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一次去西门庆家 - 拯救潘金莲 - 东门小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拯救潘金莲 >

第229章第一次去西门庆家

张一月来到潘金莲家,没有半点犹豫,就掏出银票拍在了桌子上。潘金莲拿起银票,端详了一眼,喜笑颜开。

潘金莲回屋取出了合同和房契交到了张一月手上。

张一月拿着房契的手在颤抖,若不是怕被潘金莲笑话,张一月真的要热泪盈眶了。

张一月的情绪为何会如此的激动?

恐怕只有无家可归的人才能理解。

从此张一月在这大宋的天下里终于有了一片自己的立锥之地。

再也不是那无根的浮萍。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回头的地方。

潘金莲倒了一杯茶递给张一月,说:“兄弟,虽然咱们从这一刻就两清了,这房子已经属于你了,但是嫂嫂我估计还要再住两天,你看方便吗?当然如果实在不方便的话,你也实说,嫂嫂再找地方住就是了。”

张一月接过茶,喝了一小口,看了潘金莲一眼,说:“住就住吧,反正我暂时也不准备搬过来。”

张一月心里明白,潘金莲这是还没有到入嫁西门府的日子。

二婚也要挑个好日子啊。

张一月起身离开,在这里跟潘金莲也没有什么闲话可说。

出了潘金莲家,张一月就回到了县衙。

衙役们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回来了。

张一月就明白了他们一定是无功而返了。

张一月分析说:“一辆粘有泥土的马车是不会凭空消失的,它要么就没有回到县城;要,么就一定藏在没有被你们搜查到的地方,而且我觉得后者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因为死的一直都是县城的人,凶手也一定就住在县城内,不可能是乡下人干的。”

这时王捕头报告说:“对了,张都头,有一处宅院没有进去搜查,而且他家有的可不止一辆马车,少说也有七八辆马车。”

张一月一听,脑海中就出现了一个人名字,“西门庆。”

因为整个清河县能同时拥有七八辆马车的也只有西门庆一家了。

要知道作为清河县的二富,胡大海家里也只有四辆马车。

王捕头点头回应张一月给出的答案。

王捕头为难的说:“张都头您也知道西门庆背后的势力,小子们实在是开罪不起呀,不敢硬闯。”

张一月拍了一下桌子,站了起来,“你们不敢,我敢。”

于是张一月带着一群手下,风风火火穿过几条街,径直来到西门庆家大门口外。

门口守卫趾高气扬的指着张一月的鼻子说:“你们这群人怎么又来了?你们也不好好睁开你们的狗眼瞧瞧,这是何等高贵的地方,岂是你们这群寒酸之人进得去的。”

衙役们情绪激愤的七嘴八舌的抗议门卫的辱骂。

但是他们也只是抗议,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的行动。

张一月转身面对衙役们,用挖苦的语气说:“门口的这家伙看不起你们啊,他在骂你们都是狗啊,他只是一个门卫啊,又不是西门庆,这么骂你们,你们都能忍吗?你们要是忍了,我都鄙视你们。”

王捕头面露为难之色说:“大人,不是兄弟们能忍,而是不敢打啊,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呢。”

张一月很生气,瞪着王捕头说,“我靠,你说的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西门庆那厮,有我和李知县在这里站着,他想打你们是不是也要掂量掂量。”

张一月的这话说完,王捕头和衙役们算是反应过来了,他们一哄而上,按倒门卫,一阵拳打脚踢,直打的门卫变成了猪头。

西门庆领着手下怒气冲冲的出来了。

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

西门庆看了一眼被打的趴在地上动弹不得的门卫痛苦的呻吟着,然后看着张一月质问,“张都头,什么意思?这是要开战吗?”

张一月笑着说,“开你个大头鬼啊,你的眼睛是用来放气的吗,没看到我带的都是什么人吗?傻了吧唧的。”

西门庆这才扫视一眼张一月身后的衙役们,他也就明白了,张一月是代表官府前来的,而不是代表胡大海而来。

于是西门庆接着问道:“你们想要到我府上做什么?为什么要打我的门卫?”

张一月回答道:“昨夜发生了一件凶杀案,我们正在全城搜查一件证物,谁要是胆敢阻挠官府办案,谁就是嫌疑犯,我就有权把谁抓进去吃牢饭。”

“至于为什么打你的门卫,我是为了西门大官人你好,我替你教育一下他,若不然嘴臭的这厮早晚会为西门大官人你惹下大祸的。”

西门庆陷入了犹豫,他就是再霸道,也不敢阻挠官府办案。

西门庆态度缓和了一下,放低了姿态,看着张一月轻轻说,“张都头,我家里女眷比较多,你们这么多人进去肯定不方便,你看这样行吗,让他们在外面等着,只你和王捕头二人进去,如何?”

张一月爽快的答应了,“好!”。

于是张一月和王捕头随西门庆进入西门大宅。

6◇9◇书◇吧

西门庆的手下继续站在门口盯着衙役们。

其实张一月今天非要进西门大院的目的并不单纯,查案是假,欣赏一下西门宅院的豪富奢华是真。

张一月一边欣赏着,一边回忆着书上记载的内容。

西门大院门面五间,到底七进,这是一品相宅的格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