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我们也能! - 狗带吧,穿越女! - 月光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30章我们也能!

第230章我们也能!次日上朝之时,齐睿在殿前说出此计,先得了户部侍郎极力称赞,又得了苏珩的赞同与附议,皇上一喜,借势敲定此事,着户部三日之内刻下义商碑,并许京城商人若有效仿者,捐银十万两以上者,皆与江南商人同赏能通商令,免除北蛮通商之税三年。

下朝之后,告示就贴了出来。这一下,听了数日传言的百姓可算是知道了“真相”。原来江南商人这般招摇是行了义举,捐给朝廷三百万两钱粮供朝廷议和,以保天下太平,此等大义,实在令人敬佩不已。可相比之下,京城商人,却连国债都不肯买,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只知自保,着实令人不齿。

三日之后,太子出京使北,义商碑也刚好刻成。

户部着人把刻好的义商碑立在城门口,召集了碑上有名的江南商户来为太子践行,以彰其义举。孟逍捐银最多,站在时前头,与户部侍郎并列,受人瞻仰,其余商人紧随其后。

义商碑上刻有捐银商人姓名、所捐银钱数额、籍贯,碑高三丈,工文正楷,字字描金,立在城门之前,也觉气派得很。得知这块碑将运去江南,立在孟逍家乡苏县之时,京城商人个个眼红不已。

亲见了这义商碑的气派,百姓们便更是议论不止,就连京城商人闭门罢市之举都拿来说事,两相对比,高下立见。也无需再有人去扇风造势,百姓之间便自有了论断。京城商人在议论之下羞愧难当,各自凑了家当,争先恐后向朝廷捐银,比着义商碑上刻了的数目,生怕自己捐少了,惹人笑柄。

京中商户之举动亦传到了江南商户耳中,众人聚在一起略一商议,便找上了孟逍,将手中借据交了出去。

孟逍拿着这一叠朝廷借据,问道:“诸位,这是何意?”

众人互望之后,秦员外代为开口道:“孟公子,我们是商人,商人最重便是信誉,做生意凭良心,做人更要凭良心。朝廷给我们刻了义商碑,要立在江南供后人效仿,咱不能对不起这个名,更不能让后人耻笑,咱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朝廷愿委曲求全,刻这义商碑来平民愤,以示一碗水端平,咱们江南商人也能全了朝廷的信义,对得起朝廷给咱的这个名,京城商人能捐这钱,咱们也能捐。我们信二殿下,也信朝廷,但是,这个借据,我们不能收。”

“对,不能收。”

见众人纷纷表决心,孟逍感慨非常。江南商人有如此想法,他能料到,有此做法,亦非出乎他的意料,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苏未卿义商碑一法,非但平息了两地商人之间的戾气,更齐了他们为国为民之心。

前有边境通商,后有义商传世,苏未卿一人之计,不仅让他们这些经商之人有了大展拳脚之地,更让皓国的民心愈加牢固,朝廷更有威信。

这原本都是她一人的心血,可到头来,这功名利禄,却都成全了旁人。商人之义给了他,为国之功给了太子与二殿下,唯有她自己,耗尽心思,却偏安一隅,不求任何。此等心胸,此等大义,远非他们这些捐些身外之物之举所能比拟。

孟逍将交上来的借据从桌上拿起,又从怀里把自己那张借据也放在里头,“诸位说得不错,做生意得讲信誉,做人得凭良心,这我就拿着这些借据去找二殿下,将这捐银一事坐实了,让咱当得起这义商之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