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朕无条件信任唐希硕
又过了五年,北国皇帝薨逝,三皇子楚然登上了皇位。
原本,楚然曾经想过,等他登上皇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攻打北国,获得更广阔的土地和物产。
可这一年,来的实在太晚。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南朝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竟然发展的如此之快。
用兵强马壮来形容也不为过。
更重要的是,守在永安城周边的三个大将,个个都不好惹。
若是派兵,死伤肯定惨重。
何况,经过十多年的互通贸易,百姓似乎也没这么急迫的要掠夺南国的物产了。
本以为通商之后,北国肯定占据主导地位,能渗透到各个地方。
可事实上,他们北国的人进入南朝之后,是哪里都进不去。
那个卡在手背上的印章,压根洗不掉,即便他们直接把手背的皮肉削去,南国人也会提防手背有伤的人。
人家也不针对,也不排斥,可就是渗透不进去。
人家就那么高高的供着你,你都挑不出毛病。
楚然坐在皇位上,多少有些不甘心,于是他再次写了一封文书,让人送去了永安城。
当唐希硕看到楚然的文书时,都乐了。
楚然居然还不死心,想迎她进宫做妃子。
只是妃子,还不是皇后。
唐希硕很快回了信:“南朝皇帝以真心与后位为聘,我都没有理会,请问真心与后位,你有哪个?洗洗睡吧,梦里什么都有。”
楚然看到内容时,嘴角都抽了抽。
这是在说他白日做梦?
可意外的是,他竟然不生气。
更稀奇的是,他发现,唐希硕说话好像很有意思。
于是,楚然没事就喜欢找唐希硕写写信,唐希硕也偶尔回信怼怼他。
可这样的情况很快就被传到了京中皇帝的耳朵里。
有大臣说道:“这唐希硕与北国皇帝书信来往密切,怕是有叛国之意了。”
“皇上,得抓紧把丞相府的人抓起来,威胁唐希硕和唐希程赶紧回来。”
“唐希干的皇商之职也得赶紧撤下。”
大臣们个个义愤填膺。
唐渊和唐希程沉默的听完,一声不吭。
皇帝看着站在百官最前面的太子问道:“太子,这件事,你怎么看?”
太子立马恭敬地回答:“回禀父皇,儿臣觉得,此事纯属污蔑。若唐大小姐真的有叛国之意,怎么会大张旗鼓的写信让人发现端倪?
儿臣这些年听说了不少关于唐大小姐的事情,以儿臣所知判断,这怕是北国皇帝故意让人传出来的消息。好从内部扰乱我朝军心。”
皇帝很满意的看着太子:“不错,比一些只会道听途说不带脑子的大臣强多了。”
被内涵到的那些大臣:皇上,有被冒犯到,谢谢。
“依太子的看法,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皇上又问道。
太子想了想回答道:“依儿臣的想法,应该给唐小姐去一封密信,告诉北国皇帝的算计,提醒她注意一些分寸。”
看了眼皇上不太好的脸色,太子又补充了一句:“同时要言明,父皇从始至终,从未怀疑过她的忠心。”
皇上的脸色缓和了一些,直接下令:“刚才开口的几位大臣,全部官降两级,罚俸两年,这两年期间,家中亲眷子女全都不得外出,不得参加任何形式的宴会。”
刚才开口的大臣都是一僵。
他们都有适龄的儿女,等着婚配。而各种宴会就是相看的最主要的渠道,若是不让参加宴会,他们的子女还怎么找合适的相看对象。
有人连忙求情道:“皇上,微臣也是为了朝堂稳固啊,这罚的未免太重了吧?”
皇上又看了他一眼:“兵部左侍郎,官降三级,罚俸三年。”
这下,其他想开口的人,都不敢说话了。
唐渊和唐希程都是齐齐走出队伍,深深跪拜。
“谢皇上对老臣爱女的信任。”
“谢皇上为舍妹主持公道。”
“平身。”皇上让这两人站起身之后,再次看向朝堂众人:“当年,朕登基之初,为了朝堂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朕下令五年内不收赋税,给百姓繁衍生息的时间。
国库空虚,是丞相府二公子主动把生意所得的七成全都归于国库。
百姓困苦,五年不足以让他们安居乐业,是唐丞相主动提出,继续减免赋税,丞相府生意所得的七成收入依然归国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