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为你撑起一片天(3) - 重生小小地主婆 - 夜葳蕤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79章为你撑起一片天(3)

第379章为你撑起一片天(3)元宝也笑了,其实这事儿倪余泽在来的时候就对她讲过。

“余家港”虽然面积很大,出产也很丰富,但被开发出来的地方实在太小,根本就无法做到自给自足,所以每年倪余泽的船队中有固定的二十条最大的船是要给这里运送货物的,其中十多条船是船队一出发时跟着船队来的,然后就不走了,船上装的是足够余家港一年用的粮食、布匹、药品和日用品等,等到再过十多个月船队回航时,又会停下一次,带来造船用的木料和其他一些所需舶来品,然后原本的那些船也会跟着回航,回到宁南府休整和交差。

只有今年不同,原本应留在余家港的十多艘船,并没停留多久,就再次回到了宁南府运送货物和人,而这一次带着倪余泽和元宝来,已经是他们今年的第五次运送了,等再过二十多天,远航的船队也要回来了,到了那时,余家港无论是贮存的货物,还是人口,都将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峰,而其中的原因,就算倪余泽不说,元宝也能猜得到——和朝廷中的局势有关。

来到余家港后,元宝再细细地回想认识倪余泽以来,倪余泽的一些表现,以往很多对倪余泽的不理解之处,都茅塞顿开:当初听说皇上禁了侯府船队的海运,倪余泽为什么受到了那么大的刺激,他不是心疼银子,也不是觉得他的梦想再无实现的机会了,他最担心的是断了余家港的给养,那么这些生活在余家港的人要怎么办?

幸好,那时倪余泽对余家港的开发也有两、三年了,这里的气候又很宜人,而失去了原料的供应后造宝船的进度曾一度停顿,就是没完全停也用不了那么多的工匠了,所以余家港当时的大掌柜们就让这些男人去开荒种粮,再加上出海捕鱼和打猎,总算渡过了那段无比艰苦的日子,据说余家港中有七、八成的石头房子和整个城墙,都是那时建造起来的,可以说是一种另类的收获。

倪余泽重新过问生意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把自己的船队出租出去,也不完全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争取到自己船队出海的权力,只要能出海,就可以给余家港运送生活用品了。

包括这次给皇上上折子,将出海权分摊出去,变成按照船只数量和大小征收海税,在种种的好处之下,都隐藏着倪余泽的个人目的——船队可以无限制地和余家港自由来往,只有这样,余家港就可再无后顾之忧了。

还有,就是倪余泽为什么非得问皇上要一片地方建船坞,造宝船,并不是他小孩子家家地任性,耍脾气,而是因为他需要粮食。

随着在这个时代生活时间的增长,元宝也意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缺粮!

地广人稀,生产效率低下,国库空虚根本就没有闲钱进行水利建设和救灾等,但凡来一场自然灾害,就是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反过来又抑制了人口增长和粮食的生产……这还是今上继位后,经过多年减免农税,鼓励开荒和经商达到的效果,对了,还有倪余两家多年来的养国,才达到元宝看到的程度。

假如再早穿过来几年,出生时是先皇后期或者今上刚继位的头三年,元宝很怀疑在同样的遭遇下,自己和苏家的孩子会不会被饿死,不过回过头来想想,就是她刚来时的歇脚村,也够穷的了,而歇脚村还号称是比较富裕的村子。

总而言之一句话,粮食在本朝的重要性,绝对达到了管制商品和军需品的程度!平日里在全朝范围内买卖一下,还没人管你,可若是想出海贩运到别的国度去,那坚决是杀头的大罪,就是先皇在世时的余家也不行!更别提现在的倪余泽了。

所以倪余泽就想出了要地方建船坞这个主意,余家港虽然孤悬海外,上面生活的人却都是本朝人,此外他们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余家的家奴,倪余泽运粮食来养活他们,那是天经地义的,不管什么人看到了,都找不出他的毛病来,况且,他还有圣旨,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没人拿这个话题来攻击他的原因。

轿子走了有半个时辰的功夫儿,才到了他们的目的地,元宝抬头一看,只见巨大的门扉上写了三个大字“岛主府”,金光闪烁十分气派,笔迹也相当熟悉,一看就是倪余泽亲笔提的。

“为啥不叫余府?”元宝有点奇怪。

倪余泽又笑了,“哈哈哈,整个岛都是余家的,这里哪个人不是余家人,难道要各个宅子都叫‘余府’不成?”

好吧,人家是土皇上,这里处处是余家的地盘,是她小家子气了。

轿子进了大门后,并没停下来,而是继续往里面走,宅子的占地面积极大,房屋却很少,只有一栋两层的石木建筑,大小和倪余泽给元宝建的泽元主楼相仿,还没有那么多的抱厦和厢房,估计满打满算也就十几间屋子,此外就是一栋竹楼了,就算加上两座小楼前面用石头铺就的那块面积,也没有倪余泽在国公府中的一进院子大,显得孤零零的。

元宝早就发现了,余家港的建筑中竹楼占了一半儿,这一方面和这里的气候有关,另外一方面则因竹子生长周期短,竹楼建成速度快。

通过了解,元宝发现这里应该是前世在课本中学到的温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全年降水量充沛,夏季炎热,冬季也不冷,根本就不下雪不结冰,只要被子和衣裳够厚,就无需取暖设施,很多人有十个月的时间愿意住在通风凉爽的竹楼中,只有像现在这样最冷的季节,或者为了贮存某些货物,才去建那些费时费力的石头房子来用。

余家港原来并没有竹子这种植物,是余家下人们从自家带来后种植出来的,而且刚到余家港时,处处荒野,兽多人少,石头房子坚固结实,无论居住还是存放东西,都比较安心,若不然的话,竹楼还会更多,相信以后的房屋中,竹楼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多的。

石头路的两边,和两栋建筑的后面,都是一块块的土地,上面既不种粮食也不种花草,而是清一色的蔬菜,碧绿青幽的一片,倒也十分养眼。

元宝知道,余家港这个地方,粮食靠倪余泽供给,盐人家自己晒,肉类可以捕鱼狩猎,最缺的其实就是蔬菜,尽管海里也有海带和海菜,但完全满足不了需求。

“可就算这样,也该种些粮食的,”元宝说,“万一再发生上次的事可怎么办?能自给自足心里就稳当了。”

倪余泽叹了口气,“没人种啊,等宝船造出来,就好了!”

若说余家港最缺的是什么,其实是人。

这里的男子们都有“固定工作”,要么是工匠要么是护卫,工匠就不用提了,造宝船的任务就够重了,护卫的用途就太多了:伐木、采石、建房、铺路、修城墙、捕鱼、狩猎……他们平日里都得当值,就连自家的房子都没功夫儿建,女人们则负责保障这些男子们的衣食,这其实也是种“固定工作”,需要轮值的,只有业余时间才能照顾家里,干点儿私活儿,各个忙碌异常。

本朝一向缺少人口,要不是宁南府是全朝人口最多最密集的一个府,倪余泽根本不可能弄过来这么多的人,就是这样,他也不敢大张旗鼓地弄,都是一点点地将人带过来,而且岛上的房屋很紧张,一下子弄太多的人过来,根本就没地方住,也没那么多的粮食。

“宝船什么时候能造好啊?”元宝满怀期冀地问,倪余泽这时候带她过来,不会是为了让她亲眼见证这个伟大的时刻吧?!

倪余泽想了想,“快了,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在半年之内。”

6◇9◇书◇吧

“哦,”元宝点头,有点失望,她可不想在这里等这么久,不过很快便又开心起来,她能来到这里看到这些,就算开了眼界了,再说,宝船造好了之后,她总会看到的,不过是晚一阵子罢了。

两人都住在石头房子的二楼,是隔壁的两个房间,房间很小,只有元宝县主府内室的三分之一大,和倪余泽那种巨无霸一般的内室更没有可比性,嗯,相当于现代的二十平方左右,倒是和歇脚村苏家小院的正房差不多大。

里面的陈设更简单,几乎没有装饰性的东西和摆设,床、椅、桌、柜倒是俱全,帐子铺盖也是好的,绝对不比家里的差,还都是全新的。

倪余泽牵着元宝的手,满怀歉意地说,“委屈你受苦了!”

元宝终于找到了嘲笑倪余泽的机会,“这算什么受苦?”她无论在现代还是这里,在没遇到倪余泽之前,生活条件都没超过这个,“是你以往过得太奢侈,根本没必要好不好?!我倒是更喜欢这样的生活条件!简单,安逸,不用想那些没用的!你少在这里把自己的心思强加到我身上!”

结果又引来倪余泽的一阵大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