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离开
第一百一十四章离开
到上工时间,大家依依不舍离开,同时心里羡慕铁蛋,不仅能去上海,还去了首都!
大致了解张彧情况的很佩服他,不了解的羡慕他有个好爹,有钱票出门。张彧下午去上工,先去知青们干活的地方找叶昆和贺知文凌江,叫他们:“凌江,叶昆,贺知文,晚上去我家吃饭”。
三人不推辞,凌江笑应:“好,下工我们就去”。
贺知文微笑说:“知道了”。
叶昆笑:“知道”。
张彧看一眼胡澜,胡澜向他笑笑:“我先去干活”。
叶昆说:“赶紧去”,这两人天天见面还黏黏糊糊,受不了。
见张彧又来找叶昆和贺知文还有凌江去吃饭,男女知青们羡慕嫉妒恨,他们也想和张彧交好,但人家对他们不冷不热,和他们说话时语气冷淡,唉。
张彧翻地时旁边有人不断问他首都各种问题,他没有不耐烦,谁问都简练回答。
傍晚,张彧将两个菜和酒送去牛棚,把日历交给林叁和大家说几句话就回来,天黑得早,八仙桌上点了两根蜡烛。
两个炕桌上摆满饭菜,人已坐齐,酒也倒好,张彧在男人一桌这边坐下,拿起筷子说:“吃饭”。
吃些饭菜后,张彧才和凌江叶昆贺知文三人碰杯喝酒,吃吃喝喝还带说话。
叶昆吃一口香辣小炒肉说:“过年后几乎没有新鲜肉卖,还是张彧你厉害,容易换到”。
张彧说:“我运气比较好”,不信也没法子。
贺知文微笑说:“你运气确实是好”,世上总有一些人运气比一般人好。
凌江点头:“我早发现他运气比一般人好”。
胡璇咬着软糯的红烧肉,一小口红烧肉,一小口米饭,吃得两颊鼓鼓。
叶昆看过去,见她可爱逗问她:“小璇璇,你姑父好不好?”。
小姑娘咽下饭,一本正经地说:“张叔叔人特别好”。
“哈哈,怎么不叫姑父?”。
“姑姑说结婚了才能叫姑父”。
“现在可以叫的”。
“叶叔叔,你话好多”。
叶昆震惊,他被嫌弃了?林三丫笑说:“璇璇吃饭时不爱说话”。
原来是这样,有些人家是讲究吃饭时不说话。
张彧问贺知文:“我看蘑菇棚后头清理出空地,还要建蘑菇棚?”。
去年蘑菇卖得好,大队都不用派人带出去卖,而是市供销社和百货的采购员直接来三家里大队采购。
贺知文说:“是,再建三个,现在隔壁市的供销社采购员也来和大队长预订蘑菇”。
张彧吃粒花生米说:“不错”。
叶昆喝下酒:“是很不错,蘑菇种再多也不怕没人要,冬天几乎没菜吃,特别是更北的地方”,不是每家都像张彧家,有个小暖棚,天天吃青菜都没问题。
胡澜接话:“这个时节是没有什么菜,基本上就剩土豆和咸菜”,土豆和咸菜还不是每家每户都剩有。
林三丫细声说:“我们以前也一样”。
叶昆笑:“你们家的日子可以说是翻地覆地”。
张彧喝口酒:“大家的生活也有明显的改变,听说大队长被表扬很多次”。
贺知文说:“大队长人真不错,我们运气好,据说有些地方的村干部不行,哪个知青给东西,就安排轻省的活”。
他说张彧运气好,其实他们这些到三家里大队插队的知青们运气都很不错。
凌江点头:“这是真的,我二姐她下乡的地方就是这样”,他妈每两个月就给二姐寄去钱和包裹。
叶昆闷闷说:“为上学名额,还有些村干部和知青做见不得人的交易”。
回家过年期间,他就听到不少离谱的事,他妈说估计有些下乡女知青还会遇到更可怕的事。
像之前知青办那个何主任,世上不是只有一个何主任,还有无数个。
“……”。
第二天一早,张彧进山,到地方,他先翻地,这地去年秋天收红薯土豆时已经翻过,再翻一次,等天再暖一些就种下玉米。
尽管他干活快,差不多三亩地,快傍晚也才翻完,回到家已经天黑。
接着是开荒种牧草的地,画地方,砍大树,挖壕沟,火烧,挖树根,翻地,捡出草根,费六天多时间才完全弄好。
开出的地不平整,不过种牧草也无碍。
这几天他早出晚归,一口气把地整出来,还没去问林叁有没有算出他和胡澜的结婚日子。
晚上吃饭后,张彧就去牛棚,见他来,唐济安打趣说:“我还以为你会天天来催,你小子倒是沉得住气”。
张彧笑说:“这几天在山里忙”,他和大家打完招呼后问林叁:“林伯,日子看好了吗?”。
林叁说:“看好了,农历八月十八是今年最好的日子,那天之后翻到明年,有两个日子也勉强可以,我建议你们定在十八日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