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为战场而生 - 顾得红颜醉 - 玖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顾得红颜醉 >

127为战场而生

京城会试成绩刚出来没几日就从郦城传来了消息,最近一两个月总有南疆边境的百姓与郦城百姓发生口角,已经发生了好几次打架斗殴事件了。最后都是被守在郦城的士兵拉开解决了。

京城内的众人听闻后都认为这南疆怕不是蠢蠢欲动。

端王被魏成雄的人马带着绕了月余,魏成雄此人十分狡猾,致使端王兵马上也有少数的折损,当然李晔将军安顿好郦城也带兵前去支援。

南疆边境居民百姓与郦城百姓发生的摩擦口角就是从李晔带兵离开郦城不久后。

魏成雄带着小部分人马做幌子绕着跑时,他的校尉带着逃出来的一半人马与他汇合。

之后便带着废太子和大部队跑去了当时顾澄泓猜到的函谷关,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十分易守难攻之地。

魏成雄的校尉直接带人潜入城内,要挟函谷关的知州,把魏成雄的人马放进城内,还逼着知州开放了粮仓,搜刮了所有的粮草。

魏成雄的校尉带着废太子和大部分兵马占领着函谷关。

城内百姓人心惶惶。

李晔将军与端王汇合后便看出了魏成雄的目的,与端王探讨商议。

可端王已被魏成雄激怒,完全听不进去李晔的话,只想抓到魏成雄取他人头。

端王再怎么说也是亲王,比李晔官大,李晔自是没办法绕过他去出兵。

端王虽说有些自负狂妄,但也不是完全愚钝无脑之人。

当时是因为正在气头上完全听不见去别人的话,追了一段时间他自己也感觉好像有些不对劲,再加上身边人一提点也察觉出了问题。

后经过身边人提议,这李晔将军有将军之才,虽说是李家义子,但终归算是李家人,并且还带着李家的旗号来出征,李家有他自然不会没落了,王爷为何不拉拢过来,也算是得了李家的助力,百利而无一害啊。

端王听了很是有道理,便转变了对李晔的态度,二人兵分两路,李晔带大部分人马前往函谷关,想着能提前拦住魏成雄的人马。

当然他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其实李晔早就想到会是此结果,但事已至此只能出兵去守着函谷关。

虽然他在心中对端王很是不屑,但面对端王的示好只能恭敬对待,也是为了以后能够更方便行事。

他此次出征目的就是为了收复郦城,抓到反贼魏成雄,为李家争光,让世人知道李家没有没落。

端王这边与李晔守在城外,他们二人心里知道这魏成雄带着废太子是想占山为王啊。

李晔与魏成雄有了两次正面交锋,魏成雄看从李晔手中讨不到便宜就退回到城内。

因着城内的百姓众多,李晔和端王也不敢贸然攻进。

就算魏成雄带兵弃了城,跑到十分难攻的山上,与山贼勾结躲到寨子里也仍是难打。

他们暂时只能守在外面,魏成雄人马多,城内粮草有限,早晚会有耗空一日。

就算有山贼帮他们,养活他们那么多人马也不容易,早晚他们都是要出来应战。

当然李晔他们的粮草也不够支撑那般久的,魏成雄也看到了这一点。

李晔与端王商议好便加急派人上报朝廷,求粮草。

景孝帝下令从周边县城调运粮草,从京城也押送过去一批粮草。

当然路上自是要小心,怕被山贼等图谋不轨之人截取。

镇北侯的世子自荐愿意去运送这匹粮草,大丈夫要为国家出力行事。

景孝帝欣然点头应下了,倒是镇北侯看着儿子要去运送粮草急的不行。

这样一个长久的拉锯战就开始了。

就这样到了三月份了,端王的性子时间一长定是沉不住,便又与李晔发生了几次意见相左。倒是错失了几次攻进城内的机会。

魏成雄与废太子仍是没被拿下。

不过李晔心中有数,这城门他们守不了多久了,魏成雄出城挑衅的几次都讨不到便宜。

虽说端王有些性子暴躁骄傲自大一些,那也多是出身高贵养成的性子。

排兵布阵可能实战经验不足,但晓勇威猛却不是假的,他与李晔武力值都很强,魏成雄自是讨不到便宜。

李晔与端王心想魏成雄那老贼快该弃城上山了,对李晔来说这样就好办多了。

谁知郦城又出了件大事,那就是南疆的百姓还有流民与大梁郦城的百姓在山坡地界出发生口角,打了起来,然后人越聚越多。

郦城的官兵前去维持秩序,没想到一不小心刺死了一个南疆百姓,后来大家一看死人了,南疆百姓和流民更是疯了一般的冲上来,便都打了起来。

最后出了好些条人命。

然此事就闹大了,南疆便以此为由,说大梁欺人太甚,派兵要攻打大梁。

因着李晔带走了一部分兵马,郦城人马并不多,再加上没有将军镇守,只有校尉带兵守城。

急报便送上了京城。

景孝帝看了更是青筋暴起,心中明了南疆这是早就预谋好的。

南疆屡次派人挑衅,定是知道大梁除了内乱,魏成雄造反,郦城此人兵力稀薄,无大将看守。

南疆便想趁此机会攻打我大梁,想来分一杯羹。

大家都心知肚明此事怕是与魏成雄也拖不清干系。

景孝帝在朝廷之上震怒:“小人!卑鄙无耻!”

底下众人也说到:“这南疆最是无耻,这是故意挑起纷争,以此由来向我大梁宣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