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正合我意
最近,密网情报头子敖英不断得到手下人汇报,说他们查到一个叫做“荣誉会”的庞大组织,目前尚不明确这个组织是否和榕国余孽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组织目的绝对不纯。他们组织严密,保守估计,其总人数有七八千人,成员来自各行各业,背景各有深浅,每个郡都有一个分会长,但这十五个分会长上面的那个总会长却怎么也找不出来。
还有另一件事,丰郡向阳县突然冒出一个叫做阅之先生的人,这家伙被人尊称为拼音祖师,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读书人去拜访他。
这种名声响亮的人正是敖英吩咐重点监视的对象,于是密网的成员就轮流对这个阅之先生进行监视和调查。
查到的资料显示,这个阅之先生名叫王大锣,几个月前还是村民们公认的疯子,自从淹死复活后,行为与之前全不一样,就像彻底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似的。
敖英看完这份情报后不禁哑然失笑,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想不到自己的手下竟然把王大锣查个底朝天。
他对王大锣了解得不多,只知道他聪明,想不到他竟然能死而复生,但一想到王大锣有个能活三百六十一岁的师父时,所有疑问又都解开了,他断定一定是王大锣的师父把他救活的。
敖英觉得自己很幸运,在王大锣出名前就把他收入麾下,要不然,一个名声响亮的王大锣怎么也不可能加入密网,敖英给这份情报的批示为:此人无疑,无需调查。
冯典病倒休息的几天,王斗金夫妇不再下地干活,而是寸步不离地悉心照顾,没有一丝怨言,冯典好几次流下感动的泪水,心中已认可二老为爹娘。
大华景宁十三年九月二十日晚上,冯典康复了,他将敖英给的三百两银子交给王斗金。
“爹,娘,你们两个种地实在太辛苦了,以后少种一点,别累坏了身子,我都二十了,能赚一些钱了,以后你们别那么辛苦。”
打开袋子,看着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王斗金夫妇的手都是发抖的,他们只知道儿子每天待在家里,不知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郑氏怀疑这些银子来路不明,但王斗金却毫不怀疑,自从儿子淹死复活后,一天天聪明起来,最近又名声大震,就连郡守大人都来拜访他,虽然他不出门,但这些银子的来路不容怀疑。
王斗金感慨道:“大锣,你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以前你总让我们操心,现在你不但让我们放心,还让我们脸上有光,老天开眼,祖宗保佑啊。”
还是女人敏感,儿子今天和往天不一样,可能有什么事要发生。郑氏说道:“大锣,你今天不对劲,我知道你有事,说吧。”
冯典说道:“娘,我已经二十了,没家没业的,不想一直在家里闲着,想出去闯一闯,做出一番事业来光耀祖宗,但始终放心不下你们。”
王斗金听罢欣慰道:“大锣,你有这种想法很好,大胆地出去闯,我和你娘也才五十多岁,还能种几年地,等你闯出个名堂,有了媳妇孩子后,我们就啥都不做了,带带孙子享享清福就行了。”
郑氏泪花闪动道:“大锣,你准备去哪里,什么时候走?”
冯典握住郑氏的手柔声道:“娘,我知道你和爹舍不得我,但儿子已经长大了,能照顾自己了,这次出去,应当会去郡里,不会太远,出发时间就在这几天。”
郑氏问道:“你去郡里具体做什么事情,不会有危险吧?”
冯典笑道:“娘,几个月前家里不是来了个敖老板吗,他在郡城做生意,缺个帮手,来我们家就是请我给他做帮手,我那些钱都是他预先给的。”
郑氏点头道:“哦,做帮手好啊。”
王斗金好奇的问道:“大锣,你一向不读书识字,也没出去干过活,能帮人家敖老板什么忙,就算能干些力气活,也要不了这么多钱吧。”
冯典笑道:“爹,你和我娘下地干活时,我在家自学认字,我不但能帮敖老板,还能做教书先生哩,咱们村的几个老头都是我的学生,不信你问他们。”
王斗金难以置信地看着郑氏,郑氏却说道:“老头子,这是真的,前段时间,宋静斋的夫人遇到我,竟然尊称我为师婆婆,我还莫名其妙呢,谁知她告诉我说,宋静斋为了学什么拼音,和其他几个老头,先后拜大锣为师,他们还沾沾自喜呢。”
王斗金得意道:“哈哈,风水轮流转,想不到今年到了咱们家了,好啊,大锣,不管你要去哪,去做什么尽管去,爹都支持你。”
刚才还不忍心让儿子离开的郑氏也鼓励道:“是啊大锣,你爹说得对,娘也支持你,只是你要照顾好自己,不要太辛苦,不要饿着,冷了就多穿衣服,晚上睡觉把门关好……”
冯典笑道:“娘,你们放心吧,儿子已经二十岁了,照顾好自己没问题,你看咱们村豆狗,和我同龄,都有俩娃了,不但照顾自己,还照顾媳妇和娃。”
王斗金夫妇听到这里,不由得连连叹气,以前的王大锣,名声烂得不能再烂,媒人都不敢去找姑娘提亲。
现在不一样了,王大锣名声响亮,在大华国可是响当当的拼音祖师,可谓年轻有为,能力出众,也正是因为如此,有很多人想上门提亲,可是阅之先生头上的光环太过耀眼,自己家女儿相比之下暗淡无光,所有很奇怪的,没人敢去王家提亲。
不管怎么说,王斗金夫妇心里还是有谱的,自己将来的儿媳妇肯定不是一般人,得是非常优秀的那种女孩儿。
冯典和两个老人并没有太多话题,于是各自回房睡去了。
最近敖英很烦躁,睡眠非常差,找到榕国余孽组织“荣誉会”十五个分会长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派人跟踪这个十五分会长很久了,但依然不能把总会长找出来。
密网成员只能监视和调查,这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密网虽然为朝廷办事,却是民间性质的组织,不具有官府的权力。
这个时候,敖英想到了冯典,这个聪明的年轻人或许能解决他的难题。于是,敖英派贺风去龙井村,吩咐他务必把冯典请来。
密网总部设在丰郡北安县,郡守府也在北安县,而北安县在华国都城栀川的南部,与栀川城隔着一条栀河,河上有几座桥连着两地。数个时辰后,贺风就熟门熟路找到了冯典家,说敖英有事相邀。
冯典知道敖英需要帮助,也不废话,背上早就准备好的行囊,和王斗金夫妇道了别,和贺风坐上马车就上路了。
到了密网总部,冯典终于见到了几月不见的敖英,但见他双目无神,脸也清瘦了不少,胡须凌乱打结,估计是没闲心打理。
敖英打发走了贺风,勉强对冯典笑道:“阅之,久违了,不知现在认得多少字了。”
冯典笑道:“没数过,应该有几百上千个吧,先凑合着用,慢慢积累嘛,老敖急召我来,想必又碰到难题了吧。”
冯典突然好怀念前世的简体字,好认好记又好写,如果能推广就好了。
“阅之,我遇到困难了,一点进展也没有,你说我该怎么办?”敖英说道。
冯典不用问也知道密网的工作出现什么问题,于是一针见血道:“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改组密网!”
“什么是改组?”敖英问道。
“这么说吧,现在的密网人员过少,几乎没有什么权力,办起事来束手束脚;还有,密网成员相关经验不足,办事效率低下,必须向上面反映,增加人数,加强相关能力训练,增加机构及赋予更多权力。”冯典说这些话,是以明朝的锦衣卫和民国的军统作为参考的。
敖英说道:“你说的这个我也想过,但我觉得不现实,咱们只是民间组织,不可能增加人员和权力,退一万步说,就算上面答应我们的要求,那人手到底要增加多少,密网又需要被赋予哪些权力。”
“我大华共有十五个郡,每个郡一千人,共一万五千人;改组后,组织不可能还叫密网,应该会换个新名字,至于叫什么,那就不是咱们该考虑的了。”
“改组后的组织应该有以下机构,人事方面,主管人员的招聘、拨款、考核、任免、升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等;情报方面,主管训练人员,获取情报、分析情报、逮捕、审讯、处决疑犯等。”
敖英听罢说道:“阅之,你说得太好了,简直让我茅塞顿开啊,我这就向上面反映,如果上面答应,里面的许多细节免不了要你负责解释,到时候你小子必然在上面露脸,说不定到时候你会成为我的上官呢。”
冯典瞪了敖英一眼道:“老敖,第一天就如此挤兑人怕是不合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