一处假山下。瘦骨嶙峋的山石同他的影子纠缠,好似一个巨大而孤独的茧,将沈五郎整个包拢在阴影里面。

李流光不由地加快脚步。

沈倾墨已迎了过来。

“七郎。”

他伸出手握紧了李流光,窥到他神色不好,担忧地问:“可是出了什么事?”

掌心的温度让李流光柔和了表情,轻声道:“没什么。”怕沈倾墨担忧,他解释道:“是舅舅准备回长安一趟,我原想着跟舅舅一同回去看看阿娘他们,不过舅舅说起曹聪术士几人在安北,不赞同我跟他一起回去。”

不等沈倾墨说什么,转头他又道:“舅舅说的也有道理。便是我跟舅舅一同回去也待不了几天,反而容易勾的阿娘东想西想心绪不稳。不若等安北这边稳当了,再回去长长久久陪在阿娘身边。”

他虽自我开解,言语间还是免不了有些遗憾。

沈倾墨手上用力,轻声道:“以后我陪七郎回去。”

李流光轻声笑了起来。

若是依着沈倾墨想,回长安有什么好!他这辈子最快活的日子便是在安北的这段日子。虽然现在他跟七郎身边的人越来越多,但那些人都是不相干的外人,终究是七郎跟他一起相依为命。若是回了长安,七郎身边有家人有朋友,他又能排在何处?

不过看七郎说起回长安满脸憧憬的样子,沈倾墨还是压下了这个念头。想着回去便回去,就算是回了长安,七郎也是他一个人的。

因着这件事,两人没在外面耽搁,径自回了住处。

简单洗漱过后,李流光换了件家常衣裳,便摊开笔墨凝神细想起来。

要托舅舅带什么回长安呢?

玻璃、镜子是必要的。他边想边提笔记录了下来。土豆、辣椒……这些都是大唐没有的,也得送一些回去给阿娘他们尝尝鲜。还有什么?李流光心中一动,提笔添上了“青黍”二字。

“青黍?”

陌生的名字吸引了一旁研磨的沈倾墨,他略微思索挑眉问道:“青黍可是七郎你常哄我吃的黍米?”

李流光点点头,想了想说:“也不知阿娘吃不吃得惯?”

大唐主食结构主要是饼和饭。其中北方以饼为主。这里的饼并不是李流光后世熟悉的“饼”,它的含义要比后世宽泛的多。除了面糊外的各种成型面食都可以称之为饼。当然,并不是说北方不吃米,而是饼占据的分量多。

李流光在国公府时,主要以吃饼为主。至于米,则是一些稻米和栗米,偶而黍米。

然他和沈倾墨说的黍米,又不同于过去的黍米,是一种来自星盟的高等作物,隶属于三级草本植物的青黍。青黍外观酷似常见的黍米,体型细长、颗形如梭、米色似玉,但味道却略有不同,用其做饭,质软不腻,口齿浓香。

据客服先生所言,三级青黍富含硒、锌、铁等矿物质,属于高能量作物,对于人类十分有益。短时间食用或许看不出什么,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妙用无穷。

但正如星盟那句谚语,一分价钱一分货。青黍虽好,价格也容易让人激动。李流光当年在小韩庄时,曾出售给星盟一批粮食。哪怕他正赶上粮食高价,也不过才一吨2.5星币。若用来购买青黍,这点钱大概只够买半斤。

以至于李流光自觉不是一个小气的人,但也舍不得大量购买青黍。即便在安北,能吃到的青黍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他之所以邀请柳木舟来安北,目的便是种植青黍,这也是草原环境下唯一适合种植的高等作物。

两人刚谈到青黍,一阵扑鼻的香气便从屋外传来。

有伺候的下人轻手轻脚走进屋,手脚麻利地将几碟果子,并一碟炸的金黄的米糕摆在两人身边的桌几上。这是工坊为几位习惯熬夜晚睡的术士提供的宵夜,炸米糕的原料正是价格高昂的青黍。

“是管事让送来的?”

沈倾墨随口问了句。

下人慌忙应是。

沈倾墨满意地捡起一个米糕递给李流光。两人平日睡得早,倒是没有吃宵夜的习惯。今晚忙着盘算送回长安的东西,不知不觉过了休息的点。也算管事有心送了份宵夜过来。

李流光不忙着接米糕,却是突然想到什么,跟沈倾墨道:“还的给阿娘准备一份方子,免得国公府的厨娘不认识这些东西。”

他提笔记下,似不经意又道:“这些东西我准备两份,一份送去国公府,一份托舅舅送去宫里。”

屋内变得有些安静,沈倾墨不说话,半晌才低低应了声:“……好。”

……

次日清晨

程彦中一早便吩咐下人收拾行李。他既是打算回长安,便不准备再拖延。

何洛会和程奇早已习惯了老师的做派,手脚麻利地指挥着小厮清点起里里外外的诸多物品来。

从厚厚的笔记到日常把玩的玉如意,从程彦中惯穿的衣物到熟悉的摆设……这些都是程彦中路上可能用到的物品。尽管程彦中一再吩咐精简,两人依然收拾出四十多个箱子。这还是他们不久会再回来,许多东西都留在了安北。

“老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