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偷鸡不成蚀把米
帝无双则是笑眯眯地看着郑风雪,说道:“你放心吧,我说了会让郑永长亲自上门来请你,那么他就一定会过来请你的,今天我要带你去一个地方。”郑风雪自然不会相信帝无双的这话,吵道:“你凭什么要让我相信你说的话啊,你没听到刚刚爷爷是怎么说我的吗?他可是要和我断绝关系,你还说他会亲自上门请我回去?”
郑学林也为他的女儿鸣不平,对帝无双说道:“如果我爸不像你所说亲自上门来请风雪的话,我看你们两个人也没有必要再在一起过日子了,免得那天风雪被你卖了我们还被你蒙在鼓里呢!”
“我用人格担保我说的都是真的。”
帝无双同意了郑学林的条件,因为他知道郑永长最终一定会乖乖上门。
而另外一边拿到策划书的谢华和郑雨萌被郑永长寄以厚望,带着策划书和原本郑学林的华庭公司的所有交接手续来到了负责国际园项目的办公室。
现场人满为患。
想到郑家有可能参与国际园这么大规格的项目,就算谢华颇有势力,也是一片心神驰往,这件事情就算拿到张家来说都值得炫耀了。
而在等待一个小时之后,终于轮到了谢华。
谢华和郑雨萌小心翼翼走进办公室,谢华刚要毕恭毕敬地介绍一下自己的来历和他们的策划书,就被对面坐着的领导直接打断,问道:“你们是郑家的人?”
谢华一愣,不过马上反应过来,说道:“没错,我们是郑家人。”
郑雨萌立刻心领神会,将策划书送了上去,说道:“这是我们郑家关于国际园项目的策划书,请领导过目。”
而负责这个项目审批和决定的就是江南建设部,现场负责人就是建设部管理的领导吉心远。
吉心远细细揣摩了一下这份策划书,发现质量不错,比起之前几个大家族的策划书也不相上下,而且确实在工程造价上还更加划算。
之后他抬头问道:“这份策划书不是你们二位亲自策划的吧?我需要见到这份策划书的设计者本人或者参与者。”
“领导,没这个必要吧。”
谢华听到领导这么说愣了一下,随即赶紧介绍道:“吉领导,我是谢华,是现在郑家庭园公司关于这个项目的主导者,至于之前策划书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因为违反公司决定已经被开除了,他们不属于郑氏集团,有什么事情直接和我们两个联系就可以。”
吉心远闻言,冷笑一声,随后直接将那份策划书丢在地上,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和你们两位直接也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你们现在可以离开了,郑家也没有资格继续竞争这个项目了。”
谢华彻底傻眼,搞不懂这个领导的路数,为什么非和郑学林一家杠上了,于是问道:“吉领导,这是什么意思?即便是设计者换人,可是我们也会严格按照这份策划书上的内容去执行的啊?”
“总不能咱们建设部决定录用郑家的策划书还和郑风雪他们有关联吧?”
吉心远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镜,倒是好好跟他们说了一遍事情的来龙去脉:“昨晚经过我们领导连夜考察,发现庭园公司设计的这个项目策划书非常合适国际园,而且造价也很优惠,所以我们内部是考虑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就采用郑风雪小姐的设计方案,可是现在郑风雪小姐已经被你们开除,出于为策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考虑,我们也不会继续考虑郑家,只好另寻别的方案了。”
吉心远话里的意思也是相当清楚明了,只要郑风雪本人过来,那么郑家就可以拿到国际园的这个项目。
谢华和郑雨萌十分清楚国际园建设这块蛋糕有多么丰盛,还想要继续劝说:“吉领导,我想你保证,我们一定会严格按照策划书上面的设计来执行,我们已经做好了华庭公司手续的交接工作,如果吉领导你照顾我们,我们一定会对你感激涕零!”
谢华急匆匆地从手提包拿出一大堆手续,当然这些手续中间夹藏着一张价值一百万元的支票,只要吉心远可以批准他们郑家拿下这个项目,那么这一百万元的支票就属于吉心远。
只是没想到吉心远直接不耐烦地将谢华送上来的手续给推到地上,那张支票也直接暴露在外,吉心远看到之后直接二话不说对准摄像头撕得粉碎。
“老子已经跟你们说得够明白了,你们非但不听还想祸害老子的前程,我说了除非郑风雪小姐本人拿着这份项目策划书过来,其余郑家人谁都不可以,这个项目非郑风雪小姐不可,不然后面出了事情谁负责,老子的前程谁负责,滚蛋!”
吉心远指着谢华鼻子一顿臭骂,让他滚蛋。
这下谢华和郑雨萌两个人彻底老实了,从地上捡起手续急匆匆就要从办公室溜走。
“站住,回来!”
突然吉心远又将他们两个人给叫住,吓得谢华和郑雨萌直接一个哆嗦,扭头又看向吉心远。
“提醒你们一句,如果明天早上八点之前郑风雪小姐本人没有到现场,那么这个国际园项目就没有你们郑家的事情了,还不快滚!”
之后吉心远的秘书粗暴地将谢华和郑雨萌两个人给赶了出去。
也是从办公室走出来谢华和郑雨萌两个人才明白过来,这个项目之所以选定他们郑家,不可能是因为郑家的实力,说到底是因为郑风雪这个人。
虽然谢华和郑雨萌两个人都十分诧异不明白郑风雪使了什么手段让建设部对她如此看重,不过眼下似乎除了她没有人可以再替代她来参加竞标。
两个人回到郑家老宅之后,郑永长立刻一脸紧张地问起来:“小华,结果怎么样,我们有没有竞标成功啊?”
谢华一脸郁闷,推了推一旁的郑雨萌,让郑雨萌将在办公室发生的一切全部告诉郑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