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揭榜聚义 - 三国之崛起西凉 - 可可西里看海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四章揭榜聚义

今天是李氏族人举行祭祀大典的时候,一大早,府中就在准备大典事宜。看着仆人丫鬟忙里忙外的好不热闹。傍晚时分,李言带李应一家来到祠堂门外。李应到时,李氏的族人已经等候在祠堂多时了,看着黑压压的人群少说得有五百人之巨。

每逢大典,无论男女老少,凡李氏族人都会前来,大典每三年才会举行一次,每次场面都异常壮观。

随着李言的到来,祠堂之内渐渐安静了下来,族人们都在等着族长训话。

李言扬声说道:

“李氏族人们,逢此大典,祭拜苍天大地,告慰祖先英灵,传扬英雄事迹,好让儿孙们知晓,光耀我李家门楣。”

李言说完,李福的浑厚声音响起:“祭祀大典开始。”

只见李福接着说道:“上三牲,族人祭天。”(三牲指的是猪头、牛头和羊头)

说完,以李言为首的李氏族人纷纷跪下,行祭天大礼。

李言大声喊道:“一祭苍天,风条雨顺。”

拜完,李福接着喊道:“上苦酒,族人祭地。”

待到每个人手里都端着一碗老苦酒之时,李言再次大声疾呼:“二祭大地,五谷丰登。”

说完将黑陶碗猛地砸在地上,族人随同。

李福的声音再次响起:“族人祭英灵。”

这时还没等李言开口,一个家丁连跪带爬的跑过来,嘴里大喊着:“胡人,胡人冲祠堂来了。”

李应见他满身是血,料定他必然与羌胡人接触上了。

李应赶忙问道:“胡人还有多远?”

“小人来时已不足十里。”家丁赶忙说道。

李应接着问道:“贼人来了多少?你等伤亡如何?”

“回公子,胡人来了数百骑,我等依照公子命令,以拒马、绊马索阻击,弓弩手隐藏射击,胡人折损十几人,我等抵挡不住,死了三个,伤了两个,其他人都撤回来了。”家丁说着话,其他几人搀着病号也来到了园中。

“传信襄武兵丁,让他们做好准备。”李应冲着身旁的公孙贾吩咐道。

说完,李应并没有退下,而是站在最显眼的位置,从怀中掏出前几日从贾诩那里讨来的文书。扬声说道:

“族人们,某手中拿着的是襄武县令贾诩赐予某的讨胡文书。昔日里,我等于胡人哪个没有恨,羌人时常劫掠我等,哪家哪户没有妻女被胡人掳走,哪家的谷子没被羌人夺走,辛辛苦苦一年的收成,却成了胡人的盘中餐,哪个不是恨不得食其肉,噙其皮。今日大典,羌胡人竟然公然前来劫掠,祖先英灵在上,我等岂能答应。想我祖上,匈奴畏之,到我等后辈子孙怎能受胡人欺辱。问尔等答应吗?”

“不答应,不答应。”李应的一番慷慨陈词,已经激的群情激愤。李应看着时候差不多了,赶忙说道:“驱逐胡虏,保卫家园。”

“驱逐胡虏,保卫家园。”族人大声呼喊着。

李言此时吩咐家丁,取兵器来置于中央,分发给族人。

李言大声说道:“胡人欺我太甚,我儿勇武,带族人杀敌。”

李言作为李氏族长的威望很高,他一说完,个个都想杀敌建功。如果说,刚刚李应的一番慷慨陈词激起了年轻后辈的一腔热血的话。李言的一番话,已经是李氏族长的命令了。

就这样,李应带着呼啦啦百十名族人拿着各式兵器出祠堂外,准备与羌胡人血拼。等到走到小树林时,五十名襄武兵丁看傻眼了,才一会功夫,原本和眉善目的李氏族人,再出来时个个眼中布满了血丝。原本还准备偷袭羌胡人的他们,在为首一个壮汉的带领下一连串的从树林中走出。两处合道一处,近两百多人就朝着羌胡人的方向而去,走出去不到二里地,两支队伍就遇上了。

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羌人骑在马上,望着黑压压一片的李氏族人,心中倒是起了几分胆怯。

李应将羌胡人的表现看在眼里,他叫来为首的襄武壮汉,说道:“闫兄,你领本部人马,列阵在某等左翼。”

那壮汉早先就得了贾诩的命令,此战唯李应是从。赶忙应诺。

于是,我们就看到,杀气腾腾的李氏族人在中间,左翼则是训练有素,摆好方阵的襄武兵丁。

羌胡人为首的一人,看到这般情景,策马向前几步说道:“喂,带头出来,识相的话留下粮食钱财,咱家放尔等一条性命,不然屠光你们。”

李应倒也不是等闲之人,大步向前几步,扬声说道:“呸,无耻贼人,欺吾太甚。今日若不离去,定然食汝肉,饮汝血。”

羌人首领看着面前已经急红了眼的李氏族人们,想到自己刚刚折损了十几人,目下所部不足百人,虽是马匪,但是面对士气高昂且两倍于己的敌人,定然讨不得便宜。沉默了片刻,左右思索着进退。

李应一看那首领动摇了,于是歇斯底里的喊道:“进也不进,退也不退,想做甚。”

羌人首领一听,勒住坐骑,冲着李应说道:“今日之事不算完,咱们走着瞧。”

说完调转马头,带着羌胡人扬长而去。

看到这,李应悬着的心,这才放下。若是刚刚羌胡人进攻,就他手下这些人很难说,能不能抵挡的住。

看到羌胡人退却,李应赶忙让家丁打探,看看是否真的走远。

一行人则回到祠堂,本来宽敞的祠堂内,这时却显得拥挤。看着底下杂乱无章站着的族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齐排列的襄武兵丁。

李应再次拿出贾诩给他的讨贼文书。对着众人说道:“族人们,时才大家也都听到了,羌胡人扬言要报复我等,若是此时大家四散,日后难免遭到报复。我意,我等聚义,组建一支乡军,近可保卫族人,远可击退胡人。这是襄武县令给某的讨贼文书。某念给尔等听。”

说着,他将娟布展开,扬声念道:

“羌胡逆乱陇西已数十年,今我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羌胡人时常劫掠城池,抢我粮食,掳我妻女,烧我房子,本官心有不忍,奈何县衙兵丁不足,难以剿灭,特此告全县民书,但有能起义兵,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者,请为县尉,辅佐本官共同治理襄武全县。”

说完,李应接着说道:“某已得贾县令许可,组建乡军。这位是襄武县队率闫晨。他便是今日助我等驱贼的英雄,他也是领贾县令命令来此帮助我等的。”

这时,人群中顿时骚动起来,只听见,中间有一声音大声说道:“当兵有什么好处?”

6◇9◇书◇吧

李福在旁边想要上前说话,被李言按下了。

只听见李应说道:“当然有好处,当兵拿饷啊,凡选中乡军者,每月一吊钱。”(一吊钱相当于1两银子,可以够人在县城中吃喝一个月了。)

听到当兵每月能拿一吊钱,众人都有所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