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第262章上山(两章合一)
观月公子!
这个名字很快便在百姓中间传开。
与此同时,童州连降暴雨的消息也传到了高平。
童州下雨了!
大雨倾盆,来势汹汹,就像是把天捅出了一个洞,下得人心惶惶。
说来好笑,童州城以及下辖的县镇村,抢在暴雨来临之前往高平逃难的,多是贫民百姓,而城里的大户人家,反而按兵不动,这些要么是不相信,要么是相信了却不肯走,四皇子要来了,这是他们距离天皇贵胄最近的一次机会,千载难逢,舍不得错过。
城西韩家。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少奶奶在屋里坐立不安,她娘家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动身前往高平,娘家姑姑嫁到高平。
她爹已经托了姑姑在高平置办宅院,一来不用寄人篱下,一家老小住得也舒服;二来无论水患的传言是真是假,置办产业总归不会出错。
娘家临走前,大哥特意来找自己,问他们要不要一起去,她问了夫君,夫君不但说她短识,还嘲讽娘家人云亦云,气得她在床上躺了一天。
雨一直不停,三年前才修缮的屋子居然漏雨了,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韩大郎正在发脾气,他的书被雨淋湿了。
正在这时,一名小厮水淋淋地跑了进来,韩大郎忙问:“四殿下到了吗?”
小厮哭丧着脸:“四殿下还没到,不过,不过.”
韩大郎没好气:“不过什么?”
小厮:“不过童河决堤了,小的在城门口遇到过来报信的衙役了!”
钱知州派了衙役在童河沿岸巡逻,如有意外要在第一时间回来报告。
韩大郎怔了怔:“这么大的雨,童河决堤也是正常,不用急,不用急,四殿下和工部的人马上就要到了。”
少奶奶在听到“童河决堤”这四个字时,便脸色大变。
“相公,你快和公爹去说,咱们去高平吧!”
韩大郎瞪她一眼:“大惊小怪,四殿下和工部的大人们马上就要到了,区区决堤而已,很快就能修好。”
少奶奶却不这样认为:“相公,衙门今年刚刚加固了堤坝,咱家还捐了银子呢,这不也是说决堤就决堤了吗?可见这雨有多大了,就算工部的大人们现在就到了,也不是说修就能修好的。”
韩大郎不悦,拂袖离去:“妇道人家你懂什么!”
望着韩大郎远去的背影,少奶奶咬牙切齿。
即使是白天,屋里也是昏昏暗暗,韩家规矩大,没到掌灯的时辰,哪怕屋中昏暗也不能点灯。
少奶奶想要做做针线让自己静下心来也不行。
忽然,一道闪电划过,将屋中照得雪亮,隔壁传来孩子的哭声,想来是被吓醒了。
少奶奶快步跑过去,从乳娘怀里抱过孩子小声哄着,孩子却哭个不停,声音里带着恐惧。
往常孩子白天睡觉时也会惊醒,但不会像现在这样哄不好,少奶奶心中越发不安,都说小孩子对危险的感知比大人敏感,该不会是这个原因吧。
“来人,去把五福叫过来。”
五福,就是刚刚从外面回来的那个小厮。
五福已经换了干衣裳,从前院过来短短的一段路,虽然披着蓑衣可衣裳还是又被淋湿了。
“少奶奶,您找小的?”
“五福,我且问你,你去过城门口,现在出城的人多不多?”
自从传出四皇子要来童州的消息,韩大郎每天都让五福去城门口,若问外面的情况,五福最清楚。
五福说道:“先前的时候,每天都有很多人出城,最近出城的人少了,尤其是这几天,雨越下越大,出城的人就更少了,但还是有人出城,今天小的就看到黄家的骡车了。”
“有人在京城做官的那个黄家,他家出城了?全家一起吗?”少奶奶问道。
五福点头:“对,就是那个黄家,他家的二老爷,一早就陪着老太爷和老太太,带着家中的女眷和孩子出城走了,城里只有大老爷和三老爷留守,今天小的刚到城门口,就看到黄家的大老爷和三老爷冒着大雨,出城往高平的方向走了。”
五福走后,少奶奶气得撕碎了手里的帕子。
黄家的大老爷和韩大郎是同窗,人家早早地就把家中老弱妇孺送走了,韩大郎却恰恰相反,不但自己不走,还不让妻儿走,这不是傻,这是毒!
孩子又哭了,少奶奶咬了咬牙,忽然下定了决心。
“梅香,去看看大爷去哪儿了?”
片刻后,梅香回来:“大爷在春梅屋里。”
少奶奶冷笑,还以为他换了个地方读书呢,或者是去老太爷屋里商量对策,却不知是去找通房了。
“去,把咱们前几天收拾出来的箱子全都抬到廊下,再让老陈备车,让老陈把他的几个儿子也全都叫上。”
几个丫鬟和老陈一家都是她的陪房,早在娘家要去高平的时候,少奶奶就把金银细软收拾妥当,可是韩家不肯走,那些东西也用不上。
现在她不想等了,她还有孩子,她不想带着孩子一起陪着韩家人送死,她又不是没有靠山,她还有娘家,还有疼爱她的父母和大哥。
自从岳家去了高平,少奶奶就总是念道着要一起走,韩大郎烦得不成,头发长见识短,为了能和娘家人在一起,连夫君的大好前程都不管了,四皇子来童州,这是多好的机会,她却吵着要离开,真是可恶。
韩大郎转身便去了春梅屋里,春梅从小就伺候他,原本想着生下嫡子之后就把春梅抬成姨娘的,可是嫡子已经周岁了,少奶奶却还是不肯。
韩大郎一进屋,春梅便含羞带怯地告诉他,这个月的月事已经过了十几日还没有来。
韩大郎大喜过望:“梅儿,你有孕了?太好了,这下子那个母夜叉若是还不肯给你抬房,我就休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