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庶子的庶子
第76章庶子的庶子一百多根络子,三十来个花样,这是元宝自创的所有新花样了。
苏春生写完后,元宝让他再抄一份,然后把第一份给了管事的,“管事,这个放在铺子里,以后每个月我来了,就按照您在后面标注的数量去打下个月的。”这才将第二份交给了管事的,请他在后面标注这次预订的数量。
管事的毫不吝啬赞赏之意,“怪不得这么小的生意,掌柜的还亲自过问,原来小丫头的确是个心灵手巧做事又有章法的。”
接下来才说价格,“掌柜的特别交待,这次姑娘的络子按照每根三十文收,以后用了这种丝线,”拍了拍手中的丝线盒子,“就按三十五文收,这个价格,铺子里是不赚什么的,掌柜的也不在乎这几个小钱,权当奖赏姑娘那卖络子的法子了。”话说得很明白,至于其中有没有水分,元宝是不知道的,而且元宝现在也明白了,面对云锦绣庄和倪家这样的庞然大物,她已失去了讨价还价的资格。
管事的说到这里忽然顿了顿,不再看元宝,只看倪俊飞,“只望姑娘是个懂事的,有些话以后就不要对旁人乱讲了,再有了新的法子,自管说给我们来听听,若是说的好了,掌柜的一向是赏罚分明的。”
倪俊飞连连点头,“一定,一定,我懂得的!”
元宝也应承了下来,不过心里有点犯堵。
管事的笑了,然后打开了丝线盒子,“这种丝线柜上卖六文钱一根,给姑娘只算三文,但用我们的丝线打成的络子,只能送到我们的铺子里,不然的话,价钱就不是三文了。”
元宝伸手一摸,知道管事说的丝线价格所言非虚,就是只用眼睛看,也能看出比她在镇上买的同样三文钱一根的丝线好太多了,可她脸上并无喜意,而是琢磨着管事的话,心里堵得更厉害了。
管事的最后问,“姑娘都要铜钱吗?”
元宝一愣,苏春生已接口,“银豆子可方便?”
管事的点头,“好。”
很快伙计便拿来了一个小荷包,元宝打开一看,里面是一颗颗银质的花生米粒大小的椭圆小球,其中一面是平的,刻了个小小的“官”字,表明它们由官办银庄发行的,无论成色和重量都有保证。
怪不得叫银豆子,还真是形象,这还是元宝第一次看到这种货币,不免有些新奇。
苏春生贴在元宝耳边悄声解释,“一个银豆子是一分银子,合百文钱,十个就是一两银子。”
银豆子体积太小,不好保管,容易丢失,对大宗交易来说,数额又不够大,很难点数,很多人不习惯用,只有大铺子里才因找零较多而常备一些,所以苏春生刚才问的是,“可方便?”
元宝点头,她伸手一摸就知道了银豆子所代表的价格单位,而且她也明白苏春生特地要这种货币的原因——这个东西可比铜钱好藏多了!
有了银豆子,元宝再也不用因害怕被人发现,而急这把手头儿的钱都花掉了。
荷包里是三十颗银豆子,合三两银子,而她今日带来的是一百零八根络子,除去三百文买丝线的钱,铺子应给她两千九百四十文,元宝赶紧拿出一颗银豆子对管事的说,“我没有六十文钱……”
“哈哈哈……”管事的笑了起来,“倒是个实诚姑娘。”打发伙计送他们出门。
当把银豆子贴身收好后,元宝的脸上终于又露出了真心的笑容,她的收入就这样变成了每个月二两多银子,是以前的二倍半,再加上异能的收入加倍……这应该是个很大的进步了!
出了铺子的大门,走到不远处,苏春生二话不说,先对倪俊飞一揖到地,“今儿的事儿,全靠少爷周全,在下心领了!”态度极为诚恳。
元宝有些不解,但还是跟着苏春生一起给倪小胖行礼。
倪俊飞笑得眉眼就聚到了一处,又是摆手,又是拉他们起来,嘴里说,“好说,好说,其实我也是……”忽地顿住,等到对上元宝那双洞悉的眼睛,才把话说完了,“也是想沾沾你们的光儿。”
苏春生直起腰来,正色道,“不管怎么样,我们心中都是十分感激少爷的。”语气表情与作揖时一般无二。
元宝看了苏春生一眼,心知自己想到的事,苏春生也是发现了的,只是,为什么苏春生对倪小胖还是这样的态度呢?
元宝闭口不言,只跟着苏春生行事,她还是很信任苏春生的。
这时,苏春生已说,“就让我斗胆做回东道,表表心意,还请少爷一定赏光。”现在已到了用午饭的时辰。
倪小胖带他们去了一家很不错的饭庄,也是倪家的产业,点了不少的菜,苏春生和元宝都不动声色,果然,饭后苏春生去付账时,发现已记了倪小胖的帐。
6◇9◇书◇吧
饭桌上的气氛很是融洽,苏春生旁敲侧击地,在不动声色间了解了很多了倪府的事儿。
倪俊飞的祖父“倪半城”倪老太爷,年纪并不太大,今年大约五十来岁,在经商上很有一套,不然在庆安县落户几十年的倪家这一支,也不会到了他这里才传出“倪半城”这个绰号。
除了女儿和孙女不算,倪半城有三个儿子五个孙子,听起来人口似乎不多,但却挺复杂,因为倪半城的这个三个儿子有三个不同的生母。
长子是由倪半城已故的嫡妻所生,次子也就是倪俊飞的父亲,是由姨娘所生,三子是现在这个继室生的,综上所述,倪家的大房和三房,都是倪半城的嫡子,只有倪俊飞的父亲,是个庶子。
而倪俊飞的生母,也不是他父亲的嫡妻,是他父亲养在外面的外室,生倪俊飞的时候死了,结果虽然生了个儿子,却依旧没福气进倪府,只有倪俊飞一个人被接了回来,养在嫡母的名下,成了一个“庶子的庶子”。
听到这里,元宝有些明白云锦绣庄的人,包括正坐在桌子下首和他们一道用餐的小厮善喜,为什么对倪小胖是这样的态度了,心中虽然还有些发堵,却不那么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