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衙内入京,秦淮八艳 - 皇嫂助我登基,我只想当昏君! - 鹤舞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八十二章衙内入京,秦淮八艳

翌日清早。

沈指挥使的案头。

摆放着最新得到的密报。

随手拿起最上首的翻阅着。

是关于叶首辅二代子、三代孙的内容。

比较薄。

可见叶首辅的子孙并不多。

看完后。

将其搁置起来,再度拿起一道密报。

是关于方次辅二代子、三代孙的内容。

明显厚实些。

接下来。

是刘阁老、何阁老和萧阁老的子孙密报。

厚实程度大致相同。

然后。

是吏部尚书蔡复一、户部尚书叶成昌、礼部尚书徐光启、兵部尚书朱燮元、刑部尚书李长庚。

密报厚实程度大小不一。

厚如刑部尚书李长庚,有子六人,有孙九人。

薄如户部尚书叶成昌,尚无子无孙,且亲属关系,与内阁首辅交叉,故而,只是寥寥几笔。

最后。

是军方的一些人物。

军方最高统帅孙承宗、军方主将孙传庭,等数人。

看完这些。

沈指挥使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对密报进行汇总,然后进行分析。

很显然。

这些密报有共同属性,那就是朝廷重臣、军方将帅的嫡系亲属。

搁在宋朝的时候,这些人有个响亮的称号,“衙内”。

且,奉陛下的旨意,正举家搬到京城来。

可以预见。

等这些“衙内”们进京后,城内必然会热闹许多。

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况人乎。

优秀如叶家三代长孙叶临风,未来可期。

不堪如叶家二代三子叶成昌,未来可欺。

反正。

形形色色的人儿,距离京城很久了,锦衣卫要提前做些准备。

对某些特殊的二代和三代,进行标记和隐蔽观察。

沈指挥使重新拿起叶家密报,对叶临风以朱笔标红。

之所以没给叶家二代叶成章标红,倒不是因为其不够优秀,而是,短时间内没必要观察。

沈指挥使前两天路过大理寺,进到里面瞅了瞅。

案卷不见少。

但是,凡大理寺的官员,各个身体消损,枯瘦如柴,眼圈极黑,眼睛往里凹陷及其厉害。

怎么说呢。

这样的情景,沈指挥使只在某些烟花柳巷见到过。

原因很简单。

熬夜太多,干的太多,又累又虚。

沈指挥使对此,心中难免浮现出不忍之意。

于是。

请求陛下派来了数位太医,专门负责保障大理寺官员的身体状况。

什么百年药材、什么人参、灵芝、何首乌,但凡国库有的,随意取用。

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大理寺官员不能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