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总督的功劳 - 开疆狂师 - 非勤走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开疆狂师 >

第52章总督的功劳

华顷在姜氏身边坐下后说道:“母后消消气,两太百姓被胡人祸害惨了,王阅之刚一上任就推广地道战法,使百姓不但躲避胡人的屠刀,还能让百姓亲自杀胡报仇,不但如此,王阅之还不顾自身安危,亲自率军深入草原,接连灭了几个胡人部落,缴获战马数千匹,还解救了数千被掳走的大华子民。”“母后,炫耀功绩乃人之常情,何况王阅之才二十多岁,血气方刚,偶尔高调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百姓高呼王总督万岁也是出于对他的感激,有王阅之这样的干臣,儿臣幸甚,朝廷幸甚!”华顷本想劝劝姜氏,没想到自己越说越宽心,已经不像看情报那时候激动了。

姜氏听后心情也平复了不少,“王上啊,王阅之的功绩固然值得赞许,但被百姓高呼万岁这种事情不可有第二次,否则王上脸面何在,王室尊严何在,哀家以为,王上有必要下旨训斥王阅之一下,免得他忘记了自己有几斤几两。”

“母后,儿臣觉得没有这个必要,王阅之没有做错什么,高呼万岁都是百姓真实情感的表达,如果因为这种小事就训斥王阅之一顿,那么苦战于边疆的将士们会怎么想,那些被胡人祸害的百姓们又会怎么看待朝廷,王阅之会不会因此感到心寒,到时候谁又愿意为大华朝廷卖命,依儿臣看,既不给他记功,也无需下旨训斥,功过相抵吧。”

“好吧,既然王上都这么说了,哀家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但这种事不能有第二次,否则哀家绝不干休。”

华顷离开慈厚宫时,被一个边疾走边东张西望的宫女撞了一下,宫女吓坏了,赶紧磕头求饶。

华顷大气量,饶了这个宫女。回到御书房后,华顷感觉胸口有些硌,伸手一摸,竟然摸出一个皱巴巴的纸团,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一行字:“二王子和四王子经常来慈厚宫说王少师坏话。”

华顷看看左右没人,点火烧了这张纸,他突然想起王阅之临行前告诫自己要提防二王子和四王子,自己当时并不在意,现在仔细一想,吴凯红为什么会突然在朝会上向王阅之发难,为什么有人混进镇安司厨房下毒,太后为什么突然那么关心起两太百姓的生死来,执意要王阅之去两太领军,抵御胡人。

思考了这一桩桩事件后,华顷立刻明白了一切,他不傻,自己能坐稳王位,王阅之的帮助不小,自己竟然一时不查就把王阅之调离京城,糊里糊涂被人当了一回枪使。

想到这里,华顷把方阳召进宫,然后屏退左右。“方卿家,王阅之前往两太任职四月有余了,这期间你和他可有联系?”

“回王上,这期间并无联系,只是阅之走前告诉臣,说某些人有非分之想,把他视为绊脚石,欲除之而后快,但碍于阅之位高权重和声望不敢明着来,只能用计把他调离京城。”

“原来如此,这些人好歹毒的计策,竟然想要谋害一位公忠体国的重臣,孤家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方阳离开后,华顷立刻传下严旨:一,太后身体欠佳需要静养,任何人没有王上亲自允许不得擅自打扰,违者重处。

二,为了安抚边疆百姓,封二王子华陵为盛玉王,迁往西北部的阗郡盛玉县,封四王子华桓为灵河王,迁往西南部的岭西郡灵河县。

圣旨下达后,太后姜氏大骂华顷逆子,华陵和华桓不肯收拾东西,想赖在京城不走。华顷自然有办法,他出动凶恶的飞鹰卫,将华陵、华桓两家人强行装车送到阗郡和岭西郡。

为了避免两个野心家在两郡做大,华顷规定,盛玉王和灵河王的护卫不得超过三百人,只有收取所在县赋税的权力,无权干预地方长官施政。

把两个心怀不轨的家伙打发到边疆后,华顷就派人给冯典送了一封信。

华顷在信中作了深刻的自我检讨,说他不分忠奸,让冯典受了委屈,他已经把那两个坏家伙打发到边疆了,并询问冯典是否愿意回来继续当镇安司副指挥使。

冯典不用考虑,他再也不想进镇安司了,副指挥使听起来威风,实则忙得一批,每天有分析不完的情报,破不完的案子,搞不好还要得罪王亲国戚,有随时丢掉性命的危险。

王上给脸,自己得兜着,于是冯典给华顷回了一封信,信上说王上英明神武,终于识破了两个坏家伙的奸计,感谢王上对微臣的信任,我是很想继续当镇安司副指挥使,为你再多破几个案子,但现在副指挥使的位置已经有人坐了,再者,别看现在北方胡人老实,其实他们是在积蓄力量,等到来年卷土重来。

现在两太地区粮食严重紧缺,百姓生活困苦,军中粮草和军器存量严重不足,我现在好不容易把两太情况摸清楚并制定出恢复措施,如果一下子离开,恐怕之前的一切努力将白费,所以经过慎重考虑,我打算扎根边疆艰苦奋斗,立志和两太百姓一起努力,力争把两太建设成大华北部富足而坚固的屏障。

华顷收到回信后看了好几遍,他被冯典敢于面对困难、扎根艰苦边疆却毫无怨言、还一门心思要把边疆建设好的这种高尚而大无畏精神所感动,他决定尊重冯典的选择,并回了一封信对冯典大家夸赞。

冯典看完信后终于放心了,心想这华顷是个不错的国君,自己算是在两太地区站稳脚跟了,接下来就是大力发展生产,积极训练军队,待到来年丰收,百姓吃饱,军器和粮草储备充足时再发兵讨伐北方草原可恨的胡人。

既然制订好了发展的方针,接下来就要考核官员,尸位素餐的坚决淘汰,有能力的就要重用。

冯典把总督府的公务安排好后,就和一来二去换上便服,沿着铜原县最好的紫阳街一路行去,走了好久,冯典发现街上做买卖的摊位和行人都很少,和其他县城不是一个档次,被胡人祸害得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几乎把县城走了个遍,冯典三人又累又饿,于是进了一家还算像样的饭店准备吃一顿。

愁眉苦脸的掌柜看着同时进来三个气质不俗的客人,于是堆起笑脸过来问候:“请问三位客官要吃点什么?”

“掌柜的,给我们炒上三四个本地的特色菜,再来一壶茶。”

“好嘞,您三位稍等,马上就好!”

掌柜走开后,冯典对一来二去说道:“这里一片破败,哪有县城的样子,可想而知这里老百姓过得有多艰难!”

冯典刚说完,旁边一个正在吃饭的瘦弱汉子不高兴道:“一听你说的话就知道你是外地来的,根本不了解本地情况!”

“大哥好眼力,我们的确是外地来的生意人!”

“我说呢,果然是外地人,以前咱们过得是很艰难,但王总督来后,日子绝对是有盼头的,你们生意人来铜原县做买卖绝对是有钱赚的!”

冯典一听便来了兴趣,“大哥,生意人能否赚钱和王总督有什么关系?”

那人把筷子往桌上重重一拍道:“你知道个屁啊,王总督来之前咱们三天两头被胡人又杀又抢,人是死的死逃的逃,当然没剩几个人啦,可现在不一样了,咱们两太来了王总督,胡人被打跑了,逃难的老百姓也慢慢回来了,以后日子准有盼头。”

“这么说,你们这位王总督还是个不错的官喽!”冯典笑道。

“那可不,咱们王总督可是个神人,以前当兵的被胡人打得狼狈不堪,拿胡人没办法,自从他来以后,就推广了地道战,这地道可是个好东西啊,它能躲藏,还能放粮食藏牲口,还能突然钻出给胡人放冷箭,戳冷枪,胡人一来,不但抢不到东西,反而要死不少人,留下不少马匹,时间一长,他们就不敢来了。”

“那你会挖地道吗,你们村有多少人会挖,你们有没有杀过胡人?”

‘“我们村男女老少都会挖,我当然也会,胡人当然杀过,没杀过叫什么男人!”

冯典竖起大拇指,“不愧民风彪悍,听说你们曾打死过两任县令,是不是真的?”

“当然真的,咱们铜原县百姓常年被胡人祸害,本来就过不下去,那两个赃官不但不体恤我们,反而伸手向我们收黑钱,我们忍无可忍,大家一合计,冲进县衙就把他们打死了。”

“你们打死县令可不是小事,朝廷不会治你们罪吗?”

“镇安司搜集了那两个县令的恶行交给王上,王上可怜我们,于是下旨赦免了我们的罪行!”

“哦,看来本地的镇安司还是有良心的!”

“那是当然,他们搜集贪官的恶行,也搜集胡人的情报,还不祸害咱老百姓。”

“那挺好,你们的日子的确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那人眉毛一挑道:“那可不,以前都是胡人抢咱们,但现在风水轮流转了,变成咱们抢胡人的,太过瘾了,王总督杀了胡人回到衙门后贴出告示,旁边还挂着胡人血淋淋的脑袋,咱们老百姓看了那叫一个解气,那叫一个痛快!以前活得那叫一个胆战心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胡人杀了,现在好了,要担心被杀的是胡人,而不是咱穷老百姓了。”

“你们王总督是不错,就是不知道他下面那些官有没有良心,会不会搜刮你们的钱财?”冯典问道。

“其他地方的官咱不知道,但咱们铜原县的娄县令可是个好官,有一次他下来视察咱们的春播情况,鼓励我们好好种地,我竟然看到他的衣服有一个破洞。”

“衣服破洞不是很正常吗,你为什么就认定他是个好官呢?”冯典问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