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老鼠的儿子想打洞
第124章老鼠的儿子想打洞
嘴里说不管了,实际上哪能真不管呢?自己的小命还在人家手里捏着呢!元宝想,认命地再次一头钻进了小作坊中。倪小胖只要下了学,元宝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元宝觉得很烦,“你跟着我干嘛?”
倪小胖说,“我帮你啊!”
“你会干啥?你倒是说说,除了添乱你还会干啥?”元宝这两天真心累,熟练绣娘走了那么多,还得保证生产数量,她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培训这些新来的绣娘,而她也只敢对倪小胖发脾气。
倪小胖笑嘻嘻地说,“我不会,你可以教我嘛,你教会了我,我不就能帮你了?”
元宝想了想,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儿,放着现成儿的劳动力干嘛不用啊?
倪小胖又说,“我在读书上也就那样儿了,往后一准儿还是得开铺子,现在学学,总有好处不是?我长能耐了,就能把你护得更好了!”
元宝的脸色好了起来,她现在既然走不了了,那么倪小胖这个靠山强大一点,对她来说总没坏处的,有些恍然,“二老爷走之前对你说的就是这些?”
倪小胖迟疑了一下后,这才点了点头。
经过腊月和正月两个月非人类的刻苦攻读,学习蜗牛倪小胖童鞋靠着死记硬背,终于在二月初一倪府小课堂开学时,赶上了其他三位少爷的学习进度(那个亲戚家少爷已经回去了,现在学堂里就是倪府排行二、三、四、五的四位少爷)。
不过,这种学习方法的弊病也显示了出来,倪小胖就是识字外加会背书,一涉及到作诗写文章,那就是个干瞪眼,哦,对了,倪小胖现在的字也写得不错了,很可以见人了。
倪小胖这样的文化水平,走科考就是死路一条,所以二老爷才给他找了这么一条经商的路来走,话说,貌似倪府的子弟迄今为止都是这样的。
“嗯嗯,”倪小胖点头,“父亲大致是这么说的,当时我没想明白,现在懂了,觉得父亲说的还是很对的,而且我有你嘛,比旁人方便多了。”很是自豪。
其实二老爷还说了很多别的,都是教倪小胖怎么把元宝留在倪府中的,可倪小胖不想照做,相反他更愿意帮元宝达成所愿,只是现在他还没做到,更不敢随便说出来,一是怕人知道会受阻,一是怕最后做不到,让元宝失望。
既是如此,元宝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就认真地培训起倪小胖来。
有老员工带着,新人三、四天就上手了,而看了这几天后,倪小胖对小作坊的工作流程也很了解了。
这个小作坊真说要管,那是非常简单的,成本就那么几样:蛋、绣线等原材料、人员工资和工人的伙食。
这其中工人伙食和蛋是倪府提供的,为了掩人耳目,都计入了外院的大厨房成本中,工钱和原材料有云锦的人在掌握,监工也是他们派的,蛋托的生产不在这里,自有专人按照图稿和成品尺寸画出样子来拿走,到时候直接把东西送过来就完了,帐也是在玉器铺子里记的。
可以说,有元宝的技术做保证,能让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达到要求,倪小胖完全可以做个甩手掌柜的,要不然二老爷也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小作坊交给倪小胖。
问题也不是没有,而且还挺严重,当外院大厨房管事的把账本交到倪小胖手里时,元宝和倪小胖都傻了眼——他们看不懂。
管事的也没准备让他们看懂,只不过做做样子就完事儿了,回头该怎么记还怎么记,该如何克扣就如何克扣。
没想到倪小胖很认真,他把账本留下了,缠着元宝非得给他讲明白怎么看账本不可。
元宝哪会啊?看着那乱七八糟的流水账就头痛,被倪小胖纠缠不过后,直言道,“这些笨蛋的记账法子,学会了也没啥大用,人家要是想糊弄你,方便得很!”
“还有旁的记账法子?”倪小胖来了兴致。
元宝把复式记账的三种方法告诉了倪小胖,倪小胖听不懂,元宝就做了三本账本让倪小胖每天去记,这下子倪小胖懂了,元宝告诉倪小胖,“这种记账方法主要是记着方便,不容易出错,你以后要是当了掌柜的,在账目上被蒙骗的可能性会很小。”
倪小胖很高兴,结果一时兴起,把工人的伙食和工钱都捏到手里自己管了,元宝吓了一跳,“你折腾这个干什么?多麻烦啊?再说弄错了咋办?”
倪小胖说,“管事儿不就是为了弄银子吗?我若是啥也不管,不是平白担了这个名儿,回头好处都让他们弄去了,我还捞不着个‘好’!”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元宝多赚些银子,那样的话,就算暂时回不了家,元宝也会开心些吧!
元宝狂汗,人说“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倪半城的孙子还草包一个呢,就想着贪污了,不过,她也不能说倪小胖说的不对,只好再次上阵,看着倪小胖每日里记账。
6◇9◇书◇吧
一算才知道,这里面的好处还真不少,这一百多个工人,每日的伙食费就是好几两银子,一个月下来就是二百多两,再加上工钱,奔着一千两就去了。
元宝帮着倪小胖先把帐弄明白,再开源节流,又采用了几个奖励措施,把产量和质量提高了一些,一个月下来两人就有五百两入账,就算异能里不算收入了吧,现实中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更重要的是,因为方法得当不苛刻,倪小胖赢得了很多人的爱戴,有了宽厚的好名声。
帐记明白了,就得算,问题又出现了,倪小胖的算学,也就是算术,简直一塌糊涂,元宝只得从小九九和阿拉伯数字教起,先是笔算,再是珠算……然后,元宝就被这一时空的算盘给吓傻了。
“十个珠的算盘?还没有横档!这要怎么算?”元宝差点儿没尖叫,她在前一世看到过的最古旧的算盘是七个珠子的(上档两珠,下档五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