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受教
第191章受教
“那我就来抛砖引玉,有不对的地方请你们二老见谅。”李太玄原本就不是抠抠搜搜的人,面对两人的诚心发问,更没有藏着掖着的小心思。这根源还在他的爷爷身上,毕竟从小他受到的教育都是乐于助人,与乡亲们互帮互助,没说要敝帚自珍,所以他没有任何藏私的想法。
如同这种没有门户之见,开-放包容的交流态度,放在风水圈内其他风水师身上,无疑是非常难以想象的事情。
“唉,今天还能有你这样的怪胎存在,难怪你的水平会这么高。”
即使像廖仲白,以他今时今日在江城风水行内的地位,想要大大方方观摩另一位风水师的布局过程,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想不到面前的李太玄如此爽快,对于他和李山河没有遮掩的信任,令他颇为感动。
“我在鲁中恒鲁老的家里,看见了小龙虎太极阴阳图,受此启发我在解决商城的难题时,就想到了类似的龙虎阴阳大阵。”
稍微停顿,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李太玄继续阐明思路道:
“我们都听过金陵商城凶楼的凶名,甚至还有人传的玄乎其玄,还说什么鬼宅,这纯粹是无稽之谈。真正导致事故频发的原因,我堪舆后判断,一来是地气不泄长久郁积,二来商城以前是座城隍庙,镇压着凶戾之气。”
“正是因为这二者混杂一起,使得商城不适宜任何人的居住、工作,从而产生了一次次事故意外。我要重塑格局,则必须做到祛除凶戾、阴阳相济,令阴阳二气达到一种平衡,所以我的设想即是在阴阳两面各自布设一个风水局。”
“阴阳相济,使得二气能量守恒,所以太玄你便在那布下了阴阳两种不同属性的风水局?”
作为专业人士,廖仲白很快便抓住了对方言语里的关键词。
不过他有些疑问,既然说是要阴阳平衡,而且还划分出了阴阳两面,那么按照此类观点来说,该是一个阳局就足够。
商城缺少阳气,有了这阳珠极品宝物的助力,生发阳气难道还不够?
“说实话,好像你还弄了个落地金钱局。恕我直言,金钱局放在经营性的场所里,对于财源广进很有用,这没错。可如此凶地,你还用这金钱局,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就连李山河听罢,都不禁点头附和,同样觉得金钱局的设置不合适。
“呵呵,可能廖师傅您没有进去认真察看,因为我搞的是改良版的落地金钱局,并非往常见到的那种。所以这个金钱局,非常有必要!”
李太玄明白了两人的疑问所在,缓慢且中气十足说出了原因,“我在金钱局里的钱眼处,用秦砖代替了金砖。”
秦砖?
廖仲白眉头紧皱,对于忽然蹦出一个秦砖来,他在苦思冥想,这其中到底有何深意。
能够让李太玄郑重其事点明,还强调是改良版的金钱局,说明这个秦砖在风水局里的作用,很关键很关键。
而在风水布置中,每一处细节都会极其关键,更别说是阵眼处安放的法器,无疑是重中之重。
“风水布局的作用,大体就是化煞生旺,落地金钱局的侧重点,更多时候就在阵眼的材料法器,而不是法阵本身。”
“你的意思我懂了,各式各样风水局并没有一定之规,相对来讲金钱局的效用到底是化煞还是生旺,得来看阵眼法器。”
怎么说廖仲白也是大师级人物,的确一点即通。
“往常的金钱局里,人们素来喜欢用专为皇宫烧制的金砖,意寓金玉满堂财富如水,偏重于生旺这一面。然而我却舍金砖和阳珠不用,用秦砖代替,因为这两块秦砖制成于始皇帝这位千古一帝的昌盛期,无形中沾染了霸秦的杀伐凶气。”
“或许在别的地方这股杀伐霸气有冲撞主家的嫌疑,但用在这凶煞之地,正好起到了镇杀的作用,非常相配!”
咝,以毒攻毒,以暴制暴,竟然是这样来使用!
如此新奇的观点使得廖仲白双目睁大,眼里全是难以置信的光芒,他震惊不已,“对呀,杀伐霸气本没有错,错的只是人们将它放错了地方。”
谁规定了秦砖就不能代替金砖?
他和李山河心存疑惑,乃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只懂形而上学地照搬使用前人总结出来的套路,而忘记了灵活运用的手段。
李山河觉得刚才李太玄的观点,的确振聋发聩,脑子里全都晕乎乎。
在他的印象里,落地金钱局求的是财,当然就该用金砖生旺才对。可其实呢,他生出如此想法的时候,便落入了思维定式,无法摆脱前人的局限束缚。
“太玄你真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谁也没有规定金钱局就必须使用金砖当阵眼法器,我们都想当然了。”
“不唯古,不唯书,在堪舆实践中,我爷爷常常教导我要学会因势利导,不拘泥于常形,要学会用自己的思考来寻求正确的答案。”
“我用秦砖,借用其杀伐之气,镇压阴煞戾气。不仅如此,还能将镇住的阴气重新使用,阴气如潮,潮涌似水,正有水漫金山之意。以此生旺,不就是镇宅化煞生旺两不误吗?”
李太玄还是完完本本头一次把他的构思和盘说出,也是第一次阐述他的思想观。
这番响亮的话语,却彻底使得廖仲白、李山河两人陷入了沉默,久久说不出话来。这样的思想观点,对两人造成的心理冲击,更为巨大。
6◇9◇书◇吧
因为李太玄的观点,与两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可谓南辕北辙。说的更严重一点,就叫道不同。
然而若是细细想想,却叫他们两个觉得自有道理,一时难以反驳。
“苦修六十载,如今却被人告知我错了,的确有些难以接受。但事实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刚才说的有理,也给我启发。”
廖仲白可是有一位赫赫声威的“廖半仙”父亲,因此这也称得是他上一辈子都甩不掉的帽子。
不唯古、不唯书,岂不是说他的父亲传授给他的知识,也不一定正确。
假如他承认了,等于毁去了身上笼罩的最大光环,无异在自断生路,心中肯定会有激烈的思想斗争。
“是小子我孟浪,我可不敢说您是学艺不精,都是些大胆的胡言乱语罢了,廖师傅您别见怪。”李太玄哪里会想到廖仲白的反应会这么大,他心里都慌得很。
对方可是江城,乃至江南省风水行的龙头之一,如果刚才的谈话传出去,他估计都会被外界的唾沫星子淹死不可。
“说真话,说心里话何错之有,我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何况你真的提醒了我,是我以前忽略了某些东西。”
廖仲白冲着年轻的李太玄郑重拱手一礼,展现出一位风水大家的博大胸怀气度。
李山河见到如此场面,也跟着拱手一礼,表示了他的感激之情,“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