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战斗的大本营 - 重生小小地主婆 - 夜葳蕤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58章战斗的大本营

第358章战斗的大本营

直到今上继位后,农税降低,开荒免税,生存不似以往那么艰苦了,这附近参军的人才变得少了,当然了,也还是有像宋成业这样文不成武不就,却偏生不想安安心心过日子的家伙,会想法设法地通过旁的手段在军中混个功名出来,说句实话,这其实是城里的小混混们才愿意做的勾当。日子过好了之后,最先出现增长的是人口,尤其是苍山府附近区域,本来就在国土内陆,又因地形的原因,怎么打都没受到过战火波及,到后来连征兵都自愿了,先皇后期二十多年,加上今上继位二十来年,四十年下来,整整出生了三代人,人口翻上了十倍都不止,是以现在的林泽县依旧保持了繁华。

思虑之间,宋宅已经到了,远远就能看到朱红色的高大门扉,四角包的黄铜擦得亮亮的,在阳光下耀人双目,门口的石狮子和匾额上两个斗大的字:“宋府”,很是气派光鲜,别说在这个小地方,就是在京城中这样可谓出众的府邸,也是不常见的。

不光元宝,就连宋成业自己,看着面前这蓦然间扩大了一倍不止的府邸,都十分愕然。

老管家带着不多的仆从迎了出来,后面居然还跟着几个花枝招展的女眷,俱是迎出了府门外,一点都没辱没了宋家不守规矩的“门风”。

这些女子显然是宋成业剩下的几房妾室,以往被罗氏用了手段留在了老宅,只等着宋家在京城内安顿下来,再去京城,却没想到,她们的等待变成了无期,好在,宋成业回来了,她们便又有了盼头儿。

“见过老爷,见过小姐……”参差不齐的声音响起。

如果说这些人看向宋成业的目光是敬畏中含着打探,那么看向元宝的视线就只能用狂热来形容了,宛若看到了肉骨头的饿狼,元宝虽带着帷帽,还是感到一阵阵头皮发麻。

宋成业叹了口气,低声对老管家吩咐,“旁的也就罢了,这匾额和石狮子还是快叫人换了,这是违制的,以往还可以说你们是尚未收到消息,现在我回来了,动作就必须要快,不然被人抓住把柄就是大事!”他现在已不是官了,家里也得变成普通民宅的样子才行。

老管家的声音可一点都不低,“老爷,家里这样的布置,上次宫里的公公们来时,还不满意呢,说是既然咱家出了一位县主,不管老爷官居何品,都得按照县主的例制才行,老奴只说家用不够,一时改不了,这才作罢,后来虽然听说了老爷致仕的事,可……可……”他边说边去看元宝。

宋成业这才反应过来,现在的宋家已不是单靠他一人了,品级更不是以他为最,以往他虽然也知道,可感触并没多深,现在这种视觉上的冲击,让他的心中升起了一种莫名的滋味儿——元宝是个男子也就罢了,大不了从今而后让元宝给宋家顶门立户,也算光宗耀祖了,可元宝偏偏是个女孩子,以后是要嫁人的,宋家的这份荣耀也就不在了,尤其元宝还是个和他这个父亲有着那样过往的女儿,这对他来说,绝对是祸不是福啊!

元宝对老管家再三的试探视而不见,只对宋成业浅浅一礼道,“父亲,我先回院子了。”

“哦哦,去吧。”宋成业从震惊中如梦初醒。

元宝却没步入大门,而是又转身上了马车,车马辘辘地向东边绕行了过去。

宋成业这才想起另外一件事儿来,“咱们这宅子怎么这般大了?”

“老爷,自打一个来月前,忽然来了一伙儿人,说是咱家小姐,哦,就是咱家县主的下人,因县主要回来了,怕住的不好,就在这老宅旁又一口气买下了三套宅院,雇了人连夜地休整安置……”老管家一边说,一边流露出来又惊又敬的神色,“老奴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大手笔使银子的,还有这么能干的下人,那气派……啧啧,附近好几个县城的人都惊动了,不少人来走动,想到那新宅子里去看看,只可惜,里面管得铁桶似的,咱们自家人都进不去,只能问问工匠什么的。”目光殷殷地看着宋成业,他也好奇啊!

“你们好歹也该去帮帮手的,”宋成业心里酸溜溜的,“怎么说咱也是一家人,他们对这里又不熟悉。”

老管家的脸色有点尴尬,“老奴倒是去了,可他们一口回绝了,就连垒外墙时,也没说什么,后来这新墙和老墙的颜色实在配不上了,这才和我们说了一声,将家里所有的外墙都重新刷了一遍。”

“怪不得这宅子看起来这么鲜亮。”宋成业感叹完了之后,就没什么好说了。

老管家还是不死心,“我看这些人做事的确很有章法,老爷,要不要老奴过去跟着学几日?”不管怎么说,他也是整个宋家的大管家,现在就这么平白地分了一大半儿权力去不说,就连进去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这让人心里怎么过得去呢,他就等着宋成业回来给他撑腰呢!

哪承想,宋成业淡淡地说,“随他们去吧,不必管了!”以往没相处还不知道,这一路相处下来,他算是领教了,别说元宝这个主子了,就是下人们,也从来没把他当成主子把元宝当成宋家人,那是水泼都不进,更别说沾着点什么了,一句“人、钱、物都是余家的”,堵得人一句话都说不来,只平白地丢了脸面。

老管家狠狠地咽了两口唾沫,心塞得很。

三言两语间,宋成业已进了正堂,妾室们花枝招展地围了上来,眼巴巴看着宋成业,这个时候,宋成业该对她们说几句话,并拿出礼物来表示一下慰问的,尤其是罗氏还不在,正是光明正大发展感情的好机会。

宋成业这才想到自己此时两手空空,连忙说,“去人把先把行李搬下来吧。”

“是是……”老管家一边应着一边皱了皱眉,按照道理说,这些下人都是用惯了的,搬点东西不应该这么慢啊!转身出门亲自去安排,这才发现,所有的车马都被赶去了东院儿(宋家人私下里给元宝院子起的内部称呼),偏生宋成业这边的东西还没人主动送过来,宋家下人们正不知如何是好。

老管家只好带人去问,对方倒也没为难,开了角门儿,核对了物品单子,就放人去搬了,只是元宝的下人没一个上前搭手的,偏生宅子大了,路就远了,绕行的话费时费力,老管家想从东院中间穿过去,“最起码省一半儿的路程,都是自家人……”

谁知对方眼睛一瞪,“县主的院子,是什么人想进就进的吗?再啰嗦小心被打板子!”

老管家缩了缩脖儿,后知后觉地发现了宋成业和元宝父女之间的问题。

宋成业的行李还没搬完,元宝已沐浴过用过午膳了,她在马车上睡得太多了,索性不歇晌,先围着她这个新院子转了一圈儿,一旁的燕喜快言快语地介绍着新打探来的消息,“方管事说,时间太紧,院子只能修到这种程度了,委屈县主先住着,若是有什么不妥当,他再想法子弄。”

元宝感叹,“他们也太厉害了,这么短的日子就弄到这种程度,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忽然有些担心,“旁的也就罢了,单说这地界,怎么这么快就买下来了?没仗着权势做些伤天害理的事儿吧?!”她现在也算权贵阶层了,尤其是在这种小地方,还真怕有哪个不开眼儿的下人,做出什么糊涂事来!

“县主您就放心吧,大少爷安排的事,那是一丝错漏都没有,京城里掩月庵出事的第二天,方管事他们就出发了,一路快马加鞭,路上用的时间还不到咱们的一半儿,是以足足比咱们早到了一个多月。”在燕喜眼中,苏春生简直是能掐会算,要知道,那时候宋新竹刚传出死讯,宋成业还没丢官儿,就连官员们的避暑假都没休完呢,更不可能传出宋成业要带元宝回老家的消息。

燕喜带着感叹继续说,“这还不算,他们到了之后就拿着公子的名帖,先去找当地霓裳的掌柜的,让掌柜的帮忙推荐了不少得用的人,至于买这宅子,倒是真出了点儿差头,这地界原是三家人的宅院,这三家没一个想卖宅子的,可当方管事将房价提高了一成,又告诉他们,主子吩咐了,以十五日为限,若是他们能早搬出一日,就给他们加十两银子,结果,一天!”燕喜伸出食指在元宝面前晃了晃,“只用一天这三家就全搬完了,连契子都是当日就办好了!”

元宝“呵呵”一笑,“这四百五十两银子花得倒是值得,而且也不多!”

6◇9◇书◇吧

“嘁——”燕喜很是不屑,“县主怎么不说大少爷有多疼您呢?!为了这么一个小破地方的小破院子,就多花了几百两银子,您可不能把这个地方的房价和京城比啊,这价钱提了都快五成了,不买才是傻子呢!”

元宝想起,当年在庆安县刚买下她两辈子加起来的第一处院子时,不过是才用了三百两银子,就心疼得什么似的,恨不得立时赚回来才好,不由十分汗颜地在心里念叨了两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往后还是保持财迷本色的好!

其实在元宝的眼中这院子真没什么好看的,它占地大约两亩左右,是她京城宅子的五分之一,大致与苏家村苏家大院和那里的泽园加起来的面积相当。屋舍过多,内墙太高,以至于显得有些压抑,各种生活配置俱全,花园子小且景色很一般,而且结构相当奇怪。

它不像普通住宅那样,分成按照前后分成内外两院,而是弄成了一个“回”字型,而且这个“回”字型还是三层的,一层套一层,把元宝一个人居住的寝院围拱在最中央,第二层则是所谓的内院,最外面才是外院。

这样的结构其实是相当不合规矩的,不管元宝从哪个方向回内院,都必须经过外院,难免和外院接触,好在院墙和门都够多,下人们一旦得到了消息,现回避也来得及,路径也够宽大,就像刚才,元宝一直乘车到二门处,就可以避免接触了,不过,居家过日子的话,这样总归很不方便。

还有那环形的内院和外院,因为不够规整,根本就安置不下太多的人和像样的单独小院子,实在是很浪费面积的,还不好看,走路更是得没完没了地绕圈儿,每日里不知道得多费多少脚力。

燕喜看了一眼元宝紧皱的眉头说,“大少爷说,这里是虎狼之地,可不比京城和苏家村的家里,宋老爷是行伍出身,别管他有没有真才实学上没上过真正的战场,这该防着的,咱们可都得防着,旁的事不好说,最起码让县主在这宅院里头得是安稳的,至于规矩不规矩,方便不方便什么的,那都是小事儿!”

燕喜的话,让元宝心头一热,双眼微湿,口中不由讷讷道,“春生……他,他总是这样……”这样体贴,这样不遗余力地关怀,这样把她的安危放在所有事情的前面,不是诉诸于口,而是用于行动,并时时刻刻记挂在心里。

满天的想念犹如潮水般瞬间将元宝淹没,她的心里又酸又痛,只觉得全身都没了力气,恨不得委屈得大哭一场才好——原来这样的温暖,还容易让人软弱。

在此时,元宝忽然有些后悔,既是苏春生这么放心不下她,她又如此思念苏春生,那当初还不如让苏春生跟她一道来呢!

“我当时想着,科考对春生来说,怎么也是件大事,他本就因我的事耽误了太多功夫儿,他嘴里不说,心里却是个争强好胜的,不过是为了家里的琐事不得已放弃而已……再说,这事儿,毕竟是我的家事,苏家本来对我有养育之恩,可当着外人的面儿,宋成业已回报过了,苏家现在再对宋家如何,从道理上说就有了亏欠……”元宝边想边解释,也不知道是说给燕喜听的,还是为了给自己打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