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高山流水 - 傲娇仙姝踏歌行 - 芳华添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0章高山流水

就在范明远又惊又喜之际,那带有磁性的银铃般的女声,继续吟咏着: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这声音,应该就是那位姑娘发出的了——”范明远按捺住野鹿乱撞般的心跳,循声再向前走去。

那吟咏者面朝着东北方向,也就是背对着范明远。这一刻,西斜的阳光正照在那背影上,范明远看得很清楚:高挑的身材,如瀑布一般的秀发,披散着,落在那肩膀上;一件淡紫色的连衣裙,更是映衬出她的高雅与娴静。

其实,声音本来也是独一无二的,颇有辨识度。此刻,再加上这背影,范明远已经能够断定:离自己五六米远处的这位姑娘,确实就是近一年前在列车上偶遇的那一位!

凝神片刻之后,带着一丝微笑,范明远就跟着那姑娘的节拍,加入了自己的声音: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大概是听到另有别的声音加入吧,那姑娘就转过身,回过头来了。

“哦,是你——”那姑娘惊叹道。

“嗯,真的是你——”范明远惊愕道。

这两位年轻人,此前尽管有着一面之缘,那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却从未问过对方的姓名,因此,再次见面之际,各自所说的话语,也是不带称呼的,也算是不同凡响了吧?

范明远看得很清楚,对方右边的鼻翼上,长着一颗小黑痣!就是她,确定无疑的了。

“你?你,差点吓了我一跳——”那姑娘嗔怒道。

这其实只是一个极好的台阶,范明远心领神会,微笑着接过话:眼见姑娘吟咏得深情动人,明远一时激动,也就附庸风雅了几句。唐突冒昧之处,尚请海涵——

“本姑娘酒量有限,”那姑娘扑哧一笑,“海涵什么的,就说不上了。哦,你叫明远?”

“小姓范,名唤明远——”范明远这样回应道。

“小女子言风清,”那姑娘说着,伸出手来,“见过小范先生——”

范明远轻轻握了一下对方那指节以下的部位,然后说道:明远才疏学浅,自不敢妄称先生,言姑娘不必多礼——

文绉绉地客套、寒暄一番之后,两人就算正式认识了。

闲聊了几句之后,风清这样问道:哦,明远啊,上一次你去寻访那位朋友,找到了吗?

“没有,没找到——”范明远讪笑道。

“你,你可以继续去找啊——”

“哦,算了吧,只是,只是一个普通的朋友——”范明远试着这样解释道。

“嗯,倒也是,”风清接过话语,“那么远的路,去一趟也不容易——”

说了几句之后,范明远下意识地换了个话题:哦,那次言姑娘说要去找一位姐姐,找到了吧?

带着一丝苦笑,风清这样回答道:唉,和你一样,也是没找到,白跑了——

范明远心念一闪:那个初秋的上午,列车上偶遇的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去找另外一个人,结果又都是没找到。这看似巧合,其实似乎又蕴藏着某些必然。人说“同病相怜”,其实,也不妨稍作改动,使之变成“同病相恋”.

“去一趟也好,”范明远试着这样说道,“就当是散散心,长一下见识——”

“是啊,到外面走走也好——”风清这样说道。这句话,是不是有点一语双关呢?

接下来,双方介绍了一下各自的情况。至此,范明远大体上也就知道了,这言风清姑娘是本地人,她家就住在这小县城里。说得更具体一点,离土坡上的这条小路,也就是六七百米远。目前,她也是一个小职员,做着文秘一类的差事。

正说着,范明远心头一震,就这样说道:风清啊,时间不早了,我,我还要赶回去——

“哦,倒也是,那下次再谈——”风清这样说道。

见对方口风颇松,范明远就这样说道:“哦,言姑娘,是不是可以约个时间,我们,我们再好好谈谈?”

凝神片刻之后,风清这样说道:此去几百米,有一个钟楼,你,你知道吧?

“知道,当然知道——”

“嗯,就这样吧,”风清缓缓说道,“五天之后,也就是5月27号的夜晚八点整,就在那钟楼之下,我们,我们再见面——”

“哦,我记住了。五天后,5月27号夜晚八点整,钟楼见——”范明远说着,再跟风清说了声“再见”之后,就匆匆离开,去赶那返程的班车去了。

五天之后的这个下午,范明远走在了赴约的路上。

双脚在缓缓走着,范明远的心思,却在飞速运转着:这一次,应该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了吧?

再见了,易月白姑娘,不是我无情,也不是你不好,而是,你我之间的距离太远了。而且,那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三次前往宜山,都不能和你见上一面,对此,我还能再说什么呢?过去的事情,就这样成了过眼云烟。

事情,缘起于一次浪漫美丽的邂逅。在情感的世界里,一见钟情相见恨晚之类的事情,也不算少见吧?将近一年前的那个初秋的上午,她手里捧着的,是一部《聊斋志异》,确实让人心动不已。而她目前所做的差事,属于文秘一类的。总的看来,也是蛮不错的了。说起人才相貌,那也是足够让人欣喜的了。

接下来的问题应该就是:我范明远,能够入她的“法眼”,过得了她那一关吗?

从最初的相逢来看,她对于我,印象也还可以吧,也算有好感吧?

当然,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刚才我所想的,也只是大致勾画了一个轮廓,也只是让自己心里有个谱儿,不至于到时把握不好航向。

哦,五天前的那个午后,在那条小路上,她独自一人,吟咏的是柳永的那一首《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这,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大姑娘的心思,诚然不易猜得透。不过,大致上也可以肯定,那一刻,她正沉浸在某种思绪之中,心中有所感,于是,有意无意之中,就吟诵起那首深情幽怨的宋词来了。

但愿,以后的日子里,“多情自古伤离别”的那一幕,会少一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