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和谐共处
神秘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五星归位,太始重现,神农传承,当代更迭......"
"奇怪,这声音似乎从石门那边传来。"苏晴正要循声查看,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姑娘!出事了!"张铁柱气喘吁吁地跑来,"三组和六组的人在水渠那边快打起来了!"
苏晴眉头一皱。这些天合作社发展得顺利,却没想到内部矛盾会在这时候爆发。她赶紧向灌溉渠道赶去,远远就听见争吵声。
"你们三组太霸道了!凭什么把水都截住?我们六组的药材都快旱死了!"李四涨红着脸怒吼。
"这水渠是我们出力挖的,凭什么要分你们用?没有我们三组,你们连水渠都没有!"王大山针锋相对。
两边的村民也分成两派对峙着,有人已经撸起了袖子。空气中弥漫着一触即发的火药味。
"都住手!"苏晴一声断喝,"这是怎么了?平日里相处得好好的,怎么为了点水就要打起来?"
"苏姑娘,你评评理!"李四抢着说道,"你看我们的药田,叶子都蔫了。再这么下去,一季的收成就要泡汤了!"
王大山也不甘示弱:"这水渠当初是我们三组出大力气挖的。出力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们来帮忙?现在想要平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苏晴看了看两边的药田。确实,上游三组的田地水分充足,而下游六组的药材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缺水症状。
"两位先冷静。"她缓步走到双方中间,"这事儿是我考虑不周。当初修渠的时候,该把用水章程定下来的。"
她这一番话,既表明了立场,又平和了语气。两边的人虽然还在瞪眼,但气氛缓和了几分。
"这样,"苏晴开始安排,"眼下最要紧的是保住药材。王大山,你先把水闸开大些,让下游也能用水。"
"可是......"
"我知道你的顾虑。"苏晴打断他的话,"这水渠确实是你们三组出力最多。这样,从下月起,合作社每月拿出五百两银子,专门用来补偿当初修渠出力最多的社员。"
这个提议让王大山眼前一亮。确实,当初修渠吃了不少苦,现在能得到补偿,这是意外之喜。
"但是,"苏晴话锋一转,"水渠是公共设施,以后的维护费用要大家共同承担。道理很简单,人人都用水,就该人人出力。"
众人纷纷点头。这个道理,谁都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她取出一张详细的轮流用水时间表:"我根据每家的种植面积,制定了这个用水方案。大家看看,有什么意见可以提。"
表格上清楚标明了每个时段由哪些地块用水,既考虑了上下游的实际情况,也预留了应急用水的时间。
"这方案不错。"老村长捋着胡子说,"就照这个办。违反规矩的,取消合作社资格!"
这话一出,现场顿时安静了。谁都知道,现在的合作社可不是随便能进的。光是今年分红的银子,就够普通人家过好几年了。
"光有规矩还不够。"苏晴继续说,"我准备在下游打几口机井,配上水车,这样就不用完全依赖上游的水了。"
"机井我知道,可水车是什么新鲜玩意?"有人问道。
苏晴从袖中取出一张图纸:"这是我设计的新式水车。用牛拉着转动,能把井水提到高处,灌溉更方便。"
图纸上的设计新颖独特,众人都看得入了迷。这要是真能造出来,那灌溉的事就好办多了。
"这水车造价不菲吧?"李四有些担心地问。
"费用合作社承担一半,另一半可以分期付款。"苏晴早有准备,"等你们尝到甜头,这钱很快就能赚回来。而且我已经和镇上的铁匠说好了,只要图纸可行,他愿意先打造一台试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对了,"苏晴话锋一转,"下周镇上有个农技交流会,我准备派人去学习新的节水技术。王大山、李四,你们两个作为代表去如何?"
两人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苏晴的用意。能代表合作社出去学习,这不但是给脸面,更是个难得的机会。
"好啊!"两人异口同声答应,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
"记住,"苏晴叮嘱道,"学成回来要教给大家。咱们合作社要靠真本事吃饭。对了,这次去镇上,正好看看人家是怎么解决灌溉问题的,没准能学到新东西。"
随后几天,水利纠纷彻底平息。不但上下游达成了和解,就连过去积怨最深的王大山和李四,也时常一起研究水车的图纸,商量改进之处。
"你看这齿轮的设计,是不是可以改一改?"王大山指着图纸说。
"对对对,要是能让它转得更轻快些就好了。"李四连连点头。
看着两人热火朝天讨论的样子,苏晴心中一暖。这才是她想要的合作社:遇到问题不是对立,而是一起想办法解决。
一个月后,第一台水车在六组的机井旁安装完成。当清澈的井水源源不断地流向药田时,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这水车真是个宝贝啊!"李四兴奋地说,"现在不愁没水用了。"
"可不是嘛,"王大山也笑着说,"以后你们用井水,我们用渠水,大家都不缺。"
苏晴站在田埂上,看着远处郁郁葱葱的药材基地,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再过几天,外地的商人就要来考察投资了,必须做好准备。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远处的石门若隐若现,那个神秘的声音似乎又在耳边回响。但苏晴已经顾不上理会这些了,当务之急是要把合作社的事务处理好。
"姑娘,"张铁柱跑来报信,"镇上派人来说,那些商人明天就到。要不要先把水车的事给他们看看?"
"好主意。"苏晴点点头,"就让他们看看,我们神农谷的百姓有多团结。"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山谷。农田里,水车吱呀吱呀地转动着,宛如一首和谐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