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让人生畏的对手
奉天殿
朱允炆不知何时已经坐回龙椅,听着殿下的嘈杂声,不知为何他竟有一丝怀念…
都怪李景隆这厮,差点把文争武斗的大明朝堂都变成了哑巴。
满朝文武从早上一直对喷到下午,最终以黄子澄为首的文官败下了阵来,毕竟能混到高位的文官年龄都不小,身体比不了这些从战场上滚过来的丘八。
黄子澄一行人面露不甘的认下了李景隆的兵败非将之过,朱允炆也适当的给出一些惩罚,暂时下了李景隆的兵权…
一方面可以给黄子澄他们挽回一些脸面平衡朝堂文武,又可以让李景隆心无旁骛的“休息”一阵子…
一场针对李景隆的朝会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曹国公府,
李全自李景隆上朝后便一直忧心忡忡,他知道此次李景隆在朝堂上必会成为众矢之的,因为李景隆又一次大败而归…
李全是李文忠的副将,也是大明开国将领中为数不多的能文能武的全能型武将,深受李文忠信任,一次在战场上负了伤便退了下来,
他不仅不愿入朝为官,还拒绝了洪武爷的封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咱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要那爵位做甚,真封了爵恐怕还会冒出一堆咱自己都不认识的亲戚,”
李文忠与李全感情深厚,见李全没有妻儿孤身一人又没接受老朱的封赏,担心他晚年过的不好,于是便将他接到国公府供养,请其代管府中大小事务,
然后,李文忠去世前以不放心年少李景隆为由,顺势又将李景隆托付给他,让他在曹国公府有个家。
经年累月的相处下来李全也如李文忠所期盼的那样,对李景隆视若己出,
并且对李景隆的溺爱程度丝毫不下于李文忠,几乎是有求必应。
李全毕竟曾是大明军中三号人物的副将,许多宝贵经验是寻常武勋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的,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领兵作战方面李全也确实给了李景隆很大的助力。
只可惜李全无心争名夺利,否则朱棣反叛时李全必定是主帅的不二人选,李景隆也就不会有那两次惨败…
夕阳西下,李全见李景隆还未归来,心中涌出了强烈的不安,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
“全爷爷,我爹真的如他们所说的是个草包吗?”
一个身着锦袍的十二三岁少年怯生生的问道,
他是李景隆的嫡子李国梁,李国梁完美的继承了老李家容貌上的优秀基因,脸庞如刀削般立体,剑眉下的双目炯炯有神,鼻梁挺直,薄唇微微翘起,足以与他爹和他爷爷那般凭容貌留名青史。
堪比各位彦祖!
李国梁面容俊朗再加上其显赫的家世,是应天府中无数少女的梦中情郎,哪怕他爹如今人厌狗弃,却也丝毫不影响少女们对他的青睐。
李全宠溺的看着眼前的少年“国梁,你爹确是打了两场败仗,不过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打仗嘛,有输有赢是很正常的,历史上哪有人能一生不败的,关键在于会不会被打没了心气儿,如兵仙韩信武圣岳飞照样也吃过败仗,难道他们也是草包吗?”
李国梁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这话乍一听是没毛病,可他总感觉哪里不对。
一老一少又在曹国公府邸正门矗立良久,直到太阳快落山了,才终于等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李景隆回家,李景隆人还没进家门声音就先传来了
“有吃的没?饿了一天的,老爷我饭都没吃上一口。”
“爹,您终于回来了”
李景隆浑身一颤,呆呆看着这个叫自己爹的少年愣在了原地。
“啥?我儿子都这么大了?”
李景隆生于公元1369年如今是公元1400年,在古代结婚生子都比较早,老子三十岁儿子十二三岁在这个时代算是比较正常的。
见到亲儿子后,李景隆只觉得脑中一阵胀痛,原主的记忆点滴如潮水般涌入脑海。
眼前的两人是原主李景隆现今最重要的两人,一个从小看着他长大的李全,名义上是管家实则更像是他的养父,而这个少年则是他的嫡子,也是他唯一的儿子。
“原来记忆是要通过特定条件触发才能获取啊…”
“九江”
“爹”
接受着原主庞大的记忆,李景隆脑袋一歪身形一颤直挺挺的栽倒,李全眼疾手快一把将其扶住,反应速度丝毫不像一位六十多的老人。
随着最后一缕阳光寂入深海,黑夜正式降临,漆黑的天空中点点繁星环绕着明月将华夏大地再次照亮,
北平
此时正值十月,空气中已然带着丝丝凉意,不时还有狂风呼啸摧残着大地上仅剩的一丝翠绿,
富贵人家如今都已换上了各式动物皮毛制成的衣物,贫穷的百姓也穿上了过冬的棉服。
燕王府,某处石亭,
一位身着蟒袍面容刚毅的男子与一位身着黑色僧袍的老僧相对而坐,二人身边摆放着烧的滋滋作响的炭炉,
洁白的月光照映在老僧的大光头上形成一圈若有若无的光晕,在圣洁月光的照耀下变得神圣无比宛若一尊在世活佛。
蟒袍男子见此一幕不由得呲笑一声,只有他清楚眼前这个和尚与慈悲的活佛可沾不上边,说他是活阎王都不为过。
蟒袍男子开口打破了夜间的宁静,
“老和尚,现在天下大势在我们这边,是战是和的主动权也在我们这边,若是这个时候让我那大侄子停止削藩你猜他会不会同意吗?”
黑衣僧人抬眼看着眼前的蟒袍男人嘴角上扬,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