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东滩之战
“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人上报朝廷?”“上报?根本没人上报,郡守、郡尉和十个县令都是他的亲家,被他吃得死死的,估计京城来的官员也被他们喂得饱饱的,回京后一味地说海西王的好处,镇安司才建立没多久,对一些事情不是很清楚,这里的百姓非常畏惧海西王,没人配合我们,我们调查起海西王府的不法之事非常吃力。”
“有没有弟兄被海西王府收买?”
”据我所知没有,咱们兄弟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对王上极为忠诚,海西王虽然只手遮天,却还没胆子对咱们兄弟动手。”
冯典冷笑道:“你别得意,你很快就会被扔去喂鱼虾了。”
木镇方一下子站起来道:“不会这么严重吧?”
“海西郡西面就是京城,海西王志向不小,你还蒙在鼓里,镇方啊,你太麻痹大意了,依我看,海西王要造反,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幸亏镇安司机构特殊,人手少被忽略掉了,要不然被监视的反而是你们。”
“海西王在海西郡有势力不假,但还不至于有能力和朝廷对抗吧?”
“愚蠢,你把倭国忘了吗,倭国虽小,一两万兵还是有的,大华大部分军力部署在边关,内地只有郡军,军力不多,如果海西郡军和倭人速度够快,很快就能打到京城,你明白吗?”
木镇方抹了一把冷汗,“我的娘呀,要是海西王造反,咱们兄弟第一个要喂王八,教官,那咱们怎么办。”
“让监视海西王府的弟兄们加倍小心,我立刻回去报告王上。”
冯典三人出了镇安司官衙,回到齿留香饭庄,把账结清,一路不断换马往回赶,尽管如此,速度只比来时要快半天。
回到栀川,华渊听了冯典的话后极为震惊,“海西郡守邹百韬上奏说海西王一心卖盐,老实交税,忠于王室,想不到他们竟然串通一气蒙蔽孤家,简直罪该万死。”
“王上,臣以为此事刻不容缓,须早早动手。”
华渊冷笑道:“小小海西王,孤家还没放在眼里,只是这个倭国,你了解多少。”
“倭国地少人多,早有窥探我大华的企图,此次他们勾结海西王,怕是想占一块地作为根据地,然后逐步蚕食我大华,臣以为,必须坚决予以迎头痛击,把他们打怕打疼,让他们知道我泱泱大华不是他蕞尔小国能惹得起的。”
“好,孤家立刻安排。”打发走冯典后,华渊立刻写了几封密信,派人送往各处,于是,太东郡,丰郡,青杨郡等数郡驻军快速向海西郡靠拢。
秘密保护华渊,武力值最高,身份最神秘的一支百人小队也悄悄离开栀川,扮成盐商进入海西郡。
景宁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海西郡突然发生一系列暗杀事件,第一个被暗杀的人是海西王,随后他的儿孙、女儿纷纷被杀,一个不剩,海西郡顿时人心惶惶,郡守邹百韬和各县令、各大族家主吓得肝胆俱裂。
十二月二十七日,各郡联军一万余人进入海西郡,该郡驻军被解除武装。随后,联军根据当地痛恨海西王府的人提供的情报,从几个秘密仓库中搜出可装备万人的军器甲胄,联军临时统帅蒙安民被吓出一身冷汗。
朝廷彻底控制海西郡后,钦差大臣真广明带人查抄海西王府,搜出如山如海的钱财和一本无名册子,里面有郡守府和下属的十个县两百余名官员姓名和几十家名门家主姓名。
真广明已得华渊授权,一旦找到造反名册,一概按图索骥,全部斩首。
随后,一场波及全郡的大抓捕开始了,被抓的官员和各世家大族家主达四百余人,抓捕后马上验明正身,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渠。
事还没完,华渊的第二道圣旨又到了,上面说参与谋反人员的家财一概查抄,同宗男丁充军边疆,女眷罚作官奴,一时间,海西全郡哭声不断,被充军者达九千余人,没为官奴者达一万余人。
尽管行动牵动全郡,无辜受牵连者也不少,但全郡老百姓们无不欢欣鼓舞。
海西王府扎根海西郡一百多年,各任海西王勾结官府,肆意抬高盐价,垄断鱼虾、粮食和蔬菜市场,使该郡百姓过着极端困苦的日子。
这回朝廷发力,一举拔掉海西王这棵吸取百姓血汗的大树和其他为虎作伥的世家大族,让海西郡面貌焕然一新,百姓对朝廷感恩戴德,对将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一万多联军将士进入海西郡还有另一个任务,等待倭军到来而后歼灭之。
冯典料定,倭军必然派军进入海西郡,要么和海西郡军联合作战,要么坐山观虎斗。
在华朝,没人比冯典更了解倭人了,他们个头虽矮,但战斗力不容小觑,冯典怕郡军看见倭人个儿矮后轻视倭军,打起来吃大亏,于是不辞辛苦,带着一来二去又返回海西郡,华渊已给郡军临时统帅蒙安民打过招呼,要接受冯典合理的作战建议。
冯典按照明朝戚继光抗倭战法,吩咐将士们上山砍竹做狼筅,狼筅就是竹子手持那一段削去枝丫,另一端砍掉枝丫软的部分,留下长度适当的尖硬枝丫,戳向敌人时敌人只有躲避的份,没有砍断和冲过来的可能,倭人若往前冲,狼筅就会戳伤他们的身体,戳瞎他们的眼睛。
冯典判断倭军数量不会太多,顶多不超过四千,于是他吩咐砍八千根狼筅。冯典的计划是郡军每三人一组,两人用狼筅缠住一个倭军士兵,第三个用长枪刺,要不了多久,几千倭军就会被歼灭干净。
八千根狼筅备齐,冯典就开始教郡军训练阵法,这些郡军基础很好,阵法也简单,他们很快就把三人一组的阵法练熟了,就等倭军的到来了。
冯典让所有郡军坐下,他站在一个高处,拿着一个自制的漏斗形喇叭说道:“郡军兄弟们,倭人个头很矮,大概只有我们胸口高,你们看见他们肯定会笑,会轻视他们,但我告诉你们,他们不怕死,韧性很强,战斗力也不弱,你们三个人一组,战斗力最少也是他们的三倍,一旦打起来必须相互配合好,不要各自为战,如果有人逞英雄导致组员遭受伤亡,丢了大华的脸,那他就是国家的罪人,听明白没有。”最后一句,冯典几乎是嘶吼出来的。
郡军大声喊到:“听明白了!”冯典放心了,如果一打起来,郡军这么多,一个时辰要不了就结束战斗。
海西郡最适合大军登陆的地方就是东滩盐场,按照倭人自大的尿性,看见小部分华军必然一阵猛追。只要派一部分人断他后路烧掉他们的船,他们就无路可退了。
计划完美,大军藏在盐场附近,静静地等待倭军的到来,天气很冷,海边风又大,风面如刀,大家心里都有些急,怕倭军不来白白受冷。
就在大家都等得不耐烦时,冯典看见远处海面渐渐出现一片帆影,他断定倭人来了,于是传令告诉郡军,免得他们焦急。
得知倭军来了,大家既兴奋又紧张,郡军都是驻守国内,极少有机会和外邦军队作战。
船一靠岸,倭军就急不可耐地向前冲,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杀光盐场工人,夺取东滩盐场。
所有倭人都上岸后,突然看见前方有一百来个华军,倭军一看华军人少,高举倭刀,哇哇大叫着冲过去。
华军朝喊叫声处看去,看见一群饿狼似的倭军向他们冲来,华军拔腿就跑。倭军一看对方逃跑更加兴奋,加快速度追去。
当他们离岸边有一里远时,突然看见上千手持竹竿的华军从另一边跑到他们停船之处,又是泼油烧船又是砍缆绳,倭军指挥又急又怒,立刻分出一部分人折回救火,其余人继续追击逃跑的华军。
跑向船边的倭军以为烧船的华军会被吓跑,谁知华军不但不逃跑,反而快速整队,手持竹竿齐齐指向他们。
倭军大笑,都说华朝军队太穷,只能用竹竿当兵器。接近后倭军才知道这些竹竿有多厉害,有人被戳得满脸是伤,有人两只眼睛都戳瞎了,捂着眼睛大声惨嚎。
后面的倭军见势不妙,掉头就往盐场深处跑,没多远就被前面的伙伴挡住。刚才逃跑的上百华军是诱饵,引诱倭军追击,给另一部分华军创造烧船的机会,倭军果然上当,船没保住,所有人却被华军包围,尝到狼筅的厉害。
华朝军步步紧逼,逐渐缩小包围圈,倭军三千多人被压缩在包围圈正中间,拥挤不堪,当倭军再也无法忍受包围圈继续缩小时,他们高举倭刀,疯狂地冲向郡军,准备杀出一条血路。
郡军们有些害怕倭人的冲锋势头,但提前的训练和狼筅的优势让他们稳住了阵型。
倭刀不算短,但在狼筅和长枪面前就不够看了,一个个倭人相继倒下,郡军士兵表情麻木,仿佛不是在杀人。跟冯典在高处观战的一来二去不断搓着手,在原地走来走去,浑身难受,好想上去厮杀一番。
拿狼筅的累了,就和拿长枪的交换一下,人数和兵器的优势,使倭人死亡人数急剧增加。倭人们从来没有这样绝望过,他们以为打华朝人和打内战差不多,大家都拿着刀,冲过去一阵对砍,谁刀法好谁就能杀死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