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下有对策 - 重生嫡女飒翻天 - 嗜甜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50章下有对策

可是表面答应下来了,内里怎么处置,还不是胡备一句话的事?他漫不经心道,“派人看紧了他们,别让他们单独办差。皇上不是说要他们来帮忙吗,那就哪里最缺人就去哪里,反正他们资历都浅,更难的事也做不了。”

冯大人一听就笑了。

如今最忙的差事是到各地清点粮仓和税粮的典簿,让他们去办这差事,恐怕不到一个月就会脱层皮。

“要下官说,皇上哪需要派这些人来,胡相侍奉皇上几十年,什么时候不是兢兢业业,皇上要抬举徐家也不必这么着急。”冯大人奉承道。

胡备摆摆手,跟他客气了几句,就打发他走了,刚才轻松的脸色也阴沉下来。

自秋后这一个来月,类似的举动皇上做了很多次了。

吏部、兵部、刑部、户部,这些重要的部门自不必说,就连礼部和工部这样的清水衙门也派人去了。

可怜徐家本不是大家,根本没多少人为官,皇上还是一个劲儿地抬,顺带把自己新笼络的人也都塞进各部。

旁人只道这是皇帝给新升的徐妃脸面,哪里想到,这是皇帝在给十二皇子布局呢。

睿王和胡备很有默契,皇上要派进去的人都答应下来,但一不让他们闲着,二不让他们接触到核心事务。

要是他们想偷看偷打听,那就看他们的本事了,反正他们做事坦荡的很,不怕人来查。

只是这样虽然表面敷衍过去了,皇帝却明白实质上没有进展。

因此虽然每日上朝禀报的都是税收的好消息,皇帝的脸色却越来越凝重,越来越不开心。

因为他渐渐感觉到,这个朝廷,越来越脱离他的掌控了。

想到皇帝近来时好时坏的身体,胡备又捏了捏眉心。

据睿王妃说,这表示皇帝服了那副方子后效果并不算太好,不然也不至于每天山珍海味地补着,却还时不时让你们瞧出端倪来。

但胡备并不知道,羽蘅没说的另外一句话是,皇上就算服了那方子,也需要多休息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但皇上目前的样子,显然是没有。

一方面是因为皇上不听劝,另一方面是因为,如今他身边最亲近最为他着想的人,也不大劝他了。

没错,皇帝身边最亲近曾经最为他着想的人,就是简茂。

自从前一阵子,皇帝有意提拔新的总管太监,隐约有些疏远简茂后,简茂就明白了什么,平时除了该做的事,会引起皇帝不高兴的话,哪怕该说也一句都不说了。

而新近身的其他人毕竟不如简茂会揣度皇帝的心思,用起来也不太顺手,皇帝总也是淡淡的。

现在简茂有时候会劝一句皇上多休息,但皇帝不听,简茂立刻闭嘴,像个木头人站在殿里。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皇帝不待见他了。

至于皇帝连贴身几十年的太监都不待见的原因,羽蘅知道,是因为陆青章的那次逼宫。

陆青章当着禁卫军、黑衣人、简茂的面,打了皇帝一耳光,将他的脸按在御案上肆意嘲弄,将皇帝的脸面尊严全都践踏到谷底。

那样噩梦般的场景,那样意想不到的卑微,却被别人看见了!

这对皇帝来说,绝对是奇耻大辱,完全不可深受。

事后,黑衣人全都自尽了,禁卫军全都处死了,陆青章永远不能出门,但简茂呢?

这个伺候自己一辈子,熟知自己很多秘密,无比信任的简茂呢?

皇帝必然是犹豫的。

他知道简茂一定向着自己,但却克制不住地不想看见他,因为看见他就会想起那天晚上的情景。

那个皇帝想丢在脑后,假装没有发生的场景。

而简茂何其细心乖觉,自然早就察觉到了皇帝的细微变化。

到了现在,皇帝需要逆耳忠言了,需要有人规劝了,简茂却不敢,也不愿意说了。

因此羽蘅知道,那张方子给皇帝争取的时间,绝对不会多了。

呵,人啊。

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翌日早朝,胡备向皇上禀报了税收情况和补赈灾粮、及边境补给的计划。

皇帝皱眉沉默了半晌,似乎有些不赞同,但最终他什么都没说,而是指派了两个人去办这些事。

胡备欣然同意。

朝堂上刚静下来,有人出列道,“皇上,连日来,多地有百姓自发给姜家立牌匾,感念姜家恩德,传播姜家的故事,微臣认为,这是民心所向。睿王的母族既然已经查明是被陷害的,朝廷自然也要顺应民心,给姜家一个补偿。”

此话一出,朝臣们都有些发懵。

睿王的母族,姜家?

外地的百姓都感念姜家?为什么?

可是人都死光了,还要给什么补偿?

皇帝也愣了一下,“你说谁?”

“啊,皇上,臣说的是睿王的母族,姜家。”

那人一脸暗藏喜色,心里美滋滋地想着,不管外头传的多热闹,第一个在朝堂上公开提出要补偿姜家的是自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