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病了 - 开疆狂师 - 非勤走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开疆狂师 >

第142章病了

熙和十三年,太子华翱从和书院毕业,带着付岚竹回京,两人举行了盛大的成亲典礼,付岚竹正式成为大华太子妃。到了熙和十五年,大华商业非常发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工匠人数越来越多,出现了不少新发明,比如说滑轮、铁链、用脚踩驱动的船等。

在冯典众多弟子的有努力下,各个原本落后的传教区逐渐连成一片,信徒们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四散传教,信仰敬天教的人越来越多,大华控制的面积一下子增加了数倍。

在金马部首领特姆雷和广大部众的努力下,其余战力强悍的六部雅利安人开始信仰敬天教,成为天神的忠实子民,被大华军队几乎打残的他们开始认同自己的大华人身份,使大华百姓数量达一千万人。

这个时候,冯典的三十个学生都已成家有了孩子,而且都是影响力巨大的敬天教大天使。

在敬天教里,没有人知道王大锣这个名字,他在敬天教里也没有任何职务。

领土抵达优拉尔山脉边后,连同阿么瑞克洲在内,大华一共有一百个郡。

随着大华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多,日子越来越好过,大华本部十五个郡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如贫富差距严重,倌猿腐化的问题逐渐严重起来,包括廉政院内部倌猿;

其二,商会、学子会、农会等组织骨干逐渐忘记初心,利用身份和地位谋取个人利益,不再关心组织底层会众的权益;

其三,一部分有钱人生活奢靡浪费,为富不仁,不断挑战道德底线,而贫穷者依然在温饱线上挣扎。

其三,长期无战事及国内的繁荣导致军队操练不勤,军纪废弛,士兵私自出营祸害百姓的事逐渐增多,靠近军营的百姓苦不堪言。

这个时候的华顷,已经是年近五十的人了,看着大华国日益强盛起来,多年辛苦操劳的他逐渐自满起来,认为大华全天下第一,无人可敌,于是疏远朝政,宠幸奸佞,广纳美女。

这个时候内部的状况就像饮宴,大家都喝得昏昏沉沉,唯独两个人还清醒着,那就是太子华翱和冯典。

和付岚竹成亲后,华翱一心一意学习如何治国,他是在和书院接受过新思想的人,很多想法与老爹华顷及一众朝廷老臣格格不入,逐渐引起他们的不满,有被逐渐边缘化的危险。

冯典本想继续向西扩张,但国内出现的种种问题让他下令暂停下来,先把国内各种问题解决再说。

熙和十六年四月,太子华翱离京前往太东郡,和冯典促膝长谈。

华翱:“太师,现在父王逐渐怠慢朝政,天天和一帮老臣高谈阔论,故步自封,自夸自擂,朝廷一片暮气沉沉,但依学生调查,现在我朝倌猿腐化问题又严重起来了,有钱人拿底层百姓不当人,各种恶势力逐渐抬头,大华表面形势一片大好,实则危机重重,学生天天活在担忧之中,却不能左右朝政,还请太师帮我。

冯典:“太子殿下,这些年咱们都在忙,从来没有好好谈过,你能来找我,我很欣慰,我看到了大华的新希望!”

华翱有点兴奋道:“难道大华还有希望?”

“当然有,大华现在的问题就是有钱有权的人都醉了,对国内出现的许多问题视而不见,如果不赶紧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大华将会发生大危机!”

“学生刚毕业,所学的多是书本知识,对治国理政还太生疏,请太师详细说说要怎么解决大华国内各种严重的问题。

“以前大华穷的时候,我名声响亮,也具有一定的号召力,现在大华富了,许多人只管享受,都把我忽略了,我现在和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也差不了多少,听我话的人不多了!”

“太师,您说该怎么办,我都听您的!”

“你就向王上请求离开京城,去地方体察民情,借这个机会多关心一下最底层穷苦百姓的生活,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的支持,他们是大华唯一的希望;现在我在朝廷的作用也不大了,我准备辞去官职,和最底层的百姓们一起生活,等时机成熟,我们两个一起发力,一次性把大华的所有问题解决掉!”

“好的太师,学生这就回去,请求去地方,但不知去哪里比较好!”

“二岭,那里远离京城,民风彪悍,你去那里将大有可为!”

“好,太师请保重,学生告辞了!”

“好,殿下一路注意安全!”

瑞颐宫,华顷躺在躺椅上,新纳的美姬正把小块的水果放进他的嘴里,华顷闭着眼睛,很享受地慢慢咀嚼着。

这个时候,宠臣乌善小步走来说道:“王上,太子殿下前段时间去太东郡找王太师,现在回来了!”

华顷:”他又不懂治国,去就去吧,这种小事还来烦我!”

就在这时,太子华翱在门外求见,华顷把他召进来,华翱行了君臣之礼后说道:“父王,这几日儿臣经过反省,终于意识到自己治国理政的能力非常不足,所以儿臣请求去二岭民间体察民情,熟悉他们的生活情况,积累治国经验,请父王允许!”

华顷道:”翱儿,你有这样的觉悟父王很高兴,那就赶紧去吧!”

华翱大喜,辞别华顷后带着几个侍卫离开王宫,往二岭行去。

三天后,掌管黄门的宠臣贝善拿着一份奏折来瑞颐宫交给华顷,华顷打开一看,竟然是冯典的辞职报告,他在信里说现在大华非常强大,倌猿用命,百姓安居乐业,自己做官多年,身心俱疲,请求辞去官职,回归田园。

王太师可不是小官,他的辞职报告得慎重对待,于是华顷把一众老臣请到瑞颐宫,问他们如何看待王太师辞职的事情。

这些倌猿大部分垂垂老矣,只想利用职务之便为后代多捞些钱,而且冯典执掌的廉政院对他们捞钱大业还有一些阻碍,如果他能辞职,那捞钱时就可无所顾忌了。

于是,所有重臣都说王太师为朝廷辛苦了许多年,也是非常疲惫了,那就尊重他的意思,准许他辞职。

华顷一听大家没有意见,于是给冯典回文,同意他辞职的请求!冯典辞官后,华顷命蝙蝠小队停止对他的监视,撤回王宫,因为冯典已经失去实权,没有监视的必要了。

冯典收到辞职许可后既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自己终于要离开这污浊之地了,失落的是这个国家病了,汤药治不好的那种病,一定要动刀才治得好,而自己要做一名动刀的医生。

冯典既然辞职,包括王平在内,长期保护他的护卫们也就纷纷回家了,虽然舍不得,但他们年纪也都大了,他们有的一直没成家,有的有家室却十几年没回家了,这次回家,他们就再也不离开了。

王太师辞去四郡总督和廉政院倡廉使的消息传出后,高官们高兴了,各组织骨干们高兴了,但广大底层百姓们却难过不已。

分布全国各地,保护各组织会众的矩字门成员知道门主辞职后,纷纷离开当地,立即返回大本营阗郡。

辞职后,冯典把火药厂的工人和火药全部运到阗郡,这些是他的本钱和财富,也是东山再起的资本。华顷全部的心思都在享受上,也就把秘密武器的事情忘了。

阗郡百姓听说当初的父母官回来后,他们相互告知,夹道欢迎。

因为冯典已经无官无职,空有两个头衔,没有一个倌猿来迎接他,就连他亲手创办的和书院的负责人也没来迎接,冯典不得不感叹人走茶凉。

买了一座宅子住下后,冯典准备造出一辆自行车,于是他请来一些工匠,把自行车及各部件图纸画出来交给他们,请他们帮自己造一辆。

这些工匠手艺高超,半个月后就做出了一辆铁木结合的自行车。

冯典大喜,坐上去骑了几圈,,虽然感觉和现代自行车差距不小,但他仍然很满足。

工匠一对冯典说道:“先生,这单车真不错,骑起来比走路强,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学?”

“得看天赋,有些人学的快,有的学得慢,有些学多久都学不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