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严重 - 凤倾天下:腹黑太子别傲骄 - 爱常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05章严重

第205章严重

“陛下,臣建议由丞相大人的小儿子谢荣前去。”有一人开口说话,周围之人的目光瞬间被他吸引过去,就连历骁和乔知晚也顺着那声音来的方向看过去。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和丞相不对付的户部尚书。

他这个看似是很好的提议,可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这就无人可知了。

瘟疫瘟疫,在他们看来,就是做了坏事被降下的灾,被神诅咒了,之所以皇帝要派人去救灾,那是因为瘟疫会要很多人的命,而且还会扩散,导致人口锐减,后果难以想象。

皇帝笑了:“爱卿建议倒是挺好,朕觉得可以考虑考虑。”

周围陷入了一片沉寂,谁也摸不着皇帝的心思,这烫手山药谁敢接呀,轻则贬官,重的只怕连脑袋都没有了。

最主要的是,瘟疫可是个传染病,沾边不是死就是伤,这绝对是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啊。

果然,听到那个建议之后,谢丞相就犹豫了:“陛下,陛下不可……”

皇帝本来还在考虑呢,可是一听他直接就拒绝自己,立即就不乐意了。

当即皱着眉头问道:“怎么?爱卿是舍不得自己的儿子,不愿为江山社稷做贡献?”

谢丞相赶紧连连摇头,一脸的惶恐,他就算是有这想法,那也是不会说出来的呀,不然那岂不是请等着掉脑袋。

他急中生智到:“不是的陛下,若是为江山社稷,别说是让臣的儿子去,就算是让臣亲自去,那臣必然也是愿意为国尽忠肝脑涂地,死而后已的呀!”

这样感人肺腑的展示自己的爱国热情之后,谢丞相又继续说道:“可是陛下您也知道,小儿以前是武当弄枪的,让他上阵打架还成,让他去给人治病,岂不是给武夫一个秀枋,让他拿着绣花针绣花去?”

“只要陛下您说让他去,小儿谢荣当然是万死不辞,可是他却不能解决任何困难,甚至还会给大皇子添麻烦,这延误了疫情,属实是犯了大罪。”

“所以既然会那样,还不如换一个有能力的人过去,老臣这也是为了您着想啊!”

他这一番话,再配上认真郑重的语气,倒是抵消了皇帝心里的怒意,挥挥手让他住嘴,却消了让谢荣去的心思。

这边乔知晚和历骁互相对看了一眼,然后又看了好几眼谢丞相,最后转头看向户部尚书,心想着这两个人不简单呀。

又想着,这个户部尚书到底知不知道谢荣的去向呢?他要是知道的话,那他有没有参与其中呢?

有些事情不能去想,一旦去想,事情就会变得非常复杂。

“好了,既然朕选的人被否定,那么这位爱卿就说一说,谁担任比较合适?”座位上的皇帝又发话了。

他这么一说,送人又犹豫起来,那谁适合去治疗疫情,最主要的是,大家都怕死,不敢去禹州送人头呀。

这不,皇帝等了好一会儿,他们有犹豫豫的没一个敢说话,像一群瘟鸡一般低着头,情非常的烦躁不美丽。

如果晚点把历骁召回来就好了,没准他还能被这一个瘟疫带走小命呢,这样岂不是有了堂堂正正换太子理由。

可是现在,人召回来之后,就不能轻易派过去了,让他心理上有些遗憾。

“吓死是不是?没有敢说话的是不是?朕你们一柱香之内想出最适合的人选来,最好是毛遂自荐,如果一柱香过后两样都没有的话,朕可就要挑人回话了。”

说着他那如鹰隼一样锐利的眼神扫视着四周,然后眼中突然多出几分杀气:“我被我找到的那人回答不上来,那就砍头论处!”

从他刚才到现在这样的转变,也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可是他这话一说出,大殿之中的人顿时鸦雀无声。

大太监可不管这些,迈着小碎步,慢悠悠的在朝中燃起了一炷香。

这并不是普通的香,若是这柱香燃尽之后还没有谁说话,那么这位圣上是真的要将人脑袋剁下来,扔到护城河里去叫鱼吃,万一运气不好还要落得一个凌迟处死。

空气里弥漫着烟火气,皇帝的眼睛里简直都能冒出火花来,谁去当枉死鬼,还是说等香燃尽之后,大家伙一起死?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所有人心里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七上八下,看谁能撑到最后。随着这香越来越短,众人都觉得这断头台已经不远了。

有的官员在心里权衡着,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万万要保住自己这颗脑袋,当然乌纱帽要是能一并保住是再好不过。

怎么能让别人说话,而自己藏在众人身后闷声发大财?

就在一群聪明人打算盘之间,时间已经到了,诸位大臣都在等着那种奇妙的命运降临,谁会先死?

皇帝清清嗓子依旧是那副阴晴不定,喜怒无常的样子。

死道友不死贫道,众人已经决定了,要是皇上问起来就推荐一下平时自己看不顺眼的臣子,死一个不亏,死两个净赚。

就在皇帝清了清嗓子,打算开口的时候,有一个声音冒了出来。

“启禀圣上,臣有要事要启奏。”

皇帝脸色微微转好了些,至少有个人说话,他也算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但他看见说话的人是历骁之后,心情就没那么美丽了。

不过大臣们倒是高兴的不得了,太子说话,皇帝总不至于斩了太子,自己不仅保住了脑袋连头上这乌纱帽保住了,对太子的好感度大增。

皇帝眼睛眨了眨,忽然说道:“太子的建议一定是好的,朕放在最后听,你们还有人要说话吗?”

没有人,当然没有人,历骁此刻就是唯一的声音。

历骁思忖片刻说:“禹州只需要大皇子在即可,大皇子文武双全,一定能享想出好的办法。”

“他现在最缺的物资,由臣亲自护送药材和太医还有粮草前去支援,在禹州之外三十里安营扎寨,随时应对突发状况便可。”

其实朝堂上也不是没有人能想出这个主意,只不过谁都不愿意担当责任罢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