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认可 - 开疆狂师 - 非勤走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开疆狂师 >

第95章认可

熙和三年四月间,在和书院学习的孩童已达八百余人,替冯典教授拼音和认字的成年学子二十余人。这二十余人都是给冯典磕过头、拜过师的,是冯典的入籍弟子。

由于到了春播时节,恩阳的百姓们忙于播种,来听课的人一下子少了很多,冯典既然已经官复原职,也不可能天天来上课,但他已经编了一本教材,名叫《大华语文》。

冯典每天处理公务,他的二十名弟子就负责教课,当然,冯典是要给他们工资的,每人每月二两银子。在和书院学习的孩子,只要学会了拼音就可以离开了,离开时都会得到一本《大华语文》。学会拼音的孩子们离开后,又会有新的一批来学习。

当越来越多的《大华语文》从和书院流出后,它的名声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多大华学子到处打听哪里可以购买到。

一位高官的儿子得到一本《大华语文》,把它送给梦中女神华梦雪,以为能得到她的芳心,谁知华梦雪看后反而爱上了冯典。爱而不得后,华梦雪很是伤心了一段时间,后来华梦雪虽然放下了冯典,但其他男子她再也没兴趣,打算一辈子孤独终老。

古代盗版行为非常猖獗,哪本书受欢迎,书商们就大量印刷出售,结果是盗版书商赚翻了,而书的原作者可能连吃饭都成问题。

但《大华语文》就不一样了,他的作者是四郡总督、显彰公、太子太师王阅之,那些书商倒是很想大量印刷出售,可是他们更怕掉脑袋,于是一帮书商不远千里来到总督府找到冯典,希望能够获得《大华语文》这本书的印刷销售权,他们给的销售分成很高,八二分成,冯典八,他们二。

冯典当场拒绝,他说道:“销售分成我一个子儿都不要,只要你们签一份协议,只要协议签了,印刷多少那是你们的事情!”

协议内容是:“一,本书永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书名和书中内容不得擅自改动,违者当受到追责;

“二,作者创作此书只为教育国人,故此书不宜卖太贵,每本定价五十钱;

“三,今后不排除本书内容有较大增删改动,恕不另行通知;

“四,原作者有随时让所有书商停止印刷、出售本书的权利。”

“五,以上四条必须写在本书第一页内!”

书商们看完协议后都傻眼了,这不是坑人吗,不但是霸王条款,还不让人赚大钱。

虽说每本书售价不高,但架不住销量大,蚂蚱再小也是肉,书商们还是捏着鼻子在协议上签字盖章。

大华熙和三年六月初,大华境内各书店突然放出成堆的《大华语文》,到处求购的学子们战战兢兢打开书,第一页时,冯典定的霸王条款随即让他们心脏狂跳,什么,这本书不要几两银子,竟然只要五十钱,一个人两天的饭钱,太划算了。

消息传出去后,家里有孩童的百姓纷纷前往,购买者络绎不绝,各家书店店员几乎累瘫。

各家书店把书销售一空后,竟然还有大量知情晚、反应慢的人没买到书,于是,书商们叫伙计们加班加点,拼命印刷,第二批书很快销售一空,仍然有不少家庭因没买到而抱怨。

大华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八,不是百姓不想读书,他们太想读书了,他们也知道读书的好处和重要性,只是读书太费钱了,在连饭都不敢吃饱的年代,买书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读书简直是一种奢望,读书和吃饭只能选一样,百姓们自然选吃饭。

自从《大华字典》发行后,拼音迅速在大华爆火,作者冯典和宋静斋师徒俩名扬大华,会拼音的人越来越多,自学认字的人越来越多,这让大华的文盲率又降低了一些。

随着冯典两次免费教课,全国再次掀起学习拼音的狂潮,《大华语文》出版后,迅速成为畅销榜上的第一名,也成为天下学子最好的一本教材。

熙和三年五月第一个朝会上,礼部尚书郭德真拿着一本《大华语文》说道:“王上,微臣发现一本奇书,特意拿来给您过目!”

“呈上来!”

太监把书拿来递给华顷,华顷打开看了一会便大加夸赞道:“不错,的确是一本好书,王阅之的文字功底果然了得!”

郭德真道:“王上,微臣提议将《大华语文》列为太学生必须背诵的课本,不知王上意下如何?”

“孤家完全同意,这个王阅之,如果不做官的话,绝对是大华第一才子!”

华顷这样一说,文官们心里酸溜溜的,别提多难受了,但他们没办法,自己的确比不上人家,不服不行。

华顷答应了自己的建议,郭德真也就站回原位,朝会继续进行。

兵部尚书汪顺军说道:“王上,府岩和顶吉两个军事重镇同时送来军报,上面说训练的骑兵部队在距关城正北方约五十里处发现一个数千人的狄人部落!”

华顷有些紧张道:“汪卿家,军报上有没有说清楚这个部落的具体人数,他们是否会侵犯我大华边关!”

王上,军报里并没有具体的数量,只说训练的骑兵将士在远处看见的,不太可能把具体人数搞清楚。”

“那我军被这个狄人部落发现了吗”

“被发现了,但这个部落似乎并不太惧怕大华骑兵,他们既没有继续南迁的意思,也没有向北迁徙的意思!”

“那他们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探咱们的虚实?”

“这个目前还不好断定,臣的意思是派个人去这个部落一趟,看他们是什么意思!”

“嗯,可行,这事由你安排!”

熙和三年五月二十二日,兵部派了三个使者去特勒部,受到了桑哥的热情接见。

桑哥对主使荣荫孙道:“不知贵使来我部有什么事情!”

荣荫孙道:“首领阁下,我们王上陛下想问贵部为什么不远离我国边境远一些!”

桑哥道:“我部所在的地方并非大华的土地,再说了,我部也没有和大华发生冲突的打算,贵使此话怕是有恶人先告状之嫌!”

荣荫孙道:“贵首领应该知道,贵部牙帐所在地也是大华的土地,我国骑兵训练时经常到达这里。”

桑哥笑道:“你说这里是你们大华的土地,那大华为什么不建城墙把它围起来,反而被我们给占了呢?”

荣荫孙笑道:“贵首领华语说得这么好,想必知道一些大华的事情!”

“当然,我认识王阅之,他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可惜被你们王上罢官了,可惜啊!”

荣荫孙有些惊讶,“想不到贵首领还认识我们王大人,真是不简单,他去年七月份的确被罢官了,但没多久又官复原职了,而且品级已经是一品了,还被封为显彰公和太子太师!”

“真的?你不要骗我!”

“骗你做什么,王大人的确已经官复原职了,两太还在他的治理下,王大人善于指挥打仗,你们最好远离大华土地,不然会被大华军打得溃不成军的!”

桑哥大喜道:”你是说王大人还在阗郡恩阳县总督府?”

荣荫孙吓了一跳,暗道这狄人首领怎么会知道这么多,连王大人的具体位置都知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