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柳庭璋考中秀才后,家里很是热闹了几天,正如夫子说过的那样“贫在闹市无人知,富在深山有故知”。
一家两个秀才,官府发放米粮,他们不用再担心之后的生计,娘亲孟氏也不用再出去为人洗衣了。
夫子对他说的面见一事避而不答,不过对于他今后何去何从给了宝贵的建议。
柳庭璋下定决心,继续钻研书典,为参加乡试考举人做准备。夫子愿意继续教授他。
不过夫子说了,不能学成书呆子,变得闭门造车。坐而论道其实并不算上佳之策,建议他能够观察民生社会,贴近生活市井。
柳庭璋长到一十三岁,少时家贫,吃苦不少,磨练得心志坚毅,沉默寡言。
他曾经当过商铺学徒,做过私塾弟子,带眼看周遭,用心体验,都有所得,为人处事得到不少历练,因此他发自内心赞同夫子所言。
这样一来,他深思几日后,拒绝了秦秀才和孟氏让他专心在家中读书的提议,反而郑重在父母面前提出,想要帮秦秀才到私塾教蒙童们读书,他想要边教边学,两不耽误。
其实关于这一点,他与夫子已经沟通过,夫子回复他酣畅淋漓的四个墨字:“大善大善”。
秦秀才求之不得,闻言十分惊喜。连连拍着柳庭璋手臂,翻来覆去说着:“吾儿有心。”
孟氏看父子俩已经说过,自然再无二话,继续到私塾为他们和蒙童们做三餐饭食。
县城里都知道柳庭璋在后爹秦秀才这里读书,居然年纪轻轻考中榜首,一传十、十传百,不过短短时日,秦秀才善于教人的名声就远远传开。
原先私塾里孩童们不到十人,如今许多家长趋之若鹜,变着法子要将自己家孩子送进来。
幸好柳庭璋也准备教书,父子两人商量过后,从报名孩子中招了将近三十个学生,秦秀才多带些,柳庭璋先带十一二个,试着树立老师威严,他要迅速适应从师兄到夫子的身份转变。
这样一来,原先的私塾院子便显得小了,地方根本不够。
孟氏将这两年间,秦秀才交给她所攒下的余财取出来,让父子们另租一套庭院来开私塾。
这一次,柳庭璋跟随秦秀才一同找牙人,找新院子,终日奔波忙碌,对于市井百姓,变换了一种大人身份去打交道,讨价还价,相互套话,实地探访,又多了一层见识,最终租定了一套前后两进的幽静小院,各方面都算合适。
炎炎五月到,迎来端午节。看罢赛龙舟,吃过各家互赠粽子,柳庭璋今年咬死说自己大了,死活不肯让孟氏在他额头用雄黄写那个“王”字,只是乖乖伸出左手手腕系上了五彩绳,腰间挂了辟邪驱虫药粉包。
随着他与夫子日益熟络,今年两人在纸上谈起端午节俗,柳庭璋描述娘亲蒸的鲜肉粽,写着:
【随着蒸煮,浓厚肉汁浸入颗颗米粒,箬叶清香,三者混合,十分鲜美。】
夫子却回复他道:
【我们这里,视咸粽为异端,家家户户都吃甜粽,以八宝、豆沙、红枣为馅,正好中和初夏湿气,吃罢口齿噙香,果不美哉?奈何我身体不能承受,一日最多只能进食一枚,常常见人眯眼大嚼,羡慕不已。】
柳庭璋倒是知道,南北各项饮食风俗,大有不同,从夫子之言来看,想必是居住在北方的。他还不忘劝慰:
【我爹说自己牙齿不好,也不敢多吃黏牙粽子。夫子年纪更长,确实应以养生为要。夏日暑气湿热,肝脾易伤,粽子自然不宜多食,切望夫子保重。】
没想到,夫子过了半晌,回他一个“哼”字,倒让柳庭璋摸不着头脑。
柳庭璋对着《易经》,半生不熟地捡了个黄道吉日,就在端午节后没几日,秦秀才和柳秀才两位夫子同坐镇的私塾,在息县开办了。
?
三月下旬,京城大公主府。
一大早,公主府管事就在门外迎接贵宾,今日是大公主约了公侯高官各家姑娘过府赏花的日子。
其实众人心知肚明,赏花是个幌子,实则是要给大皇子选妃。毕竟他都十九了,实在拖的不像话了。
陆陆续续来了十一二位花枝招展姑娘们,大约十四岁到十七岁,个个正当妙龄。
京城富贵圈就这么大,谁和谁都有七拐八拐的亲戚关系,都是惯常在各式宴会上碰见的,因此十分熟惯,气氛非常融洽。
大家被引到公主府的花园里,三三两两聚做几堆,有的湖边喂鱼,有的桌边细语,有的树下看花。
景美人姣,香风阵阵,裙衫舞动,嬉笑声传,好一幅春日闲情美人画卷,这正是顾采薇姗姗来迟,踏入花园看到的景象。
有些姑娘以为她是来凑热闹的,很喜欢这个心思灵动、待人和气的小郡主,亲热地与她打招呼。
有些灵敏的想到,顾采薇代表着诚王府,她二哥信郡王也到了找媳妇的年纪。
大皇子妃和信郡王妃,哪个位置更好还真是不好说,自然待顾采薇越发热切。
顾采薇被众人团团围住,有的问她近日有没有研发什么新的吃食方子,有的补祝她十岁生辰大喜,有的夸她这日打扮十分玲珑娇俏,顾采薇一一应对,声音甜脆,话语俏皮。一时间,这处热热闹闹,莺声燕语。
四公主、五公主到的更晚,一来就看到,眼中钉顾采薇成为众人焦点,眼睛里都要冒出火来。
这两位公主,自然知道曹后娘娘对大皇兄选妃一事毫不在意,她眼里心里只有自己的宝贝三皇子。
不过她们十分想出宫玩耍,壮着胆子请示曹后,说是愿意去看看备选姑娘们,回宫向母后细细禀报。
曹后无可无不可答应了。四公主、五公主这日惯常向皇后请安后,犹如离笼飞鸟,雀跃万分地奔赴大公主府。
两个不得势的公主,出宫自然不可能太快。太监、宫女们拖拖拉拉,她俩到达时已经近午,微微气喘地跑进花园里,准备吃喝一番、玩乐一阵,却被眼前景象刺激地口出狂言。
顾采薇熟悉的阴阳怪气又出现:“肚子疼郡主,你拢着大家伙围着你转,脸可真大。”幼薇封号,总是被两个公主曲解成呦喂肚疼时的叫唤声。
顾采薇无奈叹了口气,看看公主姐妹拨开众人,联手堵在她面前,一个叉腰,一个跺脚,耍起了娇蛮威风。
要是放在平时,身旁的姑娘们说不定就帮着顾采薇怼回去了,今日却不然,她们来之前个个被家里耳提面命过,要好好表现,免得贵人不喜。
姑娘们看看四周貌似低头恭敬的丫鬟们,不晓得这些人是不是正在观察大家的一举一动,个个竖着耳朵呢。
大家一时之间有些拿不准分寸,竟然无人出头,场面诡异地沉寂凝结。
还是场中最幼女童的声音打破寂静:“两位公主安。我一时糊涂,哪位是咏薇,哪位是怀薇来着?”顾采薇也不是任人欺负的性子,她出言就直击对方痛处。
你们给我取外号,还是想想你们自己的封号从何而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