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新来的匠人 - 替嫁王妃被迫种田 - 不夜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2章 新来的匠人

蔺衡给自己倒了杯水,看向魏若瑾,见他毫无反应,说道:“怎么了?你好像生气了。”

“我生什么气。”魏若瑾继续刮着竹简上的墨迹,下手有些重,刮去了一大片。他放下手里的刻刀,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可能想得太多,没有从前那么豁达了。

人这一辈子长着呢。

“就是心里不痛快,听人来报,陈家想给你送人。”

“陈家想给我送人?”蔺衡连忙咽下一口水,“我不会收的,你别乱想。”

魏若瑾露依旧面无表情,“今天陈家给你送人,明天就有王家、李家、谢家,王爷可是越来越受欢迎了。”

“千好万好,抵不过阿瑾心头好。”蔺衡往魏若瑾身边凑。

“一身臭汗,还不快洗洗。”魏若瑾崩不住,露出一丝浅笑,喊辛夷备水。

洗完澡,蔺衡再回来时,魏若瑾已经平静下来了,正揉着手腕。见他进来了,问道:“你回来的时候没碰到陈家兄弟吗?”

“我没从大门进来,怎么陈家人还守在门口?我这就让人赶他们走。”

魏若瑾拦住蔺衡,“来的是两个小的,没带人来,我暂时不想理陈家的人。”

“那就不理,交给我就行了。”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陈杭低声对陈威说:“兄长,咱们先回去吗?”

陈威沉默了一会,脸上闪过一丝犹豫,又摇摇头,“这时候家里一定知道我们来了,现在回去,怕我们会阻挠他们往西北王府送人,肯定会把我们关起来的。继续等,等到王爷公子肯见我们为止。”

“兄长,真的要这么做吗?陈家……”

“你在犹豫?这样的事情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而且手段只会越来越下作,世家子弟有世家子弟的风骨,你知道为每次都是我出来办事吗?”

陈杭沉默不语,他是陈家的人,自然就该为陈家献出一份力。可陈家现在做出来的事情与他从小接受到的思想完全不一样,这让他难以接受。

魏若瑾把写好的竹简放在一起,今天的中医诊断类的写了不少,汤默没有接触过这些,应该足够他看一阵子了,正好趁这个时间,将印刷弄出来。

蔺衡见魏若瑾放下书卷,他也放下,准备就寝,刚放下帐子,就听见尚管家在外面喊道:“将军,公子,陈家两位公子还站在外面。”

两人对视一眼,蔺衡只好穿好衣服,“把人带到书房。”

魏若瑾也叹了口气,“放心吧,不是来送人的,快去快回。”

蔺衡一肚子不畅快,早知道回来时就见了,现在都不能睡觉。到了书房,陈威和陈杭规规矩矩地跪着,大有请罪的意思。

“上次在府外面跪,这次又堵王府,陈家只怕要成为这兴临城的笑柄了。”蔺衡没叫起,陈家两兄弟也不敢起。

“细盐也拍了,你们陈家还要做什么?”

陈威磕了个头,将陈老太爷的打算说了一遍,抬眼看了看蔺衡,见他面无表情,拿不准他是什么意思,又道:“王爷,这西北的陈家也不过是和安秦陈氏祖上一家,可到如今已经算不得一家了,威不想日后在这兴临城见不到陈家。”

蔺衡这才抬眼看他一眼,“那得看陈家能做到什么地步,或者说,你陈威能做到什么地步。”

“王爷有命,万死不辞!”

陈威再次磕头,陈杭也跟着磕下去,他是个聪明人,也不算是个聪明人,到这里隐约觉得兄长和西北王达成了什么协定,更能感觉到陈家的日薄西山,心里顿时有些堵塞。

“王爷,我这弟弟不知事,劳烦王爷多多体谅。”陈威再次开口道。

“本王知道了,你们下去歇着吧。”蔺衡话一说完,立刻有人带着两兄弟出去了。他才回了主院,不过魏若瑾已经睡着了。

用过早膳,汤默来找师父时,发现在书房外立着位少年,肤白发墨,便多瞧了两眼,那少年的眼神从他脸上一扫而过,又微微低着头。

魏若瑾还没有来书房,汤默便自己进去找些书来看,一回头,就见外面的少年正盯着他,他晃了晃手里的书,道:“你也是来的找师父的?他还要晚一些才来,你要看什么书便自己拿吧。”

陈杭张了张嘴,想到兄长早上临走前的叮嘱,又闭上嘴,安静地等着魏若瑾来。

魏若瑾这间书房还是汤默来了之后用得才稍微多一点,和正院的卧房相比,只是少了张床罢了。他来的时候,汤默已经看了大半卷的书。

“师父。”

“公子。”

魏若瑾看了看陈杭,心里有些意外,昨天睡得太快,也忘了蔺衡到底是怎么跟他们兄弟两聊的,怎么人又送到他面前了。

“进来吧。”说完,又看向汤默,“这些你先看,熟了我再跟你说。”

“是,师父。”汤默接过魏若瑾递来的竹简,又看了看跟在他身后的陈杭,问道:“师父,这位是……”

“你竟然问起别人来了,看书去。”魏若瑾把汤默赶到了角落里。才看向陈杭,问:“王爷怎么跟你说的?”

“王爷什么都没有跟在下说,兄长说让在下直接来找公子,公子会有事情交待我。”

陈杭这副表现,着实很老实,与刚来王府时大声骂贱民的时候完全是两副样子,魏若瑾开始好奇陈家到底怎么了,居然让人变化这么大。

“既然这样,我之前让你做的事情,就继续吧,和汤默一起。”魏若瑾见陈杭脸上的表情一变,想说什么又立刻闭上嘴,磕了个头,坐到汤默旁边。

魏若瑾看得有趣,这陈杭的反应有点意思。等晚上蔺衡回来再问问陈家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拿起自己写的记录,视线盯在了盐上,百姓之所以吃不起盐,一来是盐产量少,运输不方便,越靠近陆地中央的地方越是难以运到盐。

所以官盐的价格往往会偏高,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盐能牵扯到那么多的人贪。而他的细盐卖得这么便宜,肯定少不了私盐贩子,而盐必定只能由朝廷官控。

是该加强监管。

商会。

魏若瑾写下这两个字,商会的组成必须是能说得上话的大商人;晚上,他要和蔺衡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师父,我看完了,可这个我不太明白。”汤默见魏若瑾放下笔,才开口,“我摸了自己和陈公子的脉博,并没有看出有何不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