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资产转移
等把巫启明的固定资产全部转移到陈嘉伟名下,已经是三天后的事了。锡城,巫启明就只有一套别墅,地址在太湖边上的兰苑,这里住的都是锡城最早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想不到巫启明也在其中占据了一套,陈嘉伟因为好奇,追踪到这套房子最早的房主,居然曾经也是一个私营企业老板。
这里面肯定又涉及到其它的事,眼前和陈嘉伟没有关系,只能说明巫启明跟着阎光辉干了很多坏事。
他毫无心理压力的把房产证转移到了自己名下。
在市中心中山路八佰伴旁边,巫启明有五间门面房,陈嘉伟心里是震撼的,这个地段以后就是收租金也是锡城最贵的地方。
“妈的,这些混蛋整天无所事事,只会坑蒙拐骗,却拥有了那么多优质的资产,实在是可恶!可恶!···呵呵···”
再想到这些资产以后就属于自己了,陈嘉伟心里的愤怒顿时烟消云散。
楼上楼下五十平米一间的门面房,现在市场价说是五千元一平米,关键是有价无市,但凡是拿在手里的都是不缺钱的主,要的就是长期投资,谁也不肯轻易出手。
过了2000年后,这些就是价值不菲的稀缺物产,蹭蹭蹭的往上涨,当然,涨的是房租,几十万一间一年的房租闭着眼睛收钱。
陈嘉伟细算一下账,加上巫启明银行里面的存款,抵银行两百万贷款居然也差不了多少了。
“哈哈哈······”
陈嘉伟愉悦的大笑过后,心情大好,实在是未来这些资产的增值有几百倍以上。
他家在锡城下面的镇上,根本没有机会购买到市中心稀缺的门面房。
这些资产产权明晰,都在巫启明的名下,拿着公安局出具的证明,手续办理起来很快。
陈嘉伟直接和里面的租户约在一起见了面,让他们认识一下自己这个以后的房东。
时间耽搁在去姑苏城寒山寺老湾子村办理房产转让一事上,这房子属于集土,办理买卖过户的时候,必须要当地的村长签字盖章。
到老湾子村的时候正好是午饭时间,也许气温低下来的缘故,老银杏树下一片金灿灿的落叶,树下却几乎没有人。
“我就在车上等你,不下去了。”
肖晓蜷缩在汽车的后座,脸色憔悴不堪,她怕见到这里的村民,曾经自己在这里是高高在上睥睨着他们的人,现在却成了一个见不得光的欺诈犯的老婆。
陈嘉伟凝眉,也没有想为难一个女人,“小胖,你就在车里等我吧。”
刚想下车的孙庆华眉头紧皱,横了肖晓一眼,他本来是准备下车去看看陈嘉伟的新房子,想到好兄弟大伟竟然会在这里有了自己的房子,心里比陈嘉伟还得意。
“放心,等所有手续办好,明年开春后,我带你到这里来春游,顺便住几天。
今天我们赶时间,房里面来不及去看了。”
陈嘉伟知道小胖为什么不满意,微笑的说明情况。
“好,我们明年春天来这里住几天,说好了哈!”
孙庆华探出头和陈嘉伟确定着。
许福生村长近五十的年纪,脸上皱巴巴的,陈嘉伟发现这个年代的农村干部都和农民一个样,站在一起看不出谁是领导,晒得黑黝黝的。
“小陈你来啦?吃饭了吗?我等你半天了。”
老村长堆起满是皱褶的笑脸客气的接待陈嘉伟。
来之前陈嘉伟就想到肖晓曾经和他闲话时提到,当初给了村长香烟老酒的事,所以他马上把自己准备好的烟酒递了上去。
这和行贿受贿搭不上关系,说起来就是一般的人情往来。陈嘉伟很喜欢这里,也喜欢从巫启明那里转过来的房子,以后肯定会常来常往。
把关系搞好了,以后见面就是三分情在里面了。
况且房子在这里,自己和家里人来的机会不多,有村长的关心心里也踏实很多。
“许村长,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请你多关心。”
陈嘉伟淡然一笑,把香烟老酒放在桌子上,许村长连忙推拒道:“小陈,你客气了,怎么可以收你的东西,快收回去收回去。”
这个年轻人是上面关照下来的,许村长收礼有心理压力。
6◇9◇书◇吧
“哈哈哈,许村长,就是一点心意,你看看,我的房子在这里还需要你帮着照看照看呢,麻烦你的地方会很多,你不收的话我心里不踏实啊。”
陈嘉伟笑眯眯的劝说着,递上一支香烟,帮着点燃了火。
“哎哟,不麻烦不麻烦,都是我工作范围内的事,你尽管放心交托给我就可以。”
许村长感慨道:“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让我们这些老头子刮目相看啊,太能干了。
小陈,你房子买好了,有没有想把户口落过来啊?哈哈哈,看我真是什么脑子,小陈你是城市户口,怎么可能到我们乡下来呢?”
许福生自己立刻否定了自己的建议,笑呵呵的,现在都是挤破了脑袋往城市里面去,哪里有城市里面的人来农村的道理!
陈嘉伟心里一动,笑着道:“什么城市户口?我就是镇上户口,和你们没有差别,一样的。
不过听许村长的建议,我倒是真的有一些想法了,我妈马上到退休年纪,她的身子骨不健朗,我看你们这里山清水秀空气也好,是个福地啊。
村长如果欢迎的话,我把我妈的户口落过来你看怎么样?”
陈嘉伟笑眯眯的望着许福生。
他不是信口开河,了解后世社会发展轨道的陈嘉伟清楚,很多大城市周边的农村,都会遇到城市扩张后的大批拆迁,有多少农民一夜之间靠着拆迁暴富起来啊!
“小陈见笑了,你妈如果肯到我们这样的穷乡僻壤来养老,就是我们也跟着沾了福气哇,哈哈哈,欢迎,肯定欢迎啊!”
许福生看似一个老农民,可作为做了几十年的村干部,社会的变迁他历历在目。
自己村里的年轻人一个个都往大城市里去打工挣钱,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到农村来买房,他总觉得如果留住这个年轻人的话,可能会给自己和村人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