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翻脸不认人
第155章翻脸不认人“原来城里也有穷的人家啊!”回来的路上然然说,这孩子原来被关在家里就没出过门儿,后来元宝带她出去玩了几次,去的也都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场所,所以在然然的印象中,县城就该是繁华的,住满了有钱人。
元宝问,“那你现在怎么想?”
然然说,“珍惜东西,使劲儿赚银子。”
元宝的目的达到,并又给大家增加了一种新的技能,心中十分快慰。
忙忙碌碌地就到了大年三十,下人和佃户们都来给元宝这个东家磕头,元宝硬拉着苏春生一起坐到了上首,苏秋生坐在下首,其他人就没有出席了。
刘桂荣对此很不满,“怎么说我也是长辈啊!”
苏春生一句话就堵住了她,“可只有元宝一个人才是他们的东家!”
刘桂荣嫉妒得眼圈儿都红了,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元宝出手很大方,给自家的下人们人人封了红包,最少的都有十八文,梁品正的足有一两银子,而且,因为每人都有差事,梁家所有人的红包加起来,足有六两银子,是他们往年全家收入的好几倍。
佃户们则得到了每亩地一斤白面和一斤肉的赏赐,足够苏家村每个人都能吃上扁食了。
苏家的这个年过得可比往年祥和热闹多了,其中的原因有三,一是元宝回家了,并且发了财,二是苏家村的顺利建成,三是过了这个年,苏家就出了苏友旺的孝期。
到了大年夜的午夜,苏家上上下下都忙碌了起来,按照习俗,子时过半就是新的一年了,于是,大红的对联贴上了门,鲜红的灯笼也高高地挂了起来,众人更是换上了鲜亮的新衣,当热闹的鞭炮声响起、五彩的焰火飞上了半空时,新年的欢乐气氛也达到了顶点。
而苏家因地位的不同,交往的人也多了起来,大年初一一早,拜年的人就涌上了门儿,然后是出门拜年,十五全家进城看灯,****忙碌和热闹着,十分有节日氛围。
元宝以为,这个新年是一个结束,她再也不用为了生计发愁,拼着性命在外劳碌奔波了,它也是一个开始,从今而后她就可以在这乡下,做个富足的小小地主婆,和苏春生长相厮守,看安安然然平安长大,过上闲云野鹤的悠闲日子。
却不知道,实际上,当元宝把蛋壳绣展示出来的那一刻,命运的齿轮就已缓缓地转动,就如同一只蝴蝶无意间挥动的一下翅膀,终于演变成了一场无法避开的风暴,而率先被这场风暴吞没的,恰恰是元宝自己,或者说,这场风暴的形成早在元宝画出第一张生肖图样,乃至打出第一根新花样络子时,就已经开始了。
到底是性格决定了命运,还是命运形成了性格,如此富有哲学性的问题,元宝是永远都不会去思考的,可即便是在很久之后,元宝回想起这一切时,她也知道,就算是有机会从头再来,她依旧别无选择!
不过,此时的元宝还是快乐的,她正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宁静的日子,这其实就是她一直在追求的幸福!
当然了,在幸福的生活中,也会偶尔出现些不和谐的音符。
“倪小胖,我说过很多次了,我很忙!你不要再来了,东西也不要再送了!”元宝有些气急败坏,为什么这话说了这么多次,倪小胖就是不明白呢?
倪小胖相当委屈,“腊月里你说你忙,我就只来了两次,每次都是坐不到一刻钟就走了,整个正月我就为拜年来了一次,我又哪里做错了?你就不让我再来了?”
元宝抚额,“倪小胖,倪少爷,我已经不是你的丫鬟了,我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呢?你为啥还要来呢?!”
“我们……我们怎么可能没有关系了呢?”倪小胖上前,想去拉元宝的手,却被元宝躲开了,只得哀哀地说,“元宝,你都忘了,忘了我们在一起过的那些日子?可我忘不了,我……”
元宝冷笑一声,打断了倪小胖的话,“我怎么会忘呢?我的好少爷?!你骗了我,用区区十五两银子诓我入府,撒谎说一年就让我回来,然后又不管我的死活,设计让我去对付根本就对付不了的二太太!”
元宝说一句,倪小胖就向后退一步,他语无伦次地解释着,“我错了,我都告诉你了,我对你好了,元宝,我错了,你不是原谅我了吗?元宝……”
“算了!”元宝烦躁地挥了挥手,“我不想说这些事了,我只想告诉你,我不是你的丫鬟了,我离开倪府了,我再不想见到你,再不会去过那样的日子,连想都不愿意去想!”有些伤害,并不是好了伤疤就能忘了痛的,也不是用银子就能填补的!
“你走吧,从今而后我们两不相欠,就当从来都没认识过!”元宝黑着脸说完,吩咐梁秀梅,“关门!”
已听傻了的梁秀梅立刻照做。
苏家的侧门在倪小胖面前“哐当”一声合拢,倪小胖先是愣了愣,然后就上前拍打起来,“元宝,你听我说,你先消消气,听我说啊!”
门内,梁秀梅心有不忍地劝道,“五少爷,你先回去吧,你这样,只会让东家更生气的。”她对倪小胖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一直不知道元宝为什么不喜欢倪小胖,直到听了元宝方才说的那番话,现在心里正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儿。
6◇9◇书◇吧
“哎哎,”倪小胖应着,不再拍门了,却哀求起梁秀梅来,“我,我就在这里等着哈,你帮我去看看,啥时候元宝不生气了,你再想法子让她见我一面,回头你想让我怎么谢你都行!”
梁秀梅叹了口气,应下了。
已是二月,朝阳路面上的积雪在中午时分已开始融化,天空的雪花细细的,落到半路就变成了冰粒子样的水珠,伴着风抽打在人的脸上、身上,就算不大,也很快便能****了厚衣裳。
这种天气最是伤人,所以有经验的人才说出了,“下雪不冷化雪冷”的农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