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有些冷清的告别仪式
第351章有些冷清的告别仪式元宝冷哼一声,“我身为宋家的女儿,有你这样的父亲和那样的两个庶出姐姐,早就没什么脸面可言了,还讲这些虚礼做什么?你就直接说,打算总共花多少银子吧!”
宋成业赖无可赖,只得说,“两百两。”
这点银子的确是不够干什么的,但元宝此时不想因这点小事和他们做过多纠缠,干脆地说,“拿来吧!”
“啊?”宋成业愣住了,“拿什么?”
元宝看了宋成业一眼,“自然拿你说的那两百两银子啊,你把银子交给我,这一路上的车马吃住,我来安排!”元宝现在对宋家的人防范是严到骨子里的,她宁可吃点亏,损失点银子,也不愿意将这种主动权放到宋家人手中,想想每日里吃宋家人提供的饭菜,马匹车辆归宋家人打理,她全身都会鸡皮疙瘩——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啊!
再说,亏银子她又能亏多少,且不说往后她会连本带利地收回来,就是前先宋成业给的那一万两银子,也尽够她花用的了,想到羊毛出在羊身上,元宝心里还是挺爽快的。
“你的意思是……”宋成业一边追问,一边在心里快速地合计着。
元宝很看不惯他这种小家子气,站起身来说,“不过就是二百两银子,你们要是不愿意就算了,我还真不愿意操这份儿闲心,大不了走的时候,我们车队在一处,吃住分开就好了。”
“别……别……”宋成业慌了,他现在有点草木皆兵的感觉,既害怕元宝联合苏春生用什么法子继续害他,又想尽力和元宝修复关系,从元宝身上尽量多得一点好处。
倪余泽现在算是看出来了,别看倪余泽表面上说得非常严厉,什么余家的银子一点都不给元宝花用,实际上,元宝手头的花销一点都削减,一定是他们背着旁人私下里有什么协定,单从这一点上看,宋成业就十分敬佩元宝——他的这个女儿很不简单,别管是用了什么法子,竟然能把倪余泽和苏家耍得团团转!
再想想,元宝这些年来的经历:硬是从一个被卖掉的小小童养媳,把日子过到成为了皇上亲封的县主,手里还攥着不知多大数额的财富!
这份心智和能力哪是一般闺中小姐或者村姑能有的啊?!每次想到这些,宋成业心里就会升起一种奇怪的自豪感:到底是我宋成业的女儿,心机手段太厉害了!
同样,这这种认知也让宋成业的心里有了丝丝的悔意,早知道元宝这么厉害,他又何必和元宝做对呢?一心只想攀附那个根本没帮上他什么的“贵人”,以至于落到今日这般田地,他错了,大错特错了啊!
就是不知,假如宋成业知道,元宝不仅在经济上不受倪余泽的任何控制,还有能力“友情赞助”倪余泽大笔的资金,宋成业会不会因此悔青了肠子!
但是,不管怎么样,宋成业的人品和当年对元宝母女做下的事,早已注定了宋成业或是说整个宋家,都不可能从元宝这里得到好处了!
种种算计只是一瞬,宋成业也想明白了,再怎么说也不过是二百两银子,无论是对元宝还是对他,都是九牛一毛而已,所以立刻答应了下来,“好,我这就去取银子。”
宋成业转身回了内室,元宝坐下来看着罗氏似笑非笑,路费啊,这明明是就是主持中馈的当家主母应管理的正常花用,可现在呢,宋成业竟然自己去拿银子,罗氏的失败现在已到了连遮掩都无法遮掩的地步了吗?
罗氏感受到了元宝的目光,但她眉眼不动,十分淡然,一副伏低做小的柔顺样子,只是那双藏在袖子里的手,已紧紧握成了双拳。
罗氏明白,不管怎么说,宋成业都是元宝的亲生父亲,从元宝认祖归宗的那一日起,元宝不管对宋成业做什么都会多有顾忌,只要一个“孝”字压下来,就能让元宝不得不屈服。
其实在宋成业的心里,对元宝的态度一直有些摇摆不定,一方面他觉得元宝很有利用价值,一方面又很怕当年做下的事被元宝知晓,从而引来祸端。
对宋成业的这种心态,罗氏是这世间最清楚不过的人,因此罗氏一直在利用宋成业的这种恐惧和犹豫,引导着宋成业做下了那么多的错事!
谁让宋成业曾经这样利用过罗氏呢?在罗氏的心里,宋成业也好,元宝也罢,无论是他们谁过好了,对她来说,都是祸不是福,所以罗氏就要不遗余力地将已不被她掌握的宋家搅浑,她若是能从中得利就更好了,若是不能,她也不希望宋家人的日子能过好,因为她既不想受制于人,又觉得宋家已没什么值得她留恋的了,正好可以在宋家倒了大霉的时候脱身而去!
罗氏的自私和狠毒,绝对不是宋新竹这样的半瓶水能比的,此外,罗氏更加隐忍、隐藏得更深、计划得也更加周密!
“哼哼,”元宝看到罗氏那种做作的样子,在心中冷笑,“你不是能忍吗?我倒是要看看,你能忍到什么时候,而只要你动手,我就一定会让你有去无回!”
宋成业很快就回来了,但元宝并没接那两百两的银票,而是先问清楚了宋家这次回去的人数、行礼和车马状况。
宋成业显然已冷静了下来,自以为算计得差不多了,便一一地报了上去,宋家的正经主子除了元宝,现在只有宋成业宋新月父女二人,罗氏这个姨娘只能算半个主子,下人有十多个,这个数量真是不多。
宋成业算计明白了,他现在承担不了那么多下人的开销,也没必要,而且就算需要人手,回到老家后再去买人,也比在京城中买要便宜太多了。
宋家的行李也不多,他们在京城一直是赁宅子住,况且,这次进京不久,没来得及置办太多东西。
问题出在车马上——宋家竟然连一辆马车都没有!
“咳咳,原有的两辆马车不太好,未必能经得起长途奔波,所以就卖了,本想着跟着镖局或谁家商队的走,到时候缴上银子直接用他们的车马就是了,省心省力,花用也不大!”宋成业解释得很清楚,又苦兮兮地添上了一句,“为父现在也不是官员了,自然没那么些讲究,让你跟着我吃苦了,哎——”表情十分到位,若是不知内情的人,真的会以为他是一位因个人能力不足而深深愧疚的慈父。
宋成业提到的这种出行方式,是平民小户人家经常采用的一种,比如当年的施远道,就是用这种方法让他的两个嫡孙来往奔波于京城和宁南府的,当然了,为了连这样的费用也省下来,他跟的是倪余泽的商队。
宋成业现在这么说,也不能说没有跟倪余泽商队的打算,况且,这样的出行方式,对身为县主的元宝来说,实在是太寒酸了些,元宝能忍的可能性极小,因为这丢的可不只是元宝一个人的面子,还有倪余泽的面子。
可以说,宋成业就是用这种方式,在逼迫元宝为这次归家付出,同时这也是宋成业对元宝的一种试探,看看元宝到底有多大的能量,到底能忍受到什么程度,又愿意为宋家付出多少!而且,这只是宋成业试探和逼迫元宝的第一步而已!
耐心地听宋成业说完,元宝才让丫鬟收了桌上的银票,站起来说,“那我就按照父亲方才所说的去安排了,别等到离开时又有什么变故,我是绝对能干出来将人和东西丢下的这种事儿的!”
宋成业脸色一黑,一时间被元宝堵得说不出话来,尽管他想到了这个结果,可元宝对他的态度,实在是让他难以接受,强撑着点了点头,算是应下。
元宝再不迟疑,转身出门,整个过程中,在宋家停留了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儿,其中还有多半儿被用来等宋成业取银票了。
在正堂门口看着元宝渐渐远去的背影,罗氏站在宋成业的身后幽幽叹道,“真不知道,她哪儿来这么的大怨气啊——”那个“啊”字,变成袅袅回响,在夜色当中缓缓飘散,久久不肯落下,与其说是带着感叹的自言自语,还不说是犹如叫魂一般,让人毛骨悚然的提醒,尤其是对宋成业这种亏心事做得很多的人来说。
宋成业被罗氏这句“提点”叫得全身汗毛立起,好半天才好歹收敛了心神让自己稳定下来,正要对罗氏放几句狠话,挽回一点自己的颜面,也告诫一下罗氏不要在这种时候再生事,转身回头时才发现,罗氏不知何时已自行离开了,只剩下他一个人,茕茕独立于满目萧索的庭院中。
“没关系的,”宋成业暗暗给自己打气,“只要回了老家,我即使不是官员了,也还有一笔家产在等着我,做个富家翁颐养天年是没什么问题的,别说家中还有几个美妾,罗氏再兴不起风浪来,就是没有,我还能再娶,我还不到四十岁啊,难保哪一天就不会老来得子,别说四十岁,就是五十岁得子的也不是没有!”
6◇9◇书◇吧
“而且,”宋成业执着地看着元宝离开的门口,目光渐渐地变得火热,“有一个县主女儿,国公女婿,再过几年还会有一个国公世子的外孙,谁又能说我的仕途就会在这里止步呢?官场上的起起伏伏实在是太常见了,再大的丑闻,过上几年也没人会再提起了,来得及的,一定来得及的!”
如果说,现在这些想法儿,只是宋成业的臆测,那么等看到元宝派来接宋家人的车马和回乡时一路上的安排,宋成业原本七上八下的心就又稳定了许多,他的种种“希望”也更加热切起来。
元宝的或者说苏家的车马,都是按照倪余泽的出行标准打造的,其中有差不多十辆根本就是倪余泽因各种原因送给元宝和苏家的,它们全都是四轮双马,木料考究,宽大坚固,设施俱全,减震到位,陈设华丽……总之就是外人难以想像的奢华和舒适,别说是宋家人了,在全朝享受过的人都极少。
将这样的车马给宋家人用,元宝心里自然是有些憋屈的,但也没办法,元宝索性不去想,不过还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一点小小的手脚。
这种马车长途远行时,通常会拆掉座位,将整个马车变成一个席地的大大床铺,铺上厚厚的垫子配上软软的大抱枕,可坐可卧,很是舒服,而给宋家的马车,元宝却没拆掉座位,不仅没拆座位,还把其他能拆的都拆了下来:坐垫,褥子,小桌案……
不过即便如此,这样的马车,还是让宋家觉得舒适极了。
两天后的京城北门外,从掩月庵出来的元宝和宋家人汇合,伴着霖霖的车马声,往宋家的家乡苍山府去了,元宝伸长了脖子,从蒙了纱的窗口拼命往外望,就算看不到那些送行的人了,依旧不肯坐好,直到燕喜忍不住出声儿提醒,“好了,县主,这一早起来风大,咱还是拉上窗帘子吧!”
不知不觉中,元宝已泪流满面,这一次,倪余泽和苏春生都没和她同行,除了下人苏家一个人都没和她走,就连倪俊飞也找不到相伴的借口!
从小到大,元宝头一次感到如此孤单,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有她一个人独自对面对那些顶着亲人名头的仇人!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元宝已习惯了身边时时刻刻有温情相伴,有了这样的支持和依靠,她才能不惧风险,一旦失去了这些,她难免恐慌,而比恐慌更难挨的则是孤单,不过才仅仅一刻的功夫儿,她就感到要忍不下去了,差点让人把车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