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不说再见 - 你该演个音乐剧 - 啊栗饼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4章不说再见

“剧本立项没过。”丁宣查看完工作邮箱,有些担忧地看向坐在桌子对面的覃冶。

覃冶本人反倒没有她这么凝重的表情。

这个结果其实算在他意料之中。但就还是想试试,想看看不避讳不掩饰,最血淋淋的现实能被接受多少。

点下提交的那一刻,他也许比谢白榆还要更想主义。

“要不然还是去试试投孵化?”丁宣帮着出主意,“有个戏剧节的孵化通道下半年开,我前几天问过那边负责人,说是有几个内推名额。”

覃冶摆摆手:“先不考虑了。”

是剧本尺度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一个主题,换哪条渠道都没用,报批不了就是不行。

谢白榆一直听着两个人对话,前边没插话,现在也开口道:“孵化内推当最后的备选吧......现在很多戏剧节的孵化机制也不及健全,保障不了什么,太容易没下文了。”

他想到林阿姨的剧。那已经是他认识的在戏剧节这条路上走的最顺利的人了,但还是在获奖后销声匿迹了。

尽管林阿姨出国还有别的原因,他以前不知道,看完她做的新剧也明白了。但是谢白榆总觉得,如果她当年发展够好的话,也许就不会那么轻易地放下国内拥有的一切走得头也不回。

起初覃冶说要自己做一部剧的时候,谢白榆默默帮他盘算成本的问题。

左算右算都觉得覃冶目前存下来的钱不够覆盖前期的开支,他就之前趁回学校的时候自己跑了趟银行,把自己手上能动的钱全存了一张卡上。

那张卡一直在他包里放着,里边还有谢荣旬每月打给他的,被他赌气一次没动过的生活费。

但是剧本的问题他帮不上忙。

劝覃冶别这么敢说吗?他做不到。

这个本子再难再不现实,他都不应该,也没可能站到覃冶的对面。

“没事儿,再改吧。”覃冶说,“挺多地方还有得改呢。”

“但是再改......会不会就要变得不像你要讲的故事了?”

谢白榆不想看他委曲求全,让步任何一个可能表达的机会。

文艺创作好像很多时候都并不自由。

但真相不是捂住眼睛就不见了。

“不会的。”覃冶给他夹菜,顺手在他头顶揉了一把,“主角不让用就当成配角的故事讲,用配角讲也不行就放到背景里,总能把这个主题放到台上的。”

那就足够了。现实跟他说,你不能一下子要得太多。

丁宣盯着谢白榆脑袋顶上停留的那只手,咳了一声:“在外边呢,你俩注意点啊,收敛一下。”

她有时候也是愁啊。

剧场广为流传的生存法则之一:在剧场附件方圆两公里以内的任何地方都要谨言慎行。

看到某组的讨论帖后,丁宣格外想把这句忠告打印出来给覃冶和谢白榆额头上一人贴一张。

这样他们再在一块儿的时候,一个对视就都能记心里了。

丁宣把两张截图怼到三个人的群聊里,组织半天语言,一时甚至不知道先说哪个。

这算半个工作群,谁也不会开免打扰。只要手机在手上,消息都应该第一时间看到。

但是就这个还没到试麦时间的点,群里没一个回的。

丁宣都想直接杀到外边台上把覃冶摁在屏幕跟前。

看肯定是看见了。

覃冶和谢白榆也没在同一个剧场,尴尬的时候连个对视的人也没有。

谢白榆翻了半天表情包,最终决定以“丁宣是覃冶的经纪人又不是自己的经纪人”为借口,假装没看见群里消息。

其实两张截图里的内容都属于“无图无真相”的类型,大家一层一层圈地自萌地在讨论。

只是这次圈的地儿稍微有点大。

覃冶点开第一张截图,是从聊天楼截出来的内容,一个昵称是momo,顶着韭菜表情包头像的用户发了一句:[先声明纯偶遇!跟亲友在剧韭传统阵地吃饭,听到某位新晋剧场顶流要转幕后做剧。提前给这部还没产的剧放个耳朵。]

丁宣为了方便截的长图,但是看起来不方便。每次一放大就容易自动退出去。覃冶好容易才费劲看到最后了。

层主解码后,下边三分之一的回复在讨论他到底算不算剧场顶流,三分之一的人在骂他才演了三部剧就“还没学会跑就先想学飞了”,还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在担心他会不会就此转到幕后以后再难见到。

覃冶笑得无奈,在群里回复:[早晚都是要宣传的,不影响。]

丁宣就没放过下手机,一直等着这两个人能给她说出点什么来,消息全是秒回:[关键这不是把你架火上了吗,这报批的事还八字没一撇,万一到最后难做出来你怎么办?]

她打字的时候覃冶也在编辑内容,跟她这条一前一后着,覃冶又发一句:

[没事,其实早晚应该也是要知道的,我以后注意。]

丁宣:[你最好不是在给我回复第二件事!]

[威胁.jpg]

覃冶给她发了一个从谢白榆那收来的demo装老实求求的表情包。

第二张截图当然就是那个时不时被顶上来的cp楼,核心的内容就一句:[赶场前吃饭看到那谁给那谁头发。不太懂们yyjnyy但是反正我知道关羽不会这么给张飞头发。]

下边都是放耳朵和玩梗调侃的,但是丁宣也截上不少。

覃冶打字:[不是头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