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辞官
“老周啊,你是本地人,拖家带口的,我们一家如果离开阗郡,肯定是要回到丰郡老家种地的,路程几千里,你跟随我们是不现实的,总督府的下人都要发放工钱遣散,你的好意我心领,你也下去准备吧!”周荣一听王斗金一家要回老家种地,他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他跪在王斗金面前道:“老爷,小的再也不能伺候您了,请允许小的给您一家磕个头。”
咚咚咚,周荣一连磕了三个响头后,把总督府二十几个下人集中起来,“各位,正如大家所知的那样,咱们大人得罪了盛玉王爷,相信很快就要被罢官离开恩阳回老家了,老爷让账房给每人多发五百钱,大家领了钱就各自回家吧!”
下人们在总督府都受到冯典一家的尊重和爱护,他们已经把总督府当成家,以为能够长久地住下去,谁知这么快就要分别了,于是就有一些眼泪浅的丫鬟开始哭起来,随后,其他男的也哭了起来,总督府里顿时哭声一片,动静还不小。
冯典听到那么大的哭声自然睡不着,于是下床摇摇晃晃地向哭声处走去。
大家看见冯典走过来后慢慢止住哭声,周荣问道:“少爷,您本该卧床静养的,是我们的哭声打扰到您,对不起少爷,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总督府……”
“周叔,相处这么久了,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亲,我也舍不得大家走,可是我没办法,我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迫使大家不得不离开,我对不起大家!”冯典无奈道。
周荣跪下道:“少爷,您都是为了咱穷老百姓申冤才得罪盛玉王爷的,我们大家都不怪你,要怪只怪咱们老百姓命太苦了……”
周荣说罢,所有下人一起朝冯典跪下。“大家快起来,我现在浑身无力,没法把你们扶起来。”
所有人站起来后,李账房说道:“少爷,小的这就去给大伙算工钱,老爷说每人多给五百钱!”
“李先生,每人多给二两银子,大家在总督府都认真干活,都很辛苦!”
李账房离开后,周荣也借口收拾东西离家了,其余下人也各自回房收拾行李了。
约摸两个小时后,李账房把工钱算好了,按冯典吩咐每人多发了二两银子,领到银子的下人都哭着离开了。
总督府不断有人哭着离开,过路的百姓都以为总督府出了什么大事,于是有好事人拦住一个走出来的汉子问原因,汉子说王总督为了给盛玉县百姓申冤,杀了王爷的下人,得罪了王爷,王总督怕朝廷怪罪下来连累大家,现在发放工钱把大家遣散,王总督现在正生着病,还要等着朝廷派人来夺去他的官职,估计很快就要离开阗郡返回老家了。
王总督就要被革职查办的消息很快在恩阳县快速传播,百姓感到痛心、愤怒和无助,他们有的放声大哭,有的砸掉家里能砸的东西,大骂天道不公,好人没好报。
百姓们发泄完后,纷纷来到总督府门前聚集,他们要等着朝廷派的人来,然后和他理论。
等了好几天,朝廷派的人终于到了,看见总督府门前密密麻麻的百姓,传旨太监有些头皮发麻,护送太监的一个侍卫大喊道:“不要堵路,快快让开,我们是王上派来传旨的!”
一个胆大的汉子走过来问喊话的侍卫道:“朝廷派你们来问王总督的罪吧?”其他人听罢,纷纷围过来,这可把这一行十来人吓得够呛。
传旨太监怕闹出民变,于是用缓和的口气说道:“各位乡亲,我们不是来问罪的,是奉王上旨意来给王总督颁发嘉奖的,大家让出路来,我们好进总督府!”
百姓们见太监说得真诚,也就纷纷让开了道路。太监和护卫们下了马,捧着圣旨慢慢进入大门洞开的总督府。
有好事的百姓把头伸进大门想看个究竟,有人爬上围墙想看个大概。
传旨一行人走进总督府并不见一个下人,感觉里面很是冷清。“有人吗,王上有旨,王阅之接旨!”
冯典一家人都在冯典房间,听见有传旨人来,冯典赶紧掀开被子,下床穿鞋,换上官服,出门把传旨人带到正厅,摆好香案焚香,一家人下跪接旨。
“臣王大锣接旨!”宣旨太监站得笔直,把圣旨读了一遍后递给冯典。冯典接过圣旨后说道:“上差辛苦了,请上坐,下官近日突感风寒,现在身体还未痊愈,不能前往京城见驾,还请上差代为禀明王上。”冯典说罢赶紧送上百两银锭。
太监收下银子说道:“王大人,总督府前面为什么聚集了大量百姓,总督府内为什么一个下人也没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实不瞒上差,前些日子总督府捕快为了抓捕嫌犯和盛玉王府护卫发生流血冲突,后来下官又违逆了盛玉王的意愿杀了王府内作恶多端的总管,得罪了盛玉王爷,下官知道罪责深重难逃,这才遣散下人,等待王上降罪,那些百姓误以为下官要离开恩阳,故此聚集在总督府门前,下官也不好驱离他们。”
太监点头道:“王大人,现在朝中大臣对你多有不满,王上压力很大,王大人多领悟,咱家不便多待,这就告辞了。”
“恭送上差!”冯典一家把宣旨一行人送到大门口,百姓看到冯典苍白的脸都很心疼。
宣旨一行人走远后,百姓纷纷向冯典嘘寒问暖,一个老者问道:“总督大人,这些人真是给你颁发嘉奖的吗?”
“是啊,口头嘉奖!”冯典苦笑道。
“那王上有没有革去你的官职,叫你回乡?”
“没有明说革职,王上只说想我了,要我放下公务去京城见他一面!”
百姓们议论了一会儿,那个老者突然说道:“总督大人,万万去不得呀,去了就再回不来了!”
这个冯典自然知道,他当然不会去,去了不是死就是软禁,历史上这种事多得很,冯典可不傻。
“王命难违,不去就是欺君之罪,我该怎么办?”
冯典这一问,百姓们就被难住了,他们读过书的没几个,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刚才那个老者说道:“大人,老汉我活了几十年了,像你这样把百姓放心里的官还是第一个,不管怎么说,老汉是不同意你离开的,如果谁要逼你离开,我老汉没二话,跟他拼了,反正我老汉也六十多了,活够了!”
其他百姓受到老者感染,纷纷高举拳头大喊拼了,冯典听罢心潮澎湃,很受感动!
他手掌下压示意安静,然后对百姓说道:“乡亲们,我谢谢你们,我决定了,我不离开恩阳,不离开你们,但是,我这个官当不成了,我要辞去官职,做一个教书先生,到时候,请大家把家里的小孩送来,让我有事可做,有饭可吃!”
百姓听罢,纷纷鼓掌叫好,王总督不走了,他们太高兴了,哪怕不再做官也高兴。
打定主意,冯典就写了一份奏章,上面说自己杀了王府下人得罪王爷,又加上病得很厉害,什么公务都处理不了,更去不了京城,所以在此请求辞去所有官职,官印已封好,文档已归类,请王上另选贤能。
送奏章的信使出发后,冯典一家立刻搬出总督府,住进商人钟学义免费提供的别苑常青园,里面还摆放着许多桌椅板凳,正好方便冯典教书所用。
钟学义,楚汉秉的商业伙伴,也是冯典的狂热崇拜者。
数天后,冯典辞官的奏章终于送到华顷手上,华顷看罢,没有胜利喜悦的感觉,反而觉得有一些落寞,难道王阅之这个潜在的反派就这样放弃偌大的权力了吗,还要不要把他抓到京城或者派人去就地格杀,华顷不知道,他也不想问谁。
华顷心里烦躁,于是走出勤政殿,进入后花园散心,侍卫队长蒋鸠保持距离跟着。
走了一会儿,华顷问蒋鸠道:“蒋鸠,你认为王阅之会反吗?”
“臣只负责保护王上,这种问题臣答不上来!”
“这里没外人,你直说无妨,说错了也没关系!”
“王上,臣以为王大人不会反!”
“哦,说说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