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第287章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别看三房在府城的生意中只占了两成,真要说起来其实和庆安县的所有也相差无几了,不得不说,倪半城在管家上还是很有一套的,将各房的利益都平衡得很好。
心中的惦念和轻车简从的便利,让元宝的行程一快再快,再加上倪俊飞的加入,让元宝和他每天有谈不完的生意经,时间便“嗖——”地一下子飞走了。
等到了庆安县城后,元宝再也忍不住了,她带着苏悠然,骑上马就往回家的路上猛冲,下人们急忙跟上。
当眼前出现了那梦萦魂牵的景色时,元宝大声高喊,“我回来了——,苏家村,我回来了,我终于回家了!”泪水伴着欢笑涔涔而下。
元宝本来不过是随便喊喊,发泄一下心中的喜悦,却没想到,路边的田地里,马上响起了一声声回声似的高呼,“是东家啊,东家回来了——”
不甘寂寞的苏悠然立刻大声高叫,“我啊,还有我啊——”一路之上的恹恹之气一扫而空,再加上心里有倪余泽的承诺,她到了这时才感觉到,原来回家也是件挺好的事儿。
显然村子里的人对苏悠然比对元宝更熟悉,少了一份感谢和崇敬,却多一份亲热和喜爱,于是打招呼的人就更多了,谈话内容中还愈加丰富起来,“二小姐回来的可真好啊,我这还怕过年等不到人杀猪呢……”
“二小姐,我们家的牛这些日子不欢实,等闲下了,一定过来帮我看看啊……”
见苏悠然一时间脱不了身,元宝也不管她了,只是不停地催马往前奔,忽然,一座深宅大院远远地出现在了她的眼前,“这……”元宝愣了愣,速度慢了下来。
这与其说是一个新起的院子,还不如说是一座完整的府邸,它位于原来的苏家大院东侧,面南背北,和苏家大院比肩而立,却因豪华和气势,将原来的苏家大院衬托得犹如下人院一般,偏生又让两座院子浑然一体,产生了一种难言和谐,虽然各自独立,但不管谁看到它们都会一眼就发现,它们是属于同一家的。
它大体分为一南一北两院,两院的主体建筑各是一幢二层小楼,只不过南院的主体建筑大一些,北院的稍微小一些,但即便是远远看去也能分辨得出,北院的那座小楼虽然面积小,却更加的精美:青砖红瓦、雕梁画栋……
不仅如此,北院后面还有一块极大的面积隐藏在高高的围墙后,而元宝即使看不到也能想像得出,那里面定然是一处后花园,有精美的小亭、堆砌的假山、名贵的花草、从不远处的河中引来的活水……
并不是元宝多么地有眼光,实在是这个府邸对她来说简直是太熟悉了,这明明就是侯府中倪余泽所住的主院和她所住的“泽元”的简约综合版呐!
而等到元宝穿过它和苏家大院之间的那条夹道绕到大门前时,就毫不意外地看到了府邸门上那两个亮闪闪的大字“泽园”!
这一回,元宝可不会再认为是旁人写错了字,而是明白,闺中女子的名字是不能随便告诉生人的,更不可能随意出现在人前,所以她名字里的“元”就被写成了“园”,其中的意思却是丝毫未变,还很恰当地一语双关了。
苏家大院的正门已然打开,听到消息的苏家人全都迎了出来,两天前运送行李的小商队就率先到了,所以他们对元宝此时回来并不意外,实际上他们一直在等着元宝呢!
元宝却有些垂头丧气,指了指一旁的“泽园”说,“我真没想到他们会建这样一座宅子!”这样一座的府邸出现这乡下实在是相当地违合,要知道,它可是完全按照倪余泽的审美标准建的,即便是在宁南府府城,那也是相当是出挑的啊!
苏秋生笑笑说,“你喜欢就好,反正是你赚的银子,怎么花都行,我们正好跟着开开眼界,也出出名。”对财富和权势这种东西,他们现在已到了无需刻意追求和回避的境界,元宝想如何做,他们都支持,想来苏春生也是一样的。
宁南府来的匠人们,不仅直接从宁南府运过来很多东西,到了此地后还雇佣了大量的人手,热火朝天地忙碌了十来个月,才建好这栋宅子,在这个过程中两个村子里的人早就看了个过瘾,甚至很多人还从附近的镇县赶来围观,现在大家再看这宅子,俱是相当淡定了。
苏春生看了一眼只有惊没有喜的元宝,若有所思,他一直以为“泽园”是在元宝的授意下建的,却没想到元宝毫不知情,于是淡声劝道,“事已至此,就不用多想了。”
的确是这么个道理,宅子已然建好了,总归是不能再拆了就是了,况且,这栋小宅子足足花了一万多两银子,那可都是元宝的私房,元宝怎么都不能再让它闲着就是了,于是元宝立刻就住了进去。
不仅元宝自己住了进去,还让苏悠然和苏巧巧和她一同住了进去,为的就是将“效益扩大化”,但即便如此,她们也能只能住在泽园的北院。
因为元宝看了,泽园南院那栋小楼是按照例制建的,在她认识的人中,只有倪余泽这个侯爷才住得了,旁人住,若是没人告发还好,一旦被有心人告了上去,就是大罪。而泽园的横空出世已引来了太多人的关注,元宝可不想冒着满门之祸去“享受”,话说那也不叫享受了,那就是作死啊!
“真是的,看来侯府这些下人也不靠谱,偏偏弄出这么个空了一半儿的宅子出来,这不是遭害银子嘛?!早知道真不该让他们来建宅子。”元宝很是懊恼。
当初说回苏家村建宅子时,倪余泽就说他出银子,然后从内院里支了两万两后,就把人给派出来了,元宝觉得银子太多了,可静宁告诉她,这些都是侯府用惯的老人,回头银子用不完是可以建完后再结算的,元宝也没多想,更不会非得把这笔银子追回来,只不过是利用她主持中馈的便利,将这笔银子用自己的私房银子顶上了而已。
可结果呢,这宅子不仅建得精巧,里面的家俱和装饰还都是上等货,因为赶时间,都是直接运过来的,两万两银子能够用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有剩余呢?!
实际上这宅子不过是刚建好十来日,还留下了两个管事和元宝结算,账目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元宝也不好意思说什么,本来嘛,因为她对建宅子一窍不通,给这些人完全放了权,而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苏春生对元宝的抱怨保持沉默,一旁的施远道笑得更是有些诡异。
元宝叹了口气说,“算了,我也是好不容易奢侈这一次,再说,宅子嘛,是安家立命的东西,也不算浪费,两万两就两万两,我也不是没有,咱家也不是就过不下去了!”
回家的欢乐很快便冲淡了元宝这并不多的烦恼,她先见了施远道一家三口,又去探望了一下刘桂荣,当晚苏家还在苏家大院里举行了一场小小的家宴,家宴的地点选在苏家大院的二进正堂,这是出于对施远道的尊重,刘桂荣在祠堂里受罚,苏家的大事小情她都没权力参与,所以苏家的孩子们,现在把施远道当成了正经长辈来供养。
而元宝这次再见到施远道也不由暗暗吃了一惊。
施远道不顾自己的身份,穿了一身的布衣,不仅他,就连他的两个小妾和苏家的孩子,也俱是布衣,想来他们平日里就是这么穿着的,可仔细看看,这布衣可是不简单,它们都是庆安县内能买到的最上等细棉布。
要知道,因为有庆安倪家和主家的关系,倪家现在可是主家布匹的经销商啊,所以这布绝对是宁南府的特产,价格比起一般的锦缎来只高不低。这种布穿起来柔软舒适,颜色丰富,再在上面绣上精致的花样,真的是种低调的奢华,即便是在元宝这样的行家眼中,那也是很出彩的。
尤其是施远道一家和苏家的孩子,本来就有不俗的气质,再加上这样的装扮,各个都有着隐世高人般的洒脱,举止中处处透着不凡。
元宝决定,等她下回再添置新衣时,也要选这样的布料。
此外,施远道的容貌也有不小的变化——他胖了。
但施远道这种胖,却不是旁人的那种痴肥,而是一种圆润,以往的施远道,给元宝的感觉是尖嘴猴腮,颧骨很高,脸上过多的褶子让他看起来带上了几分愁苦,皮肤也很粗糙,再加上他过于灵活的目光,难免会产生猥琐之气。
可现在,丰腴的面颊让施远道看起来天庭饱满,相貌周正,他面色红润,连抬头纹都变得浅到几乎看不出来,更何况其他的细小皱纹了,一下子就年轻了好几岁,不仅猥琐不见了,还显得很是慈祥。
他的目光依然是灵活且灵透的,在孩子们脸上一一滑过时,因没有了算计和计较,就变成了洞悉,仿佛谁做了什么事都瞒不过他,不自觉地想听从的他教导,很符合他先生和家长的身份。
这样的施远道还真是有当代大儒的气质呢,怪不得苏家孩子们都对他推崇备至,就连元宝一见之下都生出了好感,当然了,他的学问一向是好的,绝对不是骗人的,对这一点,元宝是相当信服的。
苏家大院二进的堂屋并不大,但摆上两桌简单的席面还是绰绰有余的,男子一桌,施远道坐了上首,苏家三兄弟次第而坐,女子一桌,施远道的小妾推让了一下后,便坐了上首,元宝和苏氏两姐妹也是次第而坐,自家人讲究到这种程度也就够了,两桌中间并没设屏风,于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也成了从这以后苏家的固定用餐模式。
元宝回家之后,便将家里的钱财也按照侯府那般分成了内外院来管理,苏春生管外院,主要是用来开荒的二十万两银子,支出收入等元宝并不过问,元宝管内院,实际上就是主持中馈了,家里的一应琐事都接了下来,两人俱是十分轻松。
元宝发现,除了这次她带回来的部分私房外,苏春生还剩下了差不多了十万两银子,给她用作家用,而且县里出租的宅子和苏家村的田产还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收入,苏家现在的日子,过得真不是一般的富裕。
6◇9◇书◇吧
刚刚到家势必要忙碌一番,旁的就不说了,单说元宝这次和以往从宁南府带回来的各种东西,就够元宝折腾一阵子的了,好在,这时豪宅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泽园的库房非常宽敞和坚固,真真是按照大户人家建的,元宝只要让人分门别类地将东西安置进去就行了,十分简单方便。
整理东西,保障秋收,打理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准备过冬,给新来的和以往的下人们分配差事,安排苏巧巧和苏悠然的学习和生活,和村里的相熟好友叙叙旧,元宝很快便进入了苏家女主人角色,忙忙碌碌中时间就过去了半个月,元宝刚想松口气歇一歇,新的混乱就来了。
“这……你……你这是要干什么?”元宝看着那一长串的马车和当先从马车上下来的倪余泽,简直惊得是目瞪口呆。
苏悠然已如小鸟般欢快地飞了出去,一下子扑进了倪余泽的怀里,“表哥,你怎么才来啊?这眼看着就要超过一个月了呢!”是的,当初倪余泽哄好苏悠然的办法,就是给了一个承诺,说是分别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啧啧,”倪余泽抱着苏悠然从元宝身边走过,很是埋怨地说,“这样的待客之道,看来教养麽麽该换人了啊!”长驱直入进了泽园南院。
元宝气得在后面跳脚,“客?你是哪门子的客?你这明明就是跑我们家当主子来了!”是了,到现在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为了今日的反客为主,倪余泽是从差不多一年前就开始筹划了:让人到苏家村建泽园;让元宝带回来那么多的日用物品;分别时倪余泽没有不舍;新建的泽园不仅宽大可住下很多的下人,竟然还有两条以备不时之需的密道;明明是送元宝过来就完成差事了的侯府下人,却怎么都不肯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